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萍
摘 要:課堂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構建有效課堂是新課程背景下深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質量的迫切需求。有效教學不僅是教學策略,而且是我們課堂教學活動的追求。通過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教師教學行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途徑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語文教學研究走過了這樣一條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語文課堂”向“有效語文課堂”轉變,由“有效語文課堂”提升到了“高效語文課堂”。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如何才能達到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本文針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分析與探究,提出以下一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自覺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tài),以最佳的姿態(tài)接收教學信息,這樣,教和學都能得到和諧的發(fā)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師要用各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始終保持一種極佳的興趣,教師自身必須對每一堂課傾注最大的熱情,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精心設計每一堂語文課;以新穎的教法刺激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充分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1.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有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創(chuàng)設濃厚思考的氛圍,讓學生一直處在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中,讓他們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加以適時點撥,無疑對學習效率的提高大有好處。
2.課堂練習鞏固拓展。每節(jié)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
3.引導學生掌握課文閱讀的方法。語文主要是通過語言進行表達的學科,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所以學生必須充分領會到課文中所要表達的意思才能夠學好語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著重教導學生閱讀課文的方法,通過適當?shù)囊龑Ш忘c撥讓學生從識字、解詞、釋句入手,從理解文章題目、思考課后問題做起,品味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4.教給學生復習方法。課堂上所學知識學習完后并不是學習就結束了,學生還要進行課后復習,這樣才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復習,叮囑學生及時復習,并將復習方法教給他們,以確保他們所進行的復習是有效的。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偏低,過于死板、嚴肅的教學方式,往往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者是怯怕心理,而相反的,如果教師采用和藹可親的語氣,真誠地與學生溝通交流,教學效果往往會有很大提升。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采用民主、平等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例如在《春雨的色彩》一課講解時,教師首先播放“下雨”的多媒體課件,接著提問:“這是什么天氣,誰能告訴老師?”“是雨天?!蓖瑢W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澳敲匆荒晁膫€季節(jié)當中,有哪些季節(jié)會下雨呢?”經(jīng)過教師的提問,有的同學說“夏天會下雨”,有的同學說“春天會下雨”,抓住這個時機點:“春天的雨,叫什么雨呢?”這個時候很多同學能夠快速回答出“春雨”,但是有的同學則是一直在思考,針對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真棒,回答得又快又準?!倍鴮τ谀切]有回答出問題的學生,教師也不可以忽視,更不能批評,反而要鼓勵他們,給予他們信心:“那么沒有出聲的同學,我知道你們還在認真地思考,認真思考的學生同樣是最棒的,但是下一次你們一定要加快速度,舉手回答好不好!”這個時候同學們一定會齊聲回答:“好!”課堂氣氛不僅被帶動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在教師引導性的提問中,學生主動進行思考主體地位也得以彰顯。
四、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優(yōu)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shù)呐u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
綜上所述,追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讓我們真正走進新課程,樹立為學生多方面主動發(fā)展服務的教學立足點,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對話、溝通、合作共享的活動,為學生主動探索和發(fā)現(xiàn)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xiàn)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真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