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北宋沿邊黨項熟戶的凈土殿堂(一)
——陜西志丹縣何家坬石窟調(diào)查與初步研究

2018-03-12 02:48石建剛
西夏研究 2018年1期
關鍵詞:陰刻前壁羅漢

□石建剛 楊 軍

北宋沿邊黨項熟戶的凈土殿堂(一)
——陜西志丹縣何家坬石窟調(diào)查與初步研究

□石建剛 楊 軍

陜西省志丹縣何家坬石窟開鑿于北宋元祐八年至紹圣二年,是一座以北宋沿邊黨項熟戶為功德主主體開鑿的佛教洞窟,洞窟造像保存較好,特別是保存了大量黨項人題記,為研究北宋沿邊黨項熟戶宗教信仰等問題的珍貴資料。本文在科學調(diào)查的基礎上對該石窟內(nèi)容進行詳細介紹。

何家坬石窟;黨項熟戶;陜北宋金石窟

陜西志丹縣何家坬石窟(又稱何家洼石窟),是一座以北宋沿邊地帶黨項熟戶為主體開鑿的佛教洞窟,這是目前所知北宋境內(nèi)唯一一座由黨項熟戶主導開鑿的石窟,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然而,有關何家坬石窟的調(diào)查和研究還非常單薄。1982年姬乃軍先生發(fā)表《延安地區(qū)的石窟寺》一文,首次對該窟內(nèi)容作了簡要介紹[1]22-23。此后,直到2007年后才陸續(xù)有學者注意到該窟相關內(nèi)容。孫繼民先生在對俄藏黑水城文獻中的宋代小胡族文獻進行解讀時,關注到了姬氏關于該窟題記的介紹,認為小胡族在北宋中后期主要活動于德靖寨管轄區(qū)域內(nèi),小胡族番兵的編制單位近似于北宋五百人一指揮的標準[2]339。段雙印、白寶榮二位先生在《宋代保安軍小胡等族碑碣資料綜合考察與研究》中對洞窟前廊后壁上部的開窟題記進行了錄文[3]97。李靜杰先生《陜北宋金石窟題記內(nèi)容分析》認為該窟功德主全部為軍人施主,相關黨項題名均為部族姓氏,并披露了窟內(nèi)的工匠題名[4]108,113。同時,李氏又在《陜北宋金石窟佛教圖像的類型與組合分析》一文中對該窟的形制和造像題材作了簡要介紹[5]120。2017年出版的《陜西石窟內(nèi)容總錄·延安卷》首次對該窟形制、造像內(nèi)容作了較為全面的介紹,但對相關題記未作公布[6]499-505。2017年8月在阿拉善召開的“第五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暨黑水城歷史文化研討會”上,杜建錄、鄧文韜先生發(fā)表《宋夏沿邊熟戶若干問題研究——以志丹何家坬石窟黨項人題記為中心》一文,在對石窟題記進行釋錄的基礎上,對題記所見的沿邊熟戶佛事活動、德靖寨番兵編制、沿邊熟戶人名、番漢融合和番漢改姓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考察,這是目前為止唯一一篇專門研究何家坬石窟的論文[7]39-53。從對學術史的簡要梳理我們可以看出,有關何家坬石窟的調(diào)查和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甚至還沒有完整的調(diào)查簡報刊布。鑒于此,我們對何家坬石窟的具體內(nèi)容作一詳細調(diào)查,并對開窟年代和造型題材等相關問題進行初步研究,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洞窟形制與造像內(nèi)容

何家坬石窟,位于陜西省志丹縣旦八鎮(zhèn)何家坬村西南(圖1),開鑿于樊川河南岸紅砂巖上。北緯36°39′05.3 ″、東經(jīng)108°27′13.9″、海拔1221米。單窟,坐南面北,由前廊和主室組成(圖2)。前廊,寬4.02米、進深1.60米、高2.52米。兩側近崖壁處各雕殺角方柱一根。

圖1

圖2

柱頭上雕有大斗一個,上托枋木并單昂。廊柱直徑17—18厘米,柱高1.50米(不含柱頭)。中部從窟內(nèi)伸出一根縱梁穿插于枋板中。主室為中央佛壇窟,洞窟平面呈橫長方形,窟寬4.45米、深3.85米、高3.12米。中央佛壇,橫寬2.55米、縱寬2.10米、高0.66米。平頂,中央浮雕下凸的八邊形藻井。方形窟口。

前廊

右壁:開一豎長方形大龕,龕高1.80米、寬0.95米、深0.20米。龕內(nèi)高浮雕力士像一尊(圖3),造像頭部殘失,僅見發(fā)帶飛揚,略呈雙“U”字形,袒上身,胸佩串珠,帛帶繞肩,在頭后形成半圓狀,左臂上舉,右臂下伸半握拳,下著短裙,腰間系帶,赤足而立,殘高1.74米。

圖3

后壁:壁面上部鐫刻北宋元祐八年(1093)開窟題記(T1)。壁面中下部,中央開鑿主室窟口,窟口呈豎長方形,寬1.93米、高2.16米、厚0.84米。窟口東側,開一圓拱形大龕,龕寬0.86米、高1.38米、深0.21米。龕內(nèi)雕刻天王像(圖4),天王頭毀,僅見發(fā)帶飛揚,略呈雙“U”字形,帛帶繞肩,在頭后形成半圓狀,內(nèi)著圓領戰(zhàn)袍,外罩甲,雙人面形護胸鏡,獅形吞口,甲衣在上腹部用絲帶扎束,扎腰包肚,腰系寬革帶,圓形獸頭護腹鏡,小腿扎行藤,足蹬尖角戰(zhàn)靴,左手叉于左膝上,右手于體側按長柄斧斧頭,右腿盤屈置于座面上,左腿自然下垂。左足踩一仰臥的力士。右側雕一力士,袒上身,自在坐于山石形座上,左手平置,右手上舉托天王右小腿。天王坐于山石座上。造像通高1.30米??呖谖鱾龋嚅_一圓拱形大龕,龕寬0.90米、高1.30米、深0.18米。龕內(nèi)雕刻天王像,裝束與窟口東側天王像基本一致,左手拄于左膝上,右手于腹前按長柄兵器(疑同樣是長柄斧),天王右手及兵器殘損嚴重。左腿盤屈置于座面,右腿自然下垂,右足踩一力士,左側雕一托座力士。天王坐于山石座上。造像下半部分風化嚴重。造像通高1.20米。

圖4

左壁:開一豎長方形大龕,龕高1.70米、寬1.20米、深0.17米。龕內(nèi)高浮雕力士像,形象與右壁力士大體一致,頭部殘失,發(fā)帶飛揚,袒上身,胸佩瓔珞,帛帶繞肩,在頭后呈半圓形,下著短裙,腰系帶,左臂屈肘下伸,右臂上舉,赤足而立,通高1.66米。

主室

中央佛壇:壇基后部有與壇基一體鑿成的八邊形臺座三個,左側兩臺座上各有一個可移動的四層仰蓮臺,左側兩臺座通高0.85米,八角形底座直徑0.61米。壇基前部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圓形柱洞,原應是用于固定造像。壇基上另有石雕像、泥塑像殘件數(shù)塊。

后壁:壁面浮雕成排的小坐佛,共15排,每排27尊,總計405尊。上部造像保存較好,下部造像風化嚴重。小坐佛(圖5),均頂有髻珠,面相方圓,內(nèi)著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外著袒右肩式袈裟,或袖手結跏趺坐于雙層仰蓮座上,著通肩大衣,多為袖手或雙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于雙層蓮座上,各蓮座之間有蓮徑相連,像高約0.16米。

圖5

右壁:壁面下部中央開一“凸”字形大龕,龕為陽刻,突出于壁面,龕寬1.55米、高1.60米、厚0.02米。龕內(nèi)浮雕一佛二弟子造像(圖6),造像風化嚴重。佛像,頭部殘失,有圓形頭光,頭上可見華蓋,左手撫左膝,右臂前舉,右手殘失,倚坐,雙足下各踩一蓮跺,通高1.25米。主尊兩側各侍立一身弟子像,均頭部殘失,有圓形頭光,左側弟子像通高0.97米,右側弟子像通高0.90米。整個壁面圍繞該龕滿雕小坐佛,共297尊。坐佛形象與后壁大體一致,風化更為嚴重。

圖6

左壁:壁面下部中央開一“凸”字形大龕,龕為陽刻,突出于壁面,龕寬1.52米、高1.57米、厚0.04米。龕內(nèi)浮雕一佛二弟子像(圖7)。主尊像,頭部殘失,有圓形頭光,頭上浮雕華蓋,內(nèi)著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外著袒右肩式袈裟,雙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于如意云承托的三層仰蓮座上,通高1.30米。左側弟子,頭殘失,浮雕圓形頭光,內(nèi)著敷搭雙肩下垂式僧衣,外著袒右肩式袈裟,左手置于腹前,右手置于胸前,雙手均殘失,腳穿靸鞋,站立于如意云承托的仰蓮臺上,通高1.02米。右側弟子,頭部亦殘失,有圓形頭光,著敷肩袒右式袈裟,左手置于腹前,左手殘損嚴重,右小臂和手殘失,腳穿靸鞋,站立于如意云承托的仰蓮臺上,通高1.03米。圍繞該龕滿雕小坐佛,共299尊。坐佛形象與左壁大體一致,造像保存較好。

圖7

前壁:壁面中部為窟口,窟口上方和左右兩側浮雕18組31尊造像,另有25方題記,詳細編號見圖8。

圖8

K1,位于壁面西側上端,共3尊造像。K1-1,羅漢像(圖9),頭殘失,浮雕圓形頭光,內(nèi)著敷搭雙肩下垂式佛衣, 外著袒 右 肩 式 袈

裟,雙手握念珠,結跏趺坐“工”字形山石座上,通高0.50米。羅漢像右側鐫刻題記T7。K1-2,為女性供養(yǎng)人像,位于K1-1羅漢右下側,頭部略殘,雙手合十,上著交領窄袖短襦,下著長裙,面向羅漢側身而立,通高0.23米。K1-3,為男性供養(yǎng)人像,頭戴風帽,上著圓領窄袖長袍,腰系帶,雙手沒于袖內(nèi),拱手而立,高23厘米。K1-3造像左側鐫刻T8。

K2,位于壁面西側上部,單尊像。K2-1,羅漢像,頭殘失,裝束同K1-1,左手側舉托物(物殘),右手撫右膝,左腿自然下垂,右腿盤屈置于座上,坐于“工”字型臺座上,通高0.48米。造像右側鐫刻題記T9。

K3,位于壁面西側中部近西壁處,兩尊像。K3-1,羅漢像,頭殘失,浮雕圓形頭光,裝束同K1-1,雙手抱左膝,自在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46米。羅漢右上側鐫刻題記T10。K3-2,男性供養(yǎng)人像,位于K3-1羅漢左下側,頭殘,著圓領窄袖長袍,腰系帶,著靴,身體向右側斜,雙手持長柄香爐,高0.27米。K3-2右側鐫刻T11、T12兩方題記。

K4,位于壁面西側中部近窟口處,單尊像。K4-1,羅漢像, 頭殘損嚴重,有頭光,裝束同K1-1羅漢,左手施禪定印,右手側舉持法器,自在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50米。羅漢右上側有立龍一條,頭部殘失,作獸狀,三爪,龍身穿過一臺后龍身向前,兩龍爪伏臺面,臺下龍身向后,龍高0.37米、寬0.19米。造像左側鐫刻T13題記,下方鐫刻T14、T15、T16三方題記。

K5:位于壁面西側下部,單尊造像,風化嚴重。K5-1,羅漢像,頭殘失,有頭光,雙手分別置于膝上,自在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72米。座下雕一臥獸,疑為虎,頭東尾西,頭上仰,回望羅漢,身長0.36米、高0.18米。

K6:位于壁面西側下部近窟口處,單尊造像,風化嚴重。K6-1,羅漢像,頭殘失,雙手分別置于膝上,自在坐于山石座上。

K7:位于壁面窟口上方西側,共5尊像。K7-1,觀音像(圖10),位于圓拱形山石龕內(nèi),龕寬0.74米、高0.75米、深0.15米,龕左上側置凈瓶。頭殘失,僅見發(fā)辮披肩,項飾串珠,袒上身,斜披腋絡,戴臂釧、手鐲,下著貼體大裙,裙帶在腹部打結下垂于雙腿間,左手倚座面,左腿自然下垂,右腿屈起踩座面,右肘置于右膝上,右手殘失,坐于“工”字形山石座上,通高0.73米。K7-2,位于觀音龕右側,侍從弟子像,頭部殘,有圓形頭光,著袈裟,雙手合十,立于方臺上,通高0.43米。K7-3,位于觀音龕左側,男性供養(yǎng)人立像,頭殘失,雙手捧供物,著圓領窄袖長袍,腰系帶,通高0.29米。觀音龕右上側鐫刻T17題記。觀音龕右下側浮雕K7-4、K7-5兩身供養(yǎng)人像,均殘損嚴重。K7-4在前,應為男性,著圓領窄袖長袍,側身向左面向觀音,高0.23米。K7-5造像在后,殘損嚴重,具體形象無法辨識,高0.20米。K7-5造像上部鐫刻T18題記。

圖10

K8:位于壁面窟口上方右側,單尊造像。K8-1,羅漢像,頭殘失,有頭光,裝束同K1-1羅漢,左手拄座面,左腿自然下垂,右腿曲起踩座面,右臂置于右膝上,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73米。羅漢右上側鐫刻T19題記。

K9:位于窟口上方,2尊造像。K9-1,羅漢像,頭殘失,圓形頭光,裝束同K1-1羅漢,左腿盤屈置于座面,左手撫左膝,右腿屈起踩座面,右手置于右膝上,坐于“工”字形山石座上,通高0.54米。羅漢上方鐫刻題記T20、T21。K9-2,供養(yǎng)人像,位于K8-1羅漢座下方,頭殘損嚴重,著窄袖長袍,腰系帶,面向K9-1羅漢,雙手捧物,類似于打開的經(jīng)策,供養(yǎng)人高0.16米。

K10:位于壁面窟口正上方,兩尊造像。K10-1,羅漢像,頭殘失,有浮雕圓形頭光,裝束同K1-1羅漢,左手撫左膝,右手置于胸前,左腿盤屈置于座面,右腿自然下垂足踩山石,自在坐于山石座上,通高52厘米。羅漢右上方鐫刻題記T22。K10-2,供養(yǎng)人像,在K10-1羅漢座的左下側,頭殘失,著圓領窄袖長袍,腰系帶,左手叉腰,右手托類似于打開的經(jīng)策狀物,身高0.16米。

K11:位于壁面窟口上方略偏東側位置,單尊像。K11-1,羅漢像,頭殘失,圓形頭光,裝束同K1-1羅漢,雙手持念珠,右腿盤屈置于座面,左腿自然下垂足踩山石,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68米。羅漢左上方鐫刻題記T23。

K12:位于北壁窟口上方偏東側位置,共4尊造像。K12-1,彌勒菩薩(圖11),頭殘失,發(fā)辮垂肩,內(nèi)著長袖衣,外著圓領短袖衣,衣袖外翻,結跏趺坐于仰蓮座上,座下雕刻臥獅,造像通高0.66米。彌勒造像左上方鐫刻題記T24。K12-2,侍從像,侍立于彌勒右側,頭殘失,著圓領窄袖長袍,腰間系帶,裙帶垂于兩腿間,雙手合十,冼足立于山石狀臺上,通高0.43米。K12-3,侍從像,侍立于彌勒左側,形象與K12-2類似,雙手于胸前托圓盒狀物品,通高0.43米。K12-4,供養(yǎng)人像,位于K12-3左側,面向彌勒菩薩側身而立,上著廣袖長襦,下著裙,裙帶垂于兩腿間,拱手彎腰禮拜彌勒,像高0.24米。供養(yǎng)人下方鐫刻題記T25。

K13:位于北壁東側上方,單尊像。K13-1,羅漢像,雕刻于圓拱形龕內(nèi),龕寬0.46米、高0.43米、深0.08米。羅漢,頭殘失,著通肩袈裟,似頭戴披帽,雙肩可見披帽下方寬大的帽緣,袖手,結跏趺坐,高0.31米。造像右上側鐫刻題記T26。龕下浮雕一頭在山崖間攀登的小鹿。

K14:位于北壁東側中部位置,單尊像。K14-1,羅漢像,頭殘失,裝束同K1-1羅漢,左腿盤屈置于座面,左手倚座面,右腿屈起,右臂搭于右膝上,右手握念珠,通高0.50米。造像左上方鐫刻題記T27。

K15:位于北壁東側中部近窟口處,單尊像。K15-1,羅漢像,頭殘失,有圓形頭光,裝束同K1-1羅漢,左手手撫獸背,右手拄右腿,左腿盤屈置于座面,右腿自然下垂,通高0.49米。羅漢左側有一獸,頭西尾東而立,右前爪搭于羅漢左腿,尾上揚,獸身長0.19米、高0.17米。造像上方鐫刻題記T28。

K16:位于北壁東側中部位置,共3尊造像。K16-1,羅漢像,頭殘失,有圓形頭光,裝束同K1-1羅漢,右手前伸接物,左手握右手衣袖,右腿盤屈于座面,左腿自然下垂,通高0.53米。K16-2,男性供養(yǎng)人像,位于羅漢右下方,頭殘失,身體扭向左側,面向羅漢而立,著長袍,腰系帶,雙手上舉托方形盤,盤內(nèi)似盛圓形物,通高0.23米。K16-3,供養(yǎng)人像,頭梳高髻,向右側身而立,著翻領廣袖長袍,腰系帶,右手撫額,左手提葫蘆形器,高0.31米。K16-3下方鐫刻題記T29。

K17:位于北壁東側下方,單尊像。K17-1,羅漢像,頭殘失,浮雕圓形頭光,裝束同K1-1羅漢,右腿屈起,左腿盤屈,雙手交叉抱右膝,通高0.41米。造像上方鐫刻題記T30。

K18:位于北壁東側下方,單尊像。K18-1,羅漢像,頭殘失,有圓形頭光,著袒右敷肩式袈裟,右手置于胸前,左手側舉捧物,結跏趺坐,通高40厘米。造像上方鐫刻題記T31。

窟頂:平頂,中央凸雕八角形藻井,藻井直徑1.5米、凸出窟頂0.05米,藻井深0.26米。藻井中部脫落嚴重。藻井周圍陰線刻幾何圖案和水波紋。

窟外遺存

石窟西側有一附龕,圓拱形,寬0.75米、高1.60米、深0.80米。龕內(nèi)后壁前設臺,臺寬0.67米、深0.30米、高0.45米。龕內(nèi)現(xiàn)無造像。龕上方有“一”字形散水。龕楣東側鐫刻題記T32,龕外左下側鐫刻題記T33。

石窟東側有開窟痕跡,有部分鑿進,西側陰線刻出檐柱,柱頭斗。遺跡高2米、寬2.5米。

再向東側有后世隨意陰線刻的鴨、蛇、雁等圖案及方形、圓形椽窩。

二、歷代題記內(nèi)容

何家坬石窟內(nèi)外共保存歷代題記36條。

前廊

T1(圖12):位于前廊后壁上部,楷書陰刻豎排行,共78行,內(nèi)容為:

惟①南瞻部洲大宋國修/羅②管界保安軍德靖/寨管下小胡③族第二/十四④指揮施主惟⑤那頭/首領吃多遇等壹⑥佰/壹拾人,各發(fā)愿心,自/辦⑦資財,修造到⑧石空⑨/佛堂一所,大佛伍⑩尊,/小佛壹仟尊,并及/觀音、慈氏、十六羅漢,/并己了必(畢)。愿/皇帝萬歲,重臣千秋,/風調(diào)雨順,天下人安,/已后永為供養(yǎng)。/惟那頭:首領、三班吃多遇 小胡 行者,/施主:/臥怡 香遇 臥嵬 香遇 遇輕 /吃多娘 吃多嵬 □逋 吃多娘怡逋 /訛樸 旺名 三娘 香名 羅逋;/惟那頭:命舍移 屈訛,/施主:/吳香 臥乜 吃多逋 乙香 臥移 /吃多怡怡移細麻 遇麻 怡旺/ 遇名 怡遇 屈娘 悖怡 地遇/ 浪乜;/惟那頭:訛怡,/施主:/訛輕 乙麻 兀埋 吃多納革乜/ 怡遇 香逋屈移 吃多移;/惟那頭:臥乜 吳怡 香萬,/施主: 臥怡 怡廂/ 乙逋 吃多嵬 口散嵬 吃多逋/ 嘜乜 訛娘 孟香 青明嘜/ 屈移 賞嘜 賞嵬怡名;/惟那頭:嵬也,/施主:/細娘移屈嵬 遇輕 革留 /移嵬乜移 吃多移 賞逋/乙埋 麻逋臥移 沙遇 /遇納羊厥 怡娘 吃多麻 /賞吳 沙嘜吃多寧;/惟那頭:鬼嘜, /施主:/ 屈奴悖怡 臥香 訛乜 乙逋/ 孟怡革口散名 障逋乙乞 /革名;/ 惟那頭:遇逋,/ 施主:/ 尾遇 吃多逋 吃多遇 香遇 吃多怡/ 黑子 屈遇 吃多移 乙怡 萌娘 /臥乞;/ 惟那頭:移逋,/ 施主:/ 臥嘜怡嘜廣遇 正娘/ 遇麻 旺怡;/ 惟那頭:啰厥,/ 施主:/ 訛輕 屈乜 吃多乞勒薑埋 屈怡/ 賞嘜吃多嵬浪乜 煞香 摖怡埋/ 遇娘;/ 惟那頭:屈乜,/ 施主:/ 移嵬 癿山 遇嵬 萌兀/訛怡 鬧移 鬧香 屈乞/ 嵬埋 屈名 怡嘜遇納/ 歲遇 遇怡;/地主:吃多香。/右已。/佛堂自元祐八年/六月二十一日下手,/至紹圣二年/正月二十八日了/畢。自后愿舍/財施主增福增/壽,合家安樂,/紹圣二年正月二十/八日,惟那吃多遇,/本族巡檢胡。

圖12

T2:位于后壁窟口右側,右側天王造像龕左側。行楷陰刻豎排,共2行,字跡潦草,內(nèi)容為:

團圓康寧長束珍,/愿得不遭汆厚鄰。

T3:位于后壁窟口右側,右側天王像龕左側,T2題記下方。行書陰刻豎排,字跡潦草,內(nèi)容為:

我見□兒追□不追資,/□□我見先□□親。/靖康元年□月十八日到此。

T4:位于后壁窟口左側,左側天王像龕右側。行楷豎排,共3行,滿行9字。字跡隨意潦草,內(nèi)容為:

淵大師卻不在出奴弘□□□□□□卻□且□□□/妻來?!?通慶城行香行石浣僧□怡。

T5:位于后壁左側天王龕內(nèi),天王右側龕壁上,行楷陰刻豎排,共2行。字跡潦草,內(nèi)容為:

從側知側寬也側,/從寬知寬側也寬。 成。

T6:位于左壁天王像龕左側立柱上,字跡潦草,內(nèi)容為:

大海更滿難□□。

主室題記

T7:位于前壁西側上部近西壁處,K1-1造像右側。對應造像為K1-1羅漢。圓首碑形,寬0.12米、高0.17米??瑫幙?,共3行。內(nèi)容為:

施主遇輕/并妻都麻,/男吃多娘。

T8:位于前壁西側近西壁處,K1-3造像左側。對應造像為K1-2、K1-3供養(yǎng)人??瑫幙特Q排,內(nèi)容為:

遇輕、都麻。

T9:位于前壁西側中部近西壁處,T8左側。對應造像為K2-1羅漢。圓首碑形,寬0.08米、高0.11米。楷書陰刻豎排,共3行。內(nèi)容為:

施主訛怡、香逋、/訛輕、乙麻、□逋、/怡遇、吃多納、革乜。

T10:位于前壁中部西側近西壁處,K3-1造像右上側。對應造像為K3-1羅漢。方首碑形,寬0.10米、高0.14米??瑫幙特Q排,共4行。內(nèi)容為:

羅厥、訛輕、立□埋、/摖怡埋、訛留、屈乜、/吃多乞、浪乜、賞嘜、/多香、怡都、遇娘。

T11:位于前壁中部西側近西壁處,K3-1造像下方。對應造像為K5-1羅漢。圓角方首碑形,寬0.85米、高0.10米??瑫幙特Q排,共3行。內(nèi)容為:

施主屈怡,/文兒三班□麻,/孫吃多樸。

T12:位于前壁西側中部,K3-2造像右側。楷書陰刻豎排,共3行。字跡較為潦草。內(nèi)容為:

馬施□/看佛堂/尚嵬。

T13:位于前壁窟口右側棱上。為游人題記??瑫幙特Q排,單行。內(nèi)容為:

紹圣二年正月二十八到此,王玘題 □。

T14:位于前壁西側中部,K4-1造像下方右側。對應造像疑為K6-1羅漢。圓首碑形,寬0.10米、高0.13米??瑫幙特Q排,共3行。文字較漫漶,內(nèi)容為:

鬼嵬、屈奴、臥香、/悖怡、乙逋、章逋、/乙乞、訛乜、孟怡。

T15:位于前壁西側中部,K4-1造像正下方??瑫幙特Q排,共3行。內(nèi)容為:

石匠/弋達,女夫/趙真并□□。

T16:位于前壁西側中部,K4-1造像下方左側。對應造像疑為K4-1羅漢。圓首碑形,寬0.10米、高0.12米??瑫幙特Q排,內(nèi)容為:

幣主魏建。

T17(圖13):位于前壁上部,K7-1造像右上方。對應造像為K7-1觀音菩薩。圓首碑形,高0.16米、寬0.16米。楷書陰刻豎排,共6行。內(nèi)容為:

觀音一尊,施主/吃多遇三班,并/妻三娘,男李三、/贠賓、/臥怡、/訛樸。

T18:位于前壁西側中部,K7-5造像上方??瑫幙特Q排,共3行。內(nèi)容為:

供養(yǎng)觀音,/吃多遇、/三娘。

T19:位于前壁窟口右上方近窟頂處,K8-1造像右上方。對應造像為K8-1羅漢。圓首碑形,寬0.07米、高0.12米??瑫幙特Q排,共3行。內(nèi)容為:

遇逋、屈遇、尾逋、/吃多遇、香遇、黑子、乙怡、/吃多怡、吃多通、吃多乞。

T20:位于前壁窟口上方近窟頂處,K9-1造像正上方。對應造像為K9-1羅漢。圓首碑形,寬0.10米、高0.14米。楷書陰刻豎排,共3行。內(nèi)容為:

施主/口散逋并香名、/怡埋。

T21:位于前壁窟口上方近窟頂處,K9-1羅漢造像左上方??瑫幙特Q排,共5行。內(nèi)容為:

一佰一十人惟頭/吃多遇,父遇兀,/母馬姊,愿早/生天界,/記之。

T22:位于前壁窟口上方近窟頂處,K10-1羅漢造像左上方。對應造像為K10-1羅漢。圓首碑形,寬0.09米、高0.13米??瑫幙特Q排,共3行。內(nèi)容為:

屈兀、吃多怡、細麻、/怡遇、臥乜、怡旺、/遇麻。

T23:位于前壁窟口上方左側近窟頂處,K11-1羅漢造像左上方。對應造像為K11-1羅漢。圓首碑形,寬0.10米、高0.15米。楷書陰刻豎排,共3行。內(nèi)容為:

命舍移、臥移、吳香、/吃多逋、怡移、乙香、/遇名。

T24(圖14):位于前壁東側上方近窟頂處,K12-1彌勒菩薩造像左上方。對應造像為K12-1彌勒菩薩。圓首碑形,寬0.09米、高0.15米??瑫幙特Q排,共3行。內(nèi)容為:

慈氏,施主/臥移行者、/達磨行者。

T25:位于前壁東側中部偏上位置,K12-4供養(yǎng)人造像下方。對應造像為K12-4供養(yǎng)人??瑫幙特Q排,共2行。內(nèi)容為:

達磨/行者。

T26:位于前壁東側上方近窟頂處,K13-1造像右上方。對應造像為K13-1羅漢。圓首碑形,寬0.09米、高0.15米??瑫幙特Q排,共4行。內(nèi)容為:

臥乜、屈移、青明嘜、/膚嵬、賞樸、孟香、/怡名、訛娘、口散嵬、/吃多嵬、乙逋、嵬乜。

T27:位于前壁東側上部,K14-1羅漢左上方。對應造像為K14-1羅漢。圓首碑形,寬0.10米、高0.13米??瑫幙特Q排,共2行。內(nèi)容為:

施主怡么、/吃多嵬、吃多龍。

T28:位于前壁東側上部,K15-1造像上方。對應造像為K15-1羅漢。圓首碑形,寬0.04米、高0.14米??瑫幙特Q排,共2行。內(nèi)容為:

施主/黑子、屈怡。

T29:位于前壁東側中部,K16-3造像下方。對應造像為K16-1羅漢。方形,寬0.16米、高0.12米??瑫幙特Q排,共6行。內(nèi)容為:

屈乜、移嵬、癿山、/訛怡、萌兀、鬧移、/鬧香、嵬埋、屈乞、/屈名、怡嵬、怡遇、/遇納、歲遇、遇嵬。

T30:位于前壁東側中部,K17-1造像上方。對應造像為K17-1羅漢。方形,寬0.13米、高0.13米??瑫幙特Q排,共5行。內(nèi)容為:

施主嘜乜、羊厥、/遇納、移嵬、乜移、/吃多移、遇輕、屈嵬、/彌嘜、賞吳、麻逋、/吃多寧□。

T31:位于前壁東側下方,K18-1造像上方。對應造像為K18-1羅漢。圓首碑形,寬0.12米、高0.14米。楷書陰刻豎排,共3行。內(nèi)容為:

施主香遇,/妻旺名,/男香嵬。

窟外題記

T32:位于附龕右側??瑫幙特Q排,內(nèi)容為:

土地施主香逋。

T33:位于石窟左側附龕左側下部。為雙陰線刻圓首碑形方座,通高20厘米、寬17厘米??瑫幙特Q排。字嚴重漫漶,內(nèi)容為:

香□□□。

T34:位于石窟右側崖壁下方??瑫幙特Q排,共2行。內(nèi)容為:

明昌六年大水,六月二十四日/河水上到石空寺。

T35:位于石窟右側約10米處的崖壁下。陰線刻方形邊欄,寬35厘米、高35厘米。楷書陰刻豎排,共4行。文字潦草漫漶,似為一首打油詩,內(nèi)容為:

天碧銀河欲□□,/月華似水照樓臺。/誰將萬斛□□子,/撒向皇都一夜開。

T36:位于石窟右側約10米處的崖壁下,楷書陰刻豎排,共2行,字體隨意潦草,內(nèi)容為:

元豐一月廿九日白小大,/□廿六日白小大。

三、 石窟年代與造像題材

從題記T36“元豐一月廿九日白小大,□廿六日白小大”來看,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石窟附近已發(fā)現(xiàn)游人題刻,說明何家坬石窟所在地當是附近民眾和游人經(jīng)常光顧的場所,或與這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有關,這也應是石窟在此選址的重要原因。關于何家坬石窟的開鑿時間T1題記有明確記載,“佛堂自元祐八年(1093)六月二十一日下手,至紹圣二年(1095)正月二十八日了畢”,共耗費一年半時間。關于何家坬石窟的興衰情況,因沒有相關文獻記載,我們無法詳知。僅據(jù)調(diào)查情況發(fā)現(xiàn)在主窟東側有一處開窟痕跡,說明在主窟開鑿完成之后的某個時間段,亦有信眾試圖在這里開窟,但由于某種原因而突然終止,其年代大約在宋金之際。題記T34記錄了金明昌六年(1195)六月的一次河水上漲情況,對研究當?shù)氐淖匀粸暮τ幸欢▋r值。金代以后未留下任何資料,具體情況不詳。

關于該窟的主要造像內(nèi)容,T1題記有明確記述,“大佛伍尊,小佛壹仟尊,并及觀音、慈氏、十六羅漢”,其中“小佛壹仟尊”當是指主室后壁和左右壁的小佛像,觀音、慈氏和十六羅漢造像均見于主室前壁,僅“大佛伍尊”造像不甚明了。根據(jù)調(diào)查,中央佛壇上現(xiàn)存造像臺座3個,另有圓形柱洞兩個。結合佛壇臺座遺存,我們認為佛壇后部應并列安置3尊圓雕大佛,加上左右壁的主尊佛像,正好符合“大佛伍尊”之說。另外關于佛壇前部左右兩側的圓形柱洞,應同樣是安置和固定造像的,關于這兩身造像的身份,我們推測應是站姿的脅侍菩薩或弟子像。在陜北宋金石窟中,一般與三佛造像組合的或是脅侍菩薩、脅侍弟子,或是騎獅文殊與乘象普賢,從柱洞的形狀來看,是騎獅文殊與乘象普賢的可能性較小。

洞窟中央佛壇上的造像雖然現(xiàn)已無存,但可以確定應是三佛造像。在陜北宋金石窟中,三佛造像頗為流行,在子長鐘山石窟第10窟、延安清涼山第11窟、黃陵萬安禪院第1窟等洞窟中均以三佛為中央佛壇主尊造像,這些三佛的組合形式較為固定,一般均是中央為結跏趺坐法,左手降魔印,右手說法??;左側為倚坐佛,手印同中央佛像;右側為跏趺坐佛,雙手結禪定印(個別實例中,左右兩側佛像的位置偶有互置)。但從何家坬石窟中央佛壇上留下的三個佛像臺座來看,應沒有倚坐佛造像,所以我們認為這組三佛造像并非陜北宋金石窟中央佛壇上常見的三佛造像組合形式。

而該洞窟在中央佛壇的三佛造像之外,于左右壁下部中央位置又各浮雕一尊大佛造像。左壁為倚坐佛,左手為降魔印,右臂前伸手殘失(疑同樣為說法印)。右壁為跏趺坐佛,雙手結阿彌陀佛禪定印。這兩尊佛像與前述陜北地區(qū)宋金石窟中流行的三佛題材中左右兩側的佛像形象比較吻合,那么這兩尊佛像是何身份呢?要解答這一問題,我們還必須從陜北地區(qū)常見的這類三佛造像入手。有關陜北宋金石窟的三佛造像,學界研究較多,關于他們的身份,學界主要存在五種觀點:第一,迦葉佛、釋迦佛和彌勒佛組成的豎三世佛;第二,法身佛、報身佛和應身佛組成的三身佛[8];第三,娑婆世界釋迦佛與東方凈土藥師佛、西方凈土無量壽佛組合[1];第四,娑婆世界釋迦佛與東方凈土彌勒佛、東方凈土藥師佛的組合[9];第五,娑婆世界釋迦佛與東方凈土彌勒佛、西方凈土阿彌陀佛的組合[10]。我們認為第五種觀點論述最為充分可信,符合陜北宋金石窟三佛造像的特點。據(jù)此,我們推測何家坬石窟中央佛壇上三佛造像中間一尊可能是釋迦佛,左右側壁配置東方凈土彌勒佛和西方凈土阿彌陀佛,但關于中央佛壇三佛之左右兩側造像的身份我們尚無法判斷。

在目前情況下,我們僅就左、右壁的東方凈土彌勒佛、西方凈土阿彌陀佛與中央佛壇上的釋迦佛組合略作探討。這一組合內(nèi)涵當與前述陜北宋金石窟所常見的三佛造像一致。延長縣虎寺灣石窟唐代三佛造像為我們研究這類三佛造像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這組造像曾被盜掘,現(xiàn)在僅存左側兩尊佛像及其部分侍從造像[6]428-429。中央主尊同樣是結跏趺坐佛,左手為降魔印,右臂前身手殘失(疑為說法印),右側佛像被毀,但據(jù)當?shù)匚奈锕ぷ髡叩拿枋?,原像結禪定印,可見此三佛和前述宋金石窟的三佛造像題材一致。有意思的是在中央釋迦佛頭頂升起的祥云中并列雕刻了七尊坐佛,七佛是過去五佛、現(xiàn)在釋迦佛和未來彌勒佛的組合,表現(xiàn)的是縱三世的觀念,相應的三佛分別是娑婆世界釋迦佛與東方凈土彌勒佛、西方凈土阿彌陀佛,則表現(xiàn)的是橫三世的觀念,將二者結合共同表達的是十方三世的佛教思想。何家坬石窟的三佛造像或同樣包含十方三世的思想。

四、小 結

綜上所述,何家坬石窟開鑿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至紹圣二年(1095),主要造像題材有三佛、西方阿彌陀佛、東方彌勒佛、千佛、觀音菩薩、彌勒菩薩和十六羅漢。該窟是一座以北宋沿邊黨項熟戶為功德主主體開鑿的佛教洞窟,石窟造像保存較好,且保存了大量黨項人題記,是研究北宋沿邊黨項熟戶宗教信仰的珍貴資料。

注釋:

①惟:段文(段雙印、白寶榮《宋金保安軍小胡等族碑碣資料綜合考察與研究》簡稱為“段文”,下同)、杜文(杜建錄、鄧文韜《宋夏沿邊熟戶若干問題研究——以志丹何家坬石窟黨項人題記為中心》簡稱“杜文”,下同)錄作“維”。

②修羅:段文脫錄此二字;李靜杰《陜北宋金石窟題記內(nèi)容分析》(以下簡稱李文)未釋“羅”字。

③小胡:段文錄作“葫(胡)”,當誤。

④第二十四:段文錄作“等十四”,當誤。

⑤惟:段文錄作“維”。

⑥壹:李文錄作“造”,當誤。

⑦辦:李文未釋。

⑧到:李文未釋。

⑨空:李文未釋。

⑩伍:段文在此字之后衍一“佰”字,當誤。李文錄作“五”。

[1]姬乃軍. 延安地區(qū)的石窟寺[J]. 文物,1982(10).

[2]孫繼民. 俄藏黑水城文獻宋代小胡族文書試釋[J]. 中華文史論叢,2007(2).

[3]段雙印,白寶榮. 宋代保安軍小胡等族碑碣資料綜合考察與研究[J]. 寧夏社會科學,2014(5).

[4]李靜杰. 陜北宋金石窟題記內(nèi)容分析[J]. 敦煌研究,2013(3).

[5]李靜杰. 陜北宋金石窟佛教圖像的類型與組合分析[J]. 故宮學刊,2014(1).

[6]陜西石窟內(nèi)容總錄編輯委員會編. 陜西石窟內(nèi)容總錄·延安卷(中)[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7.

[7]杜建錄,鄧文韜. 宋夏沿邊熟戶若干問題研究——以志丹何家坬石窟黨項人題記為中心[C] // 第五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暨黑水城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阿拉善盟,2017.

[8]齊天谷.子長縣鐘山石窟調(diào)查記[J].考古與文物,1982(6).孫修身.陜西延安市清涼山萬佛寺第2窟內(nèi)容考[J].敦煌研究,1998(2).胡同慶.陜西鐘山石窟3號窟的內(nèi)容與藝術特色[J].文博,2010(1).

[9]冉萬里.陜西省安塞縣毛莊科石窟調(diào)查簡報[J].文博,2001(1).冉萬里.陜西安塞新茂臺石窟調(diào)查簡報[J].文博,2003(6).

[10]萩原哉.三世仏の造像:鐘山石窟第3號窟の三仏を中心とし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6卷第1號,2007.李靜杰.中原北方宋遼金時期涅槃圖像考察[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8(3).譚潔.宋代涅槃變相研究[D].北京: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

(責任編輯孫穎慧)

ThePureLandoftheTangutShuhuⅠ——the Investigation and Preliminary Study on Hejiawa Grottoes in Zhidan, Shaanxi

Shi Jiangang, Yang Jun

Hejiawa Buddhist Grottoes were built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from the eighth year of Yuanyou to the second year of Shaosheng. It regards the Tangut Shuhu at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order as the main body of patrons. The statues and the Tangut inscriptions were preserved well, which provided the valuable materials of the Tangut Shuhu religious belief.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of the grottoes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Hejiawa grottoes; the Tangut Shuhu; the Northern Song and Jin grottoes in Northern Shaanxi

石建剛(1984—),男,陜西富平人,陜西師范大學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石窟考古與石窟藝術;楊 軍(1978—),男,陜西洛川人,洛川縣博物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考古和陜北地方文化。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項目編號:16ZDA116)、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陜北宋金石窟碑刻題記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2017M623102)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陰刻前壁羅漢
小切口擴張后氣管前壁穿刺切開術在危重病人中的應用與探討
淺談玉雕中的雕與刻
淺談塞上碑林紅石峽的書法藝術和歷史價值
顧繡羅漢朝觀音圖軸
少林功夫拳(四)
孔府名菜“八仙過海鬧羅漢”
淺談木雕陰刻工藝
淺談河北蔚縣剪紙
經(jīng)閉孔陰道前壁尿道懸吊術與自體闊筋膜懸吊術治療張力性尿失禁的療效比較
李宏禹作品
雅安市| 开远市| 敦煌市| 启东市| 石景山区| 大姚县| 微山县| 桦川县| 甘孜县| 武强县| 资溪县| 砚山县| 南江县| 英德市| 兴山县| 徐闻县| 长沙市| 阜阳市| 衢州市| 徐州市| 彰化市| 北流市| 华安县| 曲阳县| 炎陵县| 陵水| 河南省| 喀喇| 郸城县| 杭锦旗| 安乡县| 清河县| 陆河县| 库车县| 岑巩县| 晋州市| 绥芬河市| 蒙城县| 磐安县| 繁峙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