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君
那是發(fā)生在去年夏天的故事。
在一家超市的二樓,一位年輕的父親,穿著打扮顯得干凈體面。他領(lǐng)著一個一兩歲的小男孩,小男孩長得濃眉大眼,聰明可人。
小男孩不知道從哪里撿來一片荷葉。這片荷葉上有根長的葉柄,可是葉子已經(jīng)半干,軟軟地向下垂著。小男孩翻來覆去地看這片荷葉,一臉的興奮,喜不自禁。大概他從來沒有見過荷葉,可稀罕了。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個玩法,把荷葉戴在頭頂上。大眼睛在荷葉下面忽閃忽閃地看著大家,希望能得到眾人的回應(yīng)。孩子的爸爸也微笑著看著孩子。
周圍賣服裝的叔叔阿姨們看樣子都認(rèn)識他們父子倆,因為說話很熟絡(luò)。他們都看到孩子頭上的荷葉,七嘴八舌地夸贊說:“這頂帽子真漂亮?!?/p>
“哪兒買的這么好看的帽子?借給我戴戴吧。”
“真好看!真好看!這是誰家的孩子,長得又漂亮,戴的帽子又好看。嘖!嘖!嘖!”
小孩子在眾人的夸獎聲中別提多神氣啦,很驕傲地跟在父親身后,臉上全是幸福。在一步步下樓梯的時候,還特別小心地扶著他的吸人眼球的“帽子”,唯恐掉了。
再走出去幾步就到大街上了,那位父親停了下來。也許他覺得小孩戴著這頂帽子實在有些太不合適,就想把這頂別致的荷葉帽從小孩子頭上拿下來??墒切『⒆铀阑畈豢?。他拿下來,小孩子戴上。他拿下,小孩子再戴上。再后來小孩子干脆用手捂著,不讓拿。做父親的也發(fā)了急,硬是從小孩子頭上搶下來,扔在路邊。小男孩跑上前去撿,父親的腳更快,早把帽子踢得更遠(yuǎn)。小男孩還要去撿,父親趁著小男孩還沒有走到荷葉跟前,很迅速地伸出他的大腳,在荷葉上狠狠地旋轉(zhuǎn)著踩下去——那片荷葉被踩得面目全非。這一切就在小男孩眼前發(fā)生。小男孩的哭聲凄厲地響起來,可是還不愿放棄。小男孩想把那頂爛爛的荷葉帽撿起來——可是,已經(jīng)爛得拿不起來了。小男孩手拿著那支沒有踩爛的葉柄,看著地上一片一片的碎葉,哭著不走。他哭著蹲下身體,看看手中的葉柄,又看看地上的碎葉,哭得更傷心了。
父親要把他拉走,可是他一直哭著不愿走。他從父親手里掙出來,還去看那頂已經(jīng)碎爛的荷葉帽。
父親早已不耐煩,劈手把葉柄從孩子手里奪下來,順手扔得遠(yuǎn)遠(yuǎn)的,然后抱起孩子就走。
漸走漸遠(yuǎn),那位父親哄孩子說:“寶寶,別哭,走,爸爸去給你買一個又漂亮又高級的玩具?!焙⒆尤允强?。“走,爸爸給你買一頂最最漂亮的太陽帽?!?/p>
孩子的哭聲不絕于耳??吹竭@一切的我,淚水盈眶,我向遠(yuǎn)處望著那個小孩子。
孩子仍是滿臉淚痕,眼睛還是越過父親的肩頭,久久地看著那頂荷葉帽。
(選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2期,有改動)
閱讀上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小男孩把荷葉戴在頭頂上,希望能得到眾人的回應(yīng)。叔叔阿姨們的夸贊是對小男孩的回應(yīng),他們懂得孩子的心理,夸贊主要是讓孩子感受到其童趣帶來的幸福。
B.文中開頭交代,荷葉其實已經(jīng)半蔫了,看起來并不是十分好看,可周圍的叔叔阿姨們硬是異口同聲地說好看,完全是違心話,是出于夸贊孩子的目的。
C.這位年輕的父親不能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不懂得荷葉能帶給孩子無比的快樂。他扔掉并踩爛荷葉的做法是不對的,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極大的。
D.“我”淚水盈眶是因為同情這個孩子,孩子的荷葉帽被父親糟蹋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
E.父親簡單粗暴地打落孩子手中的荷葉帽后,再去哄孩子說,給他買這買那,可孩子已經(jīng)完全不相信父親了,說明孩子已完全認(rèn)清了父親的誘哄、欺騙性。
2.結(jié)合原文內(nèi)容,簡要分析作者為何以“荷葉帽”為文章標(biāo)題?能否換成“一對父子”呢?為什么?
答:
3.此文的故事非常簡單,人物、事件也都非常清晰,就寫了一個荷葉帽的故事,但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是深刻的。那么,作者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呢?
答:
【李弗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