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衍 賀海霞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06)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子宮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腫、畸胎瘤、輸卵管阻塞、卵巢癌等發(fā)病率也逐步升高[1-3],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等方面。目前這類疾病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腹腔鏡手術在這類婦科疾病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腹腔鏡手術具有傷口面積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已經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成為目前手術治療的首選[4-5]。但是由于受到麻醉鎮(zhèn)痛鎮(zhèn)靜和手術操作對腹腔臟器的干擾等原因,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仍存在一定的并發(fā)癥,以胃腸功能紊亂和腸梗阻為主[6-7]。婦科腹腔鏡術后并發(fā)癥不僅影響患者的進食、睡眠,而且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影響患者的康復和切口愈合,增加住院費用和患者焦慮、擔憂等不良情緒的發(fā)生[8-9]。目前西醫(yī)常規(guī)的術后護理以肌肉注射維生素B1、術后盡早活動為主,效果不甚明顯,缺乏有效的護理措施。因此,有效的護理方案對促進婦科腹腔鏡手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進而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中醫(yī)整體護理是在中醫(y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選用耳穴壓豆、中藥外敷、按摩等中醫(yī)特色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使其“陰平陽秘、百病乃治”,從而促進患者早期康復的目的。目前中醫(yī)整體護理臨床上使用廣泛,效果甚好,但是在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的報道不多。筆者對腹腔鏡術后患者進行中醫(yī)整體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心、腦、肺等身體主要臟器功能正常,無嚴重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肝臟、腎臟等重要臟器的功能不全;無精神障礙;無內分泌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影響胃腸道功能的疾?。恍g前胃腸道功能基本正常,既往無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胃腸道腫瘤等導致的胃腸道功能障礙;入院后的檢查和手術準備完善。排除標準:術后患者精神障礙差,不能配合治療者;術后出現休克、大出血、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廣東省中醫(yī)院)婦科住院部住院并行婦科腹腔鏡收住治療的患者共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患者年齡30~65 歲,平均(46.4±11.5)歲。手術原因:子宮肌瘤 30例,卵巢腫瘤15例,卵巢巧克力囊腫18例,畸胎瘤6例,異位妊娠4例,附件包塊、盆腔炎等7例。手術時間為 40~186 min,平均(74.3±21.5) min。 兩組間的年齡、手術時間、手術的原因、體質量指數、受教育程度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 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術后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1)密切病情觀察、監(jiān)測血壓、呼吸、脈搏、血氧飽和度生命體征,監(jiān)測水、電解質、生化、離子等實驗室指標,記錄24 h出入量等;2)術后6 h內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術后6~24 h患者清醒后可在床上做一些肢體活動和進行呼吸鍛煉,術后24 h后囑患者在扶助床欄下進行簡單的下床活動;3)給予維生素 B1,100 mg,肌肉注射,每日 1 次;莫沙必利,10 mg,口服,每日 3 次;4)術后6 h內禁食,逐漸過渡到流質半流質飲食和普食;5)心理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中醫(yī)整體護理干預。1)足三里穴位針刺:先進行足三里穴位定位(膝眼下三寸,脛骨外開一橫指)后,酒精消毒患者局部皮膚和護士指腹,取2.5寸毫針,直刺1.2寸,進行提插、捻轉等方法,詢問患者有無酸、麻、脹、痛等感覺,若有標實得氣,得氣后留針并用電針機接上毫針,給予低頻脈沖刺激,15 min/次,每日1次。2)中藥封包:選吳茱萸100 g,萊菔子100 g,白芥子100 g,紫蘇子100 g,加粗鹽500 g炒至色黃或用微波爐加熱至70℃,裝入沙袋抖動至手感覺不燙,溫敷患者肚臍(神闕穴)和周圍腹部,30 min/次,每日3次。3)穴位貼敷:吳茱萸磨粉取2 g,用醋調成糊狀,敷于足三里穴、三陰交穴、中脘穴,同時膠布固定,30 min/次,每日1次。4)耳穴壓豆:選取內分泌、胃、脾、三焦、小腸、大腸等與消化系統(tǒng)相關的,先使用棉簽進行壓迫定穴位,以患者出現酸、麻、脹、痛感覺為穴位正確的判定標準,然后使用酒精在耳廓上進行全面消毒,用無齒鑷子夾取王不留行籽對準穴位貼準,然后按壓穴位,以患者出現酸、麻、脹、痛感覺和耳朵潮紅為宜,每次按壓30 s,每4小時1次(護士教患者或患者家屬操作),兩耳交替。5)中藥湯劑口服:選用四磨湯(沉香15 g,烏藥10 g,木香15 g,枳實 15 g,黃芪 15 g),煎煮 200 mL,每日鼻飼 1劑。6)神燈照射:燈距離患者30~50 cm,熱度以患者能夠耐受的最大溫度為宜,每次照射30 min,每日1次。
1.4 評價指標 1)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1)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每4小時進行腹部聽診,若腸鳴音為4~5次/min為腸鳴音恢復。(2)術后首次排氣時間:囑咐患者家屬觀察并記錄。(3)術后首次排便時間:囑咐患者家屬觀察并記錄。(4)腹脹程度:術后6 h后開始觀察,腹脹程度分為(0 分)、輕度(1 分)、中度(3分)、重度(5 分)4 種;(5)食欲不振、便秘的發(fā)生率。 2)尿潴留。拔除導尿管后,自主排尿2~3次后殘余尿量測定≥100 mL。3)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疼痛,分為0~10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4)護患滿意度。由本院自制的護患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不滿意4種。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和頻數(%)表示,分別使用獨立樣本 t檢驗和χ2檢驗方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排便時間、腹脹的比較 見表1。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時間及腹脹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腹脹程度比較(±s)
表1 兩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腹脹程度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P<0.05。下同。
組 別 首次排便時間(h)腹脹程度(分)觀察組 22.42±5.78△ 1.23±0.12△對照組 28.94±7.52△ 2.48±0.22 n 40 40腸鳴音恢復時間(h)首次排氣時間(h)12.36±3.68△ 16.21±5.32△17.95±4.16 22.64±5.89△
2.2 兩組術后食欲不振、尿潴留、便秘發(fā)生率比較
見表2。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的術后食欲不振、尿潴留、便秘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術后食欲不振、尿潴留、便秘發(fā)生率比較n(%)
2.3 兩組術后疼痛評分的比較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的術后疼痛評分為(2.31±0.56)分,低于對照組之(5.36±1.05) 分(P<0.05)。
2.4 兩組術后滿意度比較 見表3。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術后滿意度比較(n)
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畸胎瘤、盆腔炎等婦科疾病的治療以腹腔鏡手術為主,雖然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但是術后仍存在一定的胃腸功能障礙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0]。術后胃腸功能障礙常見的原因有腹腔鏡手術操作直接對腸道的干擾損害、麻醉鎮(zhèn)靜鎮(zhèn)痛、手術中二氧化碳氣體的釋放、腹腔內感染、電解質紊亂等原因,導致胃腸功能受到抑制,引起排氣、排便困難,腹脹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胃腸道功能障礙[11-12]。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胃腸道功能障礙是婦科、骨科、胃腸外科等非心臟外科手術的最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達47.5%[13]。胃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免疫器官、應激中心和“儲菌庫”。若胃腸道發(fā)生功能障礙,可以發(fā)生營養(yǎng)物質吸收障礙和免疫力下降,影響術后恢復,甚至可以導致細菌移位而發(fā)生嚴重膿毒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是患者恢復好壞的關鍵。因此,如何有效地保護胃腸道功能,促進損傷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是婦科腹腔鏡術后護理研究的重要內容,對提高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早期恢復,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醫(yī)學并沒有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障礙的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歸屬于中醫(yī)學“腸痹”“腸結”等范疇,多由于手術破壞氣機的正常運行,或手術傷及患者正氣,氣虛不能行血,氣血運行失常,最終導致腸道氣機不暢,三焦氣血運行阻滯,上下不通,發(fā)為胃腸功能障礙。中醫(yī)理論認為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宜行氣除滿,通調腑氣。四子散具有溫通經絡,通腑行氣、消脹除滿、散寒止痛等功效。紫蘇子、萊菔子行氣消脹除滿,其性屬下行,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吳茱萸、白芥子性溫,可溫通經絡,散寒止痛。諸合用可以調理氣機、調理臟腑,外敷神闕穴,可以直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藥效直接滲透進入腹腔,促進胃腸功能恢復[14]。足三里屬于足陽明胃經穴位,具有調理腸胃功效,中醫(yī)學認為“肚腹三里留”,針刺足三里,可以促進消化,溫通經絡,促進胃腸運動[15]。四磨湯可以補氣行氣,破滯降逆,消脹除滿。沉香、烏藥、木香、枳實行氣、消脹、通腑,黃芪益氣健脾,五藥合用,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神闕穴為人體重要穴位,是調整人體陰陽的大穴,吳茱萸降逆止嘔,外敷神闕穴可以調理臟腑氣機,促進胃腸功能恢復[16]。耳穴是人體各臟腑在耳朵上的象,通過耳穴治療可以調理臟腑,通過耳穴壓豆小腸、三焦、胃、脾等消化系統(tǒng)的穴位,可以調節(jié)胃腸功能,促進胃腸蠕動[17]。
本研究調查顯示,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術后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運用中藥湯劑口服、中藥封包、穴位貼敷、耳穴壓豆、穴位針刺等中醫(yī)整體護理方法,跟對照組相比,可以明顯降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首次排氣時間,降低患者的腹脹程度,提高護患滿意度,減少腹痛,降低便秘、食欲不振、尿潴留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中醫(yī)整體護理可以促進改善婦科腹腔鏡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減少尿潴留,降低疼痛,臨床效果良好。
[1]張暉,喬永英.58266例已婚女性健康體檢乳腺及婦科疾病檢出情況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3,30(1):98-99.
[2]鐵麗萍,周鳳英.北京市朝陽區(qū)3569例常見婦科疾病篩查結果的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6):817-819.
[3]徐曉穎.江蘇地區(qū)1439例婦女婦科疾病普查結果調查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11(12):1667-1668.
[4]楊琳娜,徐琳,敬曉濤.腹腔鏡手術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及進展[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8,13(1):86-89.
[5]張春蓮,陳雙鄖,李詠梅.腹腔鏡手術在婦科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06,12(2):187-190.
[6]方梓羽,曾定元.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及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4):290-293.
[7]于麗君,張震宇.婦科腹腔鏡手術3993例并發(fā)癥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12(4):290-293.
[8]木若文,木若南,華瑩.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的臨床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4):6047-6048,6157.
[9]蘇應寬.婦產科手術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5-16.
[10]薛明,張冀紅,楊麗,等.剖宮產術后腹部按摩對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6):39-40.
[11]靳艷卿,林建,陶高見.術后病人自控鎮(zhèn)痛1993例惡心嘔吐的因素分析[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3,23(8):534-635.
[12]丁傳鳳.不同手術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頻率及止吐藥的臨床療效[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5,21(2):138-139.
[13]Grocott MP,Browne JP,Meulen J,et al.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Survey was validated and used to describe morbidity after major surgery[J].Clin Epidemiol 2007(60):919-928.
[14]王偉,譚志健,秦有,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臨床觀察[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4,4(3):21-22.
[15]方桂珍,葛琴靈.早期中醫(yī)護理干預對危重患者胃腸功能維護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1,10(1):3-5.
[16]代淑莉,趙若華.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患者萊菔子耳穴貼壓擇時干預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4,28(12):4408-4409.
[17]王春清.實用經絡穴位診療法[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