李榮潔
通過閱讀繪本和角色扮演,大姐(女兒小名)明白了分享不是失去,而是另外一種快樂。
放學,我去接女兒。
“媽媽,你瞧!”大姐(女兒小名)神神秘秘地把小手伸過來。
不用猜也知道,是幼兒園里得到的獎勵。糖果在她的小手中變得黏糊糊、臟兮兮的,她卻如獻寶般地和媽媽分享。大姐每次獲得“好東西”,總喜歡與人分享,出門在外,她總是豪爽地一擲千“物”。愛分享,熱情好客,幾乎成了她的標簽,讓她在小區(qū)里成了名人兒。
以前,大姐可沒這么大方。
一次,我在廚房洗蘋果,大姐來幫忙。
“大姐,給爺爺送個蘋果。大的給爺爺,你吃小的?!蔽野严春玫膬蓚€蘋果遞給她,看她一手拿一個走向在客廳看電視的爺爺。
爺倆打趣的聲音從客廳傳來。
“你媽媽說給我哪個蘋果?”
“這個!”大姐把又大又光滑的那只蘋果藏在背后,遞給爺爺那個小的、皺的。
“我怎么聽見你媽媽說的是給我大的那只。”
……
我知道她是舍不得給爺爺大蘋果了,便忍不住插話:“大姐,你不是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嗎?孔融把大的梨讓給了誰呀?”
“爺爺是老人,要吃老蘋果;我是年輕人,要吃年輕的蘋果。”大姐伶牙俐齒。
在我的愕然和爺爺爽朗的笑聲中,這位“年輕人”把大蘋果據(jù)為己有了。
說這話時大姐剛滿3歲。我有點擔憂孩子的“小氣”,怕她成為一味索取、不知感恩的人。
但我也明白,3歲的孩子可能還處在物權敏感期,不太懂得分享。我雖然擔憂,但還是尊重孩子的成長特點,讓她平靜地度過這一時期。強迫大姐分享會讓她反感,只能找適合她的方法。
大姐特別喜歡讀繪本,還喜歡角色扮演。為此,我和她一起閱讀了繪本故事《蘿卜回來了》,全家人還進行了角色扮演。大雪后,小白兔(大姐飾)外出覓食,找到了2個蘿卜,它吃掉了小蘿卜,把大蘿卜送給了好朋友小猴(爺爺飾)。小猴又把大蘿卜送給了小鹿(奶奶飾)。小鹿又將大蘿卜送給了小熊(爸爸飾)。小熊卻想和小兔一起分享這個大蘿卜。但小熊發(fā)現(xiàn)小兔正在睡覺,便輕輕地將大蘿卜放在了小兔的床前。小兔醒來了,驚喜萬分:呀!蘿卜回來了!
通過閱讀繪本和角色扮演,大姐明白了分享不是失去,而是另外一種快樂。之后,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時,她也會模仿這個故事里的小兔并樂此不疲。慢慢地,她從游戲中學會了分享,找到了分享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