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伏軍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由于不同地域政治、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tǒng)、生存狀況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不同地域的學校就不能采取完全相同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因此建設特色學校,才是對教育學理論的具體實踐。建設特色學校也就成了一個學校長遠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關(guān)鍵詞:鐵軍文化;特色學校;綜合素質(zhì)
黃花塘中學距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僅幾公里之遙,因此我校于2010年3月就依托這樣的資源優(yōu)勢開展以新四軍“鐵軍”精神為核心的“鐵的信念、鐵的意志、鐵的紀律、鐵的品質(zhì)、鐵的團隊”的“五鐵”文化教育。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五鐵”教育領導小組。我們外塑形象、內(nèi)求素質(zhì),將“五鐵”文化融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將“五鐵”教育的內(nèi)涵滲透到每一項活動中去,深入開展“五鐵”文化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五鐵”精神的“四有”新人。目前,“五鐵”文化已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
一、傳鐵軍精神,寓“五鐵”于活動
學校秉承“外塑形象,內(nèi)求素質(zhì)”的理念,為了讓學生傳承“五鐵”精神,真正受到“五鐵”文化的熏陶,我們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首先,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精致的教學環(huán)境,以環(huán)境來熏陶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鐵的信念、鐵的意志、鐵的紀律、鐵的品質(zhì)、鐵的團隊”“鐵律 盡責”等一系列的“鐵軍”文化宣傳標語皆在校園的醒目之處,班級內(nèi)外張貼“鐵軍”文化宣傳牌。校園櫥窗也是“鐵軍”文化宣傳的主要陣地之一,時常更新宣傳內(nèi)容,向?qū)W生傳遞豐富的“鐵軍”文化知識。學校還在進一步規(guī)劃,將學校劃分成“鐵軍運動場”“鐵軍學習區(qū)”“鐵軍生活區(qū)”三個場所,讓學生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濃郁的“鐵軍”文化。
其次,在學校德育處和團總支的安排下,我校先后組織了一系列活動,比如每逢清明節(jié)前后組織學生徒步前往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參觀并向革命先烈塑像敬獻花籃;在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舉行“告別童年,步入青春”宣誓儀式;在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開展“繼承先烈遺志,爭做四好少年”的簽名活動;召開以“傳承鐵軍精神,爭做四好少年”為主題的班會;組織觀看《新四軍》《我的兄弟叫順溜》《烽火少年》等影視劇,并布置學生寫了觀后感;舉辦弘揚“五鐵”精神革命詩歌朗誦會;“五鐵標兵”表彰活動;在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鐵軍精神”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唱紅色歌曲、揚鐵軍精神》歌詠比賽;開展了新四軍故事演講比賽;開展新四軍軍部小講解員比賽;開展帶領“五鐵標兵”到敬老院送溫暖活動;開展“五鐵班級”“五鐵宿舍”“五鐵標兵”評比活動,在大課間開展跑操運動,磨煉學生意志品質(zhì);邀請本地新四軍老戰(zhàn)士朱恒元來校作了一場題為“革命英雄事跡”報告會。朱老以自身革命經(jīng)歷和戰(zhàn)友們英勇殺敵的革命精神來教育學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而努力讀書。
學校還將“五鐵”文化滲透到象棋、乒乓球、足球、美術(shù)、音樂等興趣小組活動中去,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促成學生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感受到“五鐵”精神對于我們成長的重要意義。
二、創(chuàng)鐵軍中隊,融“五鐵”于常規(guī)
班級是校園里的有機個體,班級的班風、學風直接影響著校園整體文化建設?!疤厣嗉墶笔切@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求各班級以新四軍高級將領的姓名來擬定“鐵軍”中隊名,成立了“張云逸中隊”“陳賡中隊”“賴傳珠中隊”“陳毅中隊”等多個“鐵軍”中隊。各中隊有各自的中隊旗和中隊口號。各班級還在學校“五鐵”教育計劃的統(tǒng)領之下分別制訂體現(xiàn)各自班級特色的“鐵軍”班級工作方案,落實措施,形成制度,加以考核。
學校有沒有一個良好校風,有沒有一個良好的學風,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一個良好的有序的常規(guī)管理。學校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綱領,以“五鐵”要求為指導,制定了切合我校校情的學生常規(guī)管理制度,學生會作為主要檢查組織,每天對各班級的衛(wèi)生、紀律等常規(guī)進行嚴格檢查。學校按照“五鐵”精神要求學生打掃清潔區(qū)做到無死角,自習無嘈雜,放學、出操、集會、進食堂隊列整齊等等,在常規(guī)要求中盡顯“五鐵”精神,使學生具有鐵的品質(zhì)、鐵的紀律。
三、塑教師隊伍,揚“五鐵”于課堂
“鐵律、盡責”的工作要求牢記在黃花塘初級中學每一位教師的心中,全體教職工用自己的行動默默踐行著五鐵精神。近年來,學??朔熧Y緊缺問題,通過引導教師轉(zhuǎn)變思想,看歷史、比先進、解困難、講奉獻、贊師德、勤激勵等方法,讓每一位教師人盡其才、克己奉公,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師德楷模,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責。比如學校的總務主任孫紅渠老師,在后勤這一塊忙前忙后,從不抱怨;沖在教學一線的年輕老師余海波同志,敢闖敢拼敢創(chuàng)新,任勞任怨等等。
春雨潤物細無聲。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將“五鐵”教育滲透到各科課堂教學中去。學校要求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科特點融合“五鐵”文化,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一些顯性的或潛在的思想和道德教育,促進學生人格的發(fā)展,讓教書和育人緊密結(jié)合。
“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鐵軍精神代代傳!”勤懇不輟的黃中人準備在“五鐵”文化教育的引領下,依托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這一教育資源,將黃花塘初級中學創(chuàng)辦成一所具有自己特色的農(nóng)村德育示范學校,今后還準備以《鐵軍文化下的留守兒童》為課題進行深入研究。有望將來在黃中校園內(nèi)樹立新四軍將領們的雕像,來進一步充實鐵軍校園文化氛圍,通過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來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讓鐵軍文化在進教材、進課堂、進校園的過程中,詮釋其精神,讓其內(nèi)化為師生的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在“鐵軍”文化的熏陶之下,提升綜合素質(zhì),滋養(yǎng)品格。我們一定會本著對孩子負責的態(tài)度做好教育,做好品牌,讓黃中的莘莘學子真正放射出“五鐵”的光芒!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