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賢軍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1-000-01
摘 要 思政工作的目的在于使受眾對象能夠從內(nèi)心層面真正接受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因此,思政工作者應當同時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疏導者,即,思政工作者能夠秉承人本主義工作范式,借助語言工具以及非語言工具等形式,實現(xiàn)對受眾對象心理價值觀的引導,進而實現(xiàn)對受眾對象行為范式的改變。換句話說,思政工作者應當依托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導工作,幫助受眾對象消除內(nèi)心的負面影響因素,以便使其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情緒接受核心價值觀的浸染。
關鍵詞 心理疏導 思政教育 心理氛圍 心理干預
心理疏導是醫(yī)治“心病”的良方。它不僅是一種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也是一門思想教育的藝術,還是一門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究其理論根源在于:無論是馬恩列毛的觀點,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均為思政工作者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與工具。因此,思政工作者應當以此為工作中的圭臬,以辯證、發(fā)展的視角去看待和解決各類問題,進而提升心理疏導的效用與功能。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心理疏導的重要價值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心理疏導,有利于減少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因此具有極其高的價值。
(一)減少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
如若個體在較長的時間內(nèi)從事同樣的工作內(nèi)容,可以預見的是,其必然會在這一重復性工作的過程之中,內(nèi)心產(chǎn)生懈怠感與抵觸情緒。如若其未能得到科學的內(nèi)心負面情緒排遣,則極易因負面情緒的疊加而導致對正常工作的影響。因此,思政工作者要密切關注這一問題和現(xiàn)象,依托積極主動的心理疏導工作介入,幫助職工實現(xiàn)負面不良情緒的疏導,進而使其能夠以積極、飽滿的心態(tài)重新審視自身的工作,從而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的績效。具體而言,思政工作者應當幫助職工實現(xiàn)科學的工作定位,同時,依托同人力資源部門的配合,實現(xiàn)對職工績效情況的科學分析,以便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旨在提升工作滿足感與工作績效的專項技能培訓,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實現(xiàn)對職工心理情緒的正確調(diào)適。
(二)有助于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在10月份剛剛結束的十九大上,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強調(diào),改革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也成為了當務之急。然而當前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注重形式上的教育工作,以為簡單的理論可以轉變?nèi)藗兊挠^念,將思想統(tǒng)一起來,在具體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通常比較盲目。而進行心理疏導,則有助于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因為心理疏導工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利用心理疏導,能夠讓職工進一步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為以后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如何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增強思政教育實效性
心理疏導對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關鍵的價值,那么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如何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增強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呢?
(一)營造和諧民主心理氛圍
只有營造了和諧、民主的心理氛圍,才能進一步順利地開展心理疏導工作。為此,思政工作者應當營造民主的交流情境,讓職工能夠在此情境之中實現(xiàn)對自身真實想法的表達。具體而言,可以為職工創(chuàng)設暢通的意見與訴求表達渠道,以便讓職工的意見、建議和訴求能夠得到重視、正視和滿足。這樣一來,將確保思政工作者從中洞悉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和情緒現(xiàn)狀,進而能夠在此基礎之上實現(xiàn)對問題的正確解決和應對,并為后續(xù)心理疏導工作的推進奠定扎實的根基。
此外,思政工作者應當在平日的工作中注重對職工思想動態(tài)的及時把握,以便能夠據(jù)此針對不同職工的思想情況,為之開展專項心理疏導工作,以此幫助職工正確地看待人生、看待工作得失。
(二)重視職工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的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常態(tài)性的工作,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則極少有單位去專門開展。其實,心病需要心藥醫(yī),要想做好職工的心理疏導,就必須要重視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引導職工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使之能正視自己的心理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心中的困惑和問題,自我疏導,自我排解。當前社會,人們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人際關系壓力都非常大,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對于職工心理健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三)建立職工心理干預機制
加強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妥善應對重大心理危機事件。有條件的單位應建立心理咨詢機構,設置心理放松室,建立職工心理檔案,幫助職工緩解緊張情緒,通過提升職工的心理健康程度,不斷增強他們對企業(yè)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企業(yè)科學和諧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設完備的心理疏導與干預工作模式,給予職工以人文主義關愛,秉承剛性管理同柔性管理相結合的模式,為職工創(chuàng)設公平的工作氛圍,為職工解決各類現(xiàn)實問題。
三、結語
以上,我們對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心理疏導展開了研究。思政工作者對職工進行心理疏導和干預的方式不一而足,不過需要把握的一個要點是:要真正做到心理疏導工作立足于人本主義,如此方才能夠提高心理疏導與干預工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文寶.企業(yè)思政工作中心理疏導應用探究[C].“決策論壇——管理決策模式應用與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2016.
[2] 張麗.團體心理輔導對思政工作者的應用實效研究[J].科教導刊,2015(7):171-172.
[3] 張建平.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企業(yè)思政工作中的應用[J].企業(yè)文化旬刊,2017(2).
[4] 趙擎昊.思政工作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研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