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麗
【摘 要】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直接影響學生的現實行為,還在學習質量方面造成一定影響??茖W合理的應用學生學習動機,能推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整合與管理的進一步發(fā)展。本文將主要圍繞初中生物課堂學習動機的三種功效展開分析,并提出具體管理措施,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學習動機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據主體地位,在所有高效課堂中,不可或缺的是學生具有主動積極性,從這方面來看,要想教學達到理想效果,學生擁有濃烈的學習欲望是確保多樣化教學模式實行的必要基礎。在學習中,教師要深入理解學習動機理論知識,在合理化的管理手段中做到切實應用,以此開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一、初中生物課堂學習動機的三種功能
(一)激活功效
激活功效具體是指學生對某種行為表現出來的熱切需要,當學生產生學習需要,動機便會被迅速開發(fā),從而形成一種猛烈的渴望欲。比如,初一新生剛步入校園中,對任何事都感覺新奇,期待同學間的相互認識、溝通、交際,很好奇的翻閱所學教材,同時探討班主任的樣子和性格的等等。這時便要求教師能及時進行學生間的認識學習,此時急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意識學習的需要,從而吸引其加入到學習中來。這個明顯的動機就是其學習動力的一種,教師要依據不同教學內容設置不同教學情境,引導其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要在課堂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讓其意識到學習生物知識的必要性。
(二)指向功效
指向功效具體是說個體的行為在指引條件下朝著某一確定目標實施。以上動機的細分、激活就是教師的指引,讓學生學習動機朝著新目標繼續(xù)前進。例如:初中生精力十分旺盛,愛好打籃球、制造模型、養(yǎng)小動物、制作小實驗等等,通常展現出寬闊的興趣和短暫性。還有一些學生會因為對某些愛好比較癡迷,導致其學習成績下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依據不同學生因為而異,指引其發(fā)掘具有實際意義的愛好,讓其將自身愛好與生物學基本知識有效融合,以此提高其學習主觀能動性。
(三)加強功效
加強功效:一定的行為在得到相應結果時,形成這種行為的動機將被加強,起到鞏固結果的作用。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在學習課堂知識的基礎上還可以適當組織學生劃分課后活動小組,用來培育其正確的愛好和興趣,注重學生性格和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綜合發(fā)展。比如有些學生在初步學習生物知識時并沒有表現出多大興趣,在課堂中注意力明顯分散,教師將其放入課外小組中后,經過細致指引,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展開活動[1]。
二、初中生物課堂學習動機具體管理策略
教師開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讓學生認同教師展開課堂活動的意義,另一種是讓學生明確成功是通過努力拼搏可以獲得的。所以,要想正確應用動機理論,不斷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教師要使用高效的管理措施。
(一)制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
課堂中存在良好的教學氛圍是開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有利因素。公平、公正、平等的氛圍會讓學生產生輕松的情緒,呈現最優(yōu)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獨立思考問題、積極解決問題。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提問經常使用嚴厲、刻板、毫無生氣的語氣進行,破壞課堂氣氛,嚴重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激活,大大降低學生回答問題、提出問題以及辯論問題的想法。另外,若學生產生急躁、不安的情緒,加上課堂比較雜亂,則很難達到教師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全力鼓勵、感染學生,讓其體會到教師濃濃的關注、關愛和幫助,會在潛意識中提高認同度和歸屬感,比較容易激活學習動機[2]。
(二)制定挑戰(zhàn)和難易程度要適中
在初中生物課堂中對學生下達的任務若過于簡單化或者過于日?;瑢W生對此項任務的完成積極性將會大打折扣,導致鼓勵價值下跌。若課堂任務難度系數較高,造成學生有心而無余力的情況發(fā)生,常常會致使其自信心受挫,破罐子破摔,直接拒絕繼續(xù)研究。我國現階段生物課堂教學中廣泛存在的問題是:實際性的教學目標常常挑戰(zhàn)性十分匱乏,例如:提出的大部分問題均為瞬間記憶的問題,拔高的邏輯思維問題基本沒有,而籠統(tǒng)的目標卻常常被規(guī)定在較高范圍內,比如學習分數達到多少,年級排名提高多少名等等,學生經常難以實現,從而大大降低了鼓勵的意義。所以,教師要格外重視制定的挑戰(zhàn)和難易程度要適中,把握好分寸,杜絕規(guī)定任務忽高忽低的現象發(fā)生。
(三)保持成功的渴望激活學習動機
有調查顯示,有些認定自己有潛力或者效率高的個人會更拼搏和具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其始終堅信有一天能高效實現目標,能取得成功的褒獎。另外,行為歸因調查表明,將行為視為內部能掌控的學生較一些將其視為外部無法掌控的學生相比,前者常常會在學習過程中消耗更多精力,付出更多努力。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相信并足夠意識到,實現目標與個人努力程度是成正比的,能不能完成任務或者獲得成功完全依賴于學生本身,而非外在其他原因。只有讓學生清楚這方面,同時讓其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對成功的渴望,才能源源不斷的開發(fā)學習動機。
(四)合理利用反饋信息激勵動機
教育目的是激勵的重要前提,難易程度正常的教育目的是開發(fā)學習動機的必要條件,而教師對學生課堂的表現予以積極反饋,則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鼓勵作用。學生將應用學到的理論知識處理問題的功效多少、作業(yè)正確率、考試分數的高低以及學習態(tài)度是否端正等,都可以看做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不但能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還能使其產生學習動機。反之,若不能合理利用反饋信息,則會大大減少激勵的意義,批評和表揚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使用,能對學生的各種動機進行加強鞏固。
三、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學中離不開對學生學習動機的開發(fā),可以從制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制定挑戰(zhàn)和把握任務難度、保持成功的渴望、合理利用反饋信息等方面開始著手。只有將學習動機管理策略落到實處,才能從根本上激勵學生學習動機,讓其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徐延磊.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下),2017,(10):214.
[2]姚江元.淺析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3,(3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