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永坤
中朝兩國自古以來交往頻繁,經(jīng)濟文化交流密切。中江關市持續(xù)時間較長,對促進雙方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學界并未將中江關市發(fā)展的脈絡勾畫清楚。梳理和研究中江關市的發(fā)展狀況,不僅有助于研究古代中朝經(jīng)濟,而且對研究當前密切的中朝關系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中江的地理位置,中朝兩國實錄中沒有詳細記載?!堆嘈袖浫酚杏涊d:“中江亦鴨綠江上游之泒,而其下流又合而為一,故兩江之間名曰於赤島。有居民,間有把幕為瞭望之所。每年春秋開市于此。我以牛只紙鹽海參,彼以青布交易,所謂‘中江開市’是也?!盵1]這里,明確指出了中江開市的地點即為朝鮮境內的於赤島。
中江關市始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朝鮮為補充物資,向明朝政府提出了開市的請求,雙方在鴨綠江的島嶼上開市交易物資。后來因關市弊端滋生,于萬歷四十一年(1613)正式關閉。薩爾滸之戰(zhàn)后,后金取得了對遼東地區(qū)的實際控制,為了進一步補充經(jīng)濟,后金決定在邊境開市,并與朝鮮就關市開放及程序規(guī)范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涉。
清軍入關前,后金與朝鮮共舉行了兩次中江關市交易,時間分別是崇禎元年(1628)和崇禎四年(1631)。
為應對占據(jù)皮島的明朝大將毛文龍,并解決國內的糧食饑荒,后金向朝鮮提出邊境開市要求。天啟七年九月,雙方約定在中江第一次開市[2,卷五百二十六]。
天啟七年(1627)六月,后金出現(xiàn)大饑荒?!肚逄趯嶄洝酚涊d:
時國中大饑,斗米價銀八兩,人有相食者。國中銀兩雖多,無處貿(mào)易,是以銀賤而諸物騰貴…盜賊繁興,偷竊牛馬,或行劫殺。[3,卷三,天聰元年六月戊午]
在此情形下,皇太極迫切需要朝鮮的糧食補給,向朝鮮提出貿(mào)易要求。由于朝鮮對后金的敵視和開市本身的實際困難,雙方的交涉從天啟七年九月一直持續(xù)到次年二月,幾近半年之久。
天啟七年十月,皇太極發(fā)書要求與朝鮮進行“開市買糴”[4,卷十七,天啟七年十月戊戌]。在后金的催迫下,朝鮮決定先派遣使臣出使后金并隨機應變,觀察形勢再做下一步打算。后金卻一再要求朝鮮抓緊開市。十月辛酉,后金使臣仲男、高牙夫來到義州府,責問義州府尹嚴愰:“開市期限已迫,而尚不回答。通貨之意,若是遲遲,商賈之米,又此寥寥何也”,指責朝鮮對開市的消極怠慢。經(jīng)過討價還價,后金使臣讓步,把開始日期推遲到十一月初一日舉行[4,卷十七,天啟七年十月辛酉]。與此同時,朝鮮備邊司移咨毛文龍,將實況告之,表明朝鮮是被迫開市。不久,毛文龍答復,后金與朝鮮開市之事“不可不佯許,而估緩其禍”。讓朝鮮表面上先答應,盡量爭取時間,等到明朝軍隊再次集合時再一同進攻后金[4,卷十七,天啟七年十一月辛未]。
朝鮮在得到毛文龍的許可后,采取“羈縻之策”應對后金。仁祖國王在與大臣討論是否議和時,認為羈縻之道“自古有之”,“姑許羈縻,已緩其禍”[4,卷十七,天啟七年八月戊申]。但是,十一月初,關市貿(mào)易并沒有在如期舉行。朝鮮方面認為雙方使臣回答往復之間,延遲是不可避免的[4,卷十七,天啟七年十一月壬申],而現(xiàn)實的情況確實也是如此。朝鮮回答使樸蘭英在與皇太極商談開市后,十二月才將后金對中江開市的要求寫好送回朝鮮。后金陳述自己經(jīng)濟非常困難,迫切需要朝鮮的幫助,“我則當此饑饉,給價買賣,若不相救,不無憾矣”。樸蘭英則陳述朝鮮在戰(zhàn)亂后開市的困難,兩西蕩然,六道失稔,開市實在不是情非不足,而是力所不及。談判沒有實質進展,于是后金再次派出使臣,與樸蘭英一同去朝鮮,為開市再次進行外交交涉[4,卷十七,天啟七年十二月乙卯]。
后金不斷施加壓力,朝鮮認為開市之事已不可避免。朝鮮備邊司上書說:
胡差既傳國書,今當與接待宰臣,講定買米之事。答以“兩西空虛,六道未得耕種,市糴之事,十分難處,而既誓天、約和,救災恂鄰,古之道也。今者貴國阻饑,請糴弊邦,寧坐視不救乎?今當分付邊臣,許民開市,則買米亦在其中”。[4,卷十八,崇禎元年一月丙寅]
迫于皇太極的壓力,許糴之事,朝鮮終不得不從。特別需要明確的是,朝鮮同意開市也有其目的。當初皇太極征朝鮮時,燒殺掠奪,從朝鮮掠走了大量人口。后金在撤兵后雖然歸還了一部分人口,但是仍有六百人流落在后金。所以,開市以求后金歸還人口,或者在開市市場上贖還本國人口是朝鮮同意開市的一大目的[4,卷十八,崇禎元年一月丁卯]。備邊司認為,朝鮮國經(jīng)濟重創(chuàng)之余,有此幫助鄰國之舉,后金應該感恩報德。朝鮮以此要求后金歸還被虜?shù)某r人民,則兩國事體,亦皆得宜[4,卷十八,崇禎元年一月丙寅]。
最終,朝鮮采納了樸蘭英的建議,中江開市并輸送三千石米(一千石用于發(fā)賣,兩千石送于皇太極處)應對后金。后金使臣急于交易,“欲自二月初一日開市”[4,卷十八,崇禎元年一月己巳]。然而運輸?shù)劝才呕I備工作仍要耗費很多時間。朝鮮“通曉民間”,讓百姓們運米到中江。因運輸困難,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開市日期不得不推遲到二月二十一日[4,卷十八,崇禎元年一月丙子]。在此期間,朝鮮大臣金啟宗上書,他認為長距離運米非常困難,建議國王發(fā)令,先貸用糧餉輸送到中江,以此保證在二月二十一日送達。他還提議“令禁斷潛商”,不至于發(fā)生麻煩,仁祖國王同意。二月二十八日,后金大將龍骨大率領開市商人千余、所豆里率領守護軍三百余人,出來于鎮(zhèn)江、義州,準備中江開市[4,卷十八,崇禎元年二月庚申]。后金商人和守護軍在朝鮮安頓后,雙方在交涉歸還被擄人口時出現(xiàn)分歧,又僵持了數(shù)天。最后,在龍骨大的不斷施壓下,朝鮮邊臣只好同意將米交易。三月丙寅(五日)雙方到場市開始交易[4,卷十八,崇禎元年三月甲子]。
“龍、樸兩胡,固請開市,不得已而許之以三千石米,白給者二千石;發(fā)賣者一千石?!盵4,卷十八,崇禎元年三月丙寅]交易中的物貨以米為主,這是由當時后金受到明朝的經(jīng)濟封鎖,本身經(jīng)濟困難的現(xiàn)實決定的。其要求開市的直接目的也是補充后金當時最急需的糧食。由于朝鮮消極應對,本次交易的總體情況并不是很樂觀。龍骨大曾對樸蘭英說:
俺等到此,貴國頓無供饋之意,暴露風雨,軍馬饑餓,兩國相好之意安在?且聞商賈來者,不滿三十人,而牛則不來云。以何物貨交易乎?[4,卷十八,崇禎元年三月甲子]
后金一行并未受到朝鮮接待供饋,到達中江的朝鮮商人也不多,而牛最終也未在交易之中。至于其交易總量也不多,“不過一萬四千余兩”[5]。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為了規(guī)范開市秩序,此次還商討了開市的時間定制。后金希望每年交易三次,以更好的補充國用。但是朝鮮并不贊同,“今見胡書,欲以春夏秋開市。雖春秋開市,物貨亦慮其難辦,況三季朔開市,則何以應伴乎?”[4,卷十八,崇禎元年四月壬寅]朝鮮認為,“開市大事,不可漫無限節(jié),亦宜各定時期,無相濫越”[6]。以國王意,備邊司回復后金說,因六月務農(nóng),開市不便,希望與后金每年在春秋開市兩次[4,卷十八,崇禎元年四月壬寅]。然而這些想法終因關市無法舉行而中斷。此次開市之后,開市交易便暫時擱淺。
崇禎四年(1631),后金與朝鮮舉行第二次中江開市。此次開市同樣因為后金出現(xiàn)饑荒。大學士鮑承先在奏折中稱:“我國去歲被水災蟲吃,大約十家有一二有些余糧,我國無糧之家甚多。”[7,p50]百姓無糧,后金用于軍隊上的財力亦非常有限。當年,后金給軍隊壯丁買布的錢僅僅有五錢六分,所買布不過數(shù)尺,不足成一衣[7,p33]。如此艱難的經(jīng)濟狀況下,后金考慮與朝鮮開市以獲取補充物資自是在情理之中。
四年二月,后金使臣仲男帶著皇太極的國書,要求開市于中江。朝鮮雖以“我國商賈,卒多負擔,買賣不利”為由拒絕,但在后金強迫下不得不同意開市交易[4,卷二十四,崇禎四年二月丙午]。三月,龍骨大便以中江開市,帶領數(shù)千后金商人來到朝鮮[4,卷二十四,崇禎四年三月己亥]。由于朝鮮對開市仍是消極抵制態(tài)度,此次開市的貿(mào)易額不大。交易的物品,除了雜貨,后金還要求朝鮮提供牛馬以載運物貨,但是朝鮮派去的商人所帶只有五十頭牛而已[4,卷二十四,崇禎四年四月丙辰]。最后龍骨大一行“貿(mào)得物資六七百馱,搜括城中牛馬,奪取府尹之馬而去”[4,卷二十四,崇禎四年五月癸未]。朝鮮并沒有主動提供后金所需物資,雙方交易的狀況仍不理想。為此,皇太極指責朝鮮不守約條,“義州大市,一年兩次,業(yè)有定議,乃背棄前約,迄今通計,止市兩次”[3,卷十六,天聰七年十一月甲辰]。
開市雖然僅兩次,但中江關市的開設和發(fā)展,對后金與朝鮮邊境市場的發(fā)展起了示范作用。
貿(mào)易往來補充了后金所需物資,后金商人通過中江關市,從朝鮮購得大量急需的糧食,有利地緩解了嚴重的物資短缺,對后金的意義重大。其次,以此為推動,后金又借機在會寧、慶源等地設場,要求朝鮮商人帶物資前來交易?;侍珮O通告朝鮮說:
今兩國既成一國,中江大開關市。切思東邊之民,原在會寧做市矣,今見此處開市,皆欲往會寧貿(mào)易。料無王命,會寧官豈敢擅專。故具悉預報,如允當,速速令會寧官遵行。[4,卷十八,崇禎元年二月甲寅]
中江關市的開設推動了其他邊市貿(mào)易的發(fā)展進程。
關市貿(mào)易的舉行,也為清朝入關后東北地區(qū)與朝鮮的貿(mào)易奠定了基礎。
順治皇帝在入關后迅速調整與朝鮮的關系。順治元年(1644)十一月,順治帝頒諭朝鮮:
朕勘定中原,誕登大位,人民愛戴。故特渙綸音,大赦天下。爾朝鮮國攄誠效順,歷有歲年。特遣世子歸國,所有一切罪犯,盡行赦除。其永不敘用官李敬遇、李明翰、李敬式、閔性慧四人,世子欲求任用,姑如請準從。[8,卷十一,順治元年十一月庚戌]
這一信號發(fā)出后,清廷通過還世子、敘舊臣、減歲幣、免禮節(jié)等措施,主動改善雙邊關系。在此框架下的中江關市發(fā)展管理更加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定價立規(guī),以為恒式”[4,卷四十八,順治四年二月庚子]。
三年(1646)八月,清朝開始著手商討與朝鮮開市事宜。此次清廷要求開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鳳凰城附近物資[9,p167]。九月,朝鮮“與清人開市于中江,從清人之請也”[4,卷四十八,順治三年九月戊午]。十月,清朝明確規(guī)定了中江開市之期[4,卷四十八,順治四年十月癸酉]。開市日期便從此定格在每年的二、八月中旬,并持續(xù)整個清朝[10,卷三《事大》開市]。
在順治年間,中朝雙方不僅規(guī)定了中江互市的具體日期,同時規(guī)定了開市的交易物資種類和數(shù)量。清朝方面大抵以小青布為主,除此外還有帽子、花布、馬尾等雜貨[11,卷上,場市中江]。朝鮮方面每次開市的具體交易物品見表1。
表 1 中江開市公買賣總數(shù)[10,卷三《事大》開市]
雖然交易物資作了此規(guī)定,然而在交易過程中一般是少于規(guī)定物資的,并不完全按照規(guī)定進行。見表2。
表 2 順治年間農(nóng)牛交易數(shù)量[12,順治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同時,中朝雙方規(guī)定了開市的法定參加人員、地域和數(shù)量。清朝方面“中江開市,清人只令鳳凰城近處三堡許貿(mào),而北京商賈,則不需出送”[4,卷四十七,順治三年八月癸卯]。朝鮮方面也規(guī)定了各道商賈的定額,漢城府抄定商賈七十九名,開城府五十一名,黃海道二十一名,平安道七十二名,共計二百二十三名[12,順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交易流程亦體現(xiàn)規(guī)范化管理。朝鮮規(guī)定,中江關市交易物資由平安、黃海、京畿道三道分擔。中江交易之前,開城府和黃海道及平安道監(jiān)營
將交易所需的農(nóng)、牛、鹽、紙等物品按數(shù)量分配于各邑,由各邑負責提供物貨。在正式開市前一月,備邊司依國王意,提醒赴市商賈整理物資,及時入送。到了交易日期,朝鮮政府派差使員同譯學訓導帶領商人前往中江開市交易,還派遣別將在中江負責迎接事宜。在交易中,私販人、牝馬、人參等一切禁物都被禁止,義州府尹負責勾管嚴查和接待清人事務[10,卷三《事大》開市]。整個關市的交易管理,從分配物貨數(shù)量到統(tǒng)一入市都體現(xiàn)了管理的規(guī)范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物價的穩(wěn)定和交易的公平。
中江關市在清軍入關前舉行了兩次。總體來講,后金通過交易得到了糧食的補給,有效緩解了物資短缺的局面。雙方就關市貿(mào)易的細節(jié)進行交流溝通,也使交易初步實現(xiàn)了規(guī)范化。但是這一時期的關市貿(mào)易并沒有正常進行,交易額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朝鮮對開市持消極抵抗的態(tài)度。后金通過武力強迫朝鮮簽訂盟約,雙方約定為兄弟之國。作為戰(zhàn)敗國的朝鮮,經(jīng)濟衰弱,人口流失,對于開市在心理上自然是抵觸的。每次開市前,雙方都要經(jīng)過反復交涉。朝鮮一再推脫,在“似難終始阻遏”[4,卷十七,天啟七年十一月壬申]的情形下才被迫同意;開市之時,朝鮮也不提供足夠的物資以供雙方交易。
其次,交易市場秩序并不公平。物貨的價格一般是由后金商人來定,“論價不平,市民不得發(fā)賣”[4,卷十九,崇禎元年十二月辛卯],這使朝鮮商人在交易中無法獲利。第二次開市時,甚至出現(xiàn)了“龍胡勒定物貨之價,無異奪掠”[4,卷二十四,崇禎四年四月丙辰]的局面。正如史料記載:“春秋開市,雖是原約,我國商賈,卒多負乏,且灣市買賣之不利,已驗于前日?!盵4,卷二十四,崇禎四年二月丙午]在這樣的情形下,朝鮮商人對交易并不看好。
再次,關市貿(mào)易不是雙方經(jīng)濟往來的主要方式。雙方的使行貿(mào)易在滿足后金的發(fā)展需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呵镄攀怪?,買賣無異于開市”,開市只是居于次要地位的暫時性需求。據(jù)記載,后金需求緞、綢等物資,朝鮮直接派使臣送去緞、綢百匹,青布五百匹,而不是通過關市換取[4,卷十八,崇禎元年五月戊子]。這一時期,使行貿(mào)易占據(jù)了雙方經(jīng)濟往來的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江關市等邊境貿(mào)易的發(fā)展[9,p121]。
最后,關市貿(mào)易沒有形成完整的規(guī)制。雙方對于交易的物資、時間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在實際交易的過程中,也沒有專門的官員進行有效的管理。崇德年間,雙方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并試圖改善。崇德二年(1637),雙方商定互市約條:凡鳳凰城諸處官員人等往義州市易者,每年定限二次,春季二月,秋季八月……由部差朝鮮通事官二人,寧古塔官驕騎校筆貼式各一人,前往監(jiān)視,定限二十日即回[2,卷五百二十六]。限定交易時間、加派官員監(jiān)視,這些想法非常有益,為以后雙方進行中江關市交易提供了制度層面的設想,利于雙方的貿(mào)易往來。
順治時期,清朝與朝鮮中江關市由以前的不定時、不定制走向了規(guī)范化,集中體現(xiàn)在交易時間、交易物資、交易人員和交易程序的規(guī)范上。雖然在交易過程中,仍有清商索價太高的現(xiàn)象,使很多朝鮮商人不愿接受[4,卷四十八,順治四年二月己亥],但是關市交易得以發(fā)展,其意義還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交易的物資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清朝東北地區(qū)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和鳳凰城一帶物資的補給。清戶部曾移咨朝鮮:滿洲賴達胡等耕作之際,缺少犁、鏵、環(huán)鼻器具,宜兩平貿(mào)易,以資農(nóng)務[4,卷四十八,順治四年二月丙子]。清軍入關后,大量人口遷入關內造成了遼沈地區(qū)農(nóng)業(yè)衰敗,而開市物資中的牛和犁口對清朝初期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是非常有益的。通過中江交易,鳳凰城一帶所缺物資也得到補給。
第二,順治時期關市秩序相對公平,“順治間令該管之人,以官辦牛鹽照例貿(mào)換而已,并不許私商隨往”[10,卷三《事大》開市]。朝廷嚴格限制潛商私自交易,交易是相對公平的,場市物價的制定相對嚴格。
最后,關市交易程序上的完善為整個清朝與朝鮮的中江關市的發(fā)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利于關市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
總體而言,明清易代之際的中江關市在無序中緩慢發(fā)展,并隨著清軍入關走向有序,交易制度得以規(guī)范化,貿(mào)易規(guī)模也進一步擴大。從關市的發(fā)展過程這一側面,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這一時期的中朝關系終于步入穩(wěn)健發(fā)展的新時期。
[1] 金景善.燕轅直指,載林基中,編.燕行錄全集(第70冊)[M].首爾:東國大學校出版社,2001:310.
[2] 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3] 清太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 朝鮮王朝仁祖實錄[M].東京:學習院東洋文化研究所,1962.
[5] 蕭一山.清代通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38.
[6] 張存武.入關前與朝鮮往來國書匯編[M].臺北:國史館,2000:96.
[7] 遼寧大學歷史系,編.天聰朝臣工奏議[M].沈陽:遼寧大學歷史系,1980.
[8] 清世祖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 張存武.清韓宗藩貿(mào)易[M].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10] 金指南.通文館志[M].首爾: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M古3-2002-25),1889.
[11] 金就奎,纂修.龍灣志[M].北京:北京文獻縮微中心,1986.
[12] 備邊司謄錄拔萃(第18冊)[M].首爾: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