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產(chǎn)
1958年初,黨中央、毛主席正式批準在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地區(qū)建設我國第一個陸上綜合導彈試驗靶場。而早在1957年底,中央軍委就決定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0兵團機關為基礎,籌建導彈試驗靶場,進而展開了靶場的創(chuàng)建工作。
由于國家經(jīng)濟、技術基礎薄弱,場區(qū)早期工作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遍地無人煙,風吹石頭跑”是當時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蘇聯(lián)專家預言說:“在西方、在蘇聯(lián),沒有15年是完成不了這樣浩大的尖端工程的?!?/p>
然而,創(chuàng)業(yè)者們不怕壓、不信邪、不畏難,立下“以場為家,以苦為榮,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豪邁誓言。他們住帳篷、睡地窩,喝苦水、戰(zhàn)風沙,僅用2年4個月就在茫茫戈壁灘上建起我國第一個綜合導彈試驗靶場。
時光荏苒,在后來半個多世紀的建設發(fā)展歷程中,一代代官兵始終踐行著“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錚錚誓言。
1987年6月16日,美國太平洋總部司令羅納德·海斯上將一行11人參觀訪問發(fā)射場。
在發(fā)射陣地場坪上,海斯上將突然向陪同的20基地副司令員李元正問道:“我想冒昧地提一個問題,請問閣下在這里服役多久了?”
“25年?!崩钤龢O為坦然地回答。
海斯上將驚訝地看著李元正,感慨地說:“在美國,像這樣的環(huán)境,工作最多半年就要輪換一次……”
在一代代靶場官兵心中,堅守戈壁、建功靶場是執(zhí)著無悔的人生追求。靶場原副總師張長文,畢業(yè)于西安電訊工程學院,學的是導彈自動控制專業(yè),但他服從部隊需要,改行從事大地測量,曾40多次進出不毛之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他經(jīng)常風趣地說:“我是丈量大沙漠的,功夫在腳下,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p>
靶場原氣象處處長彭鳳紹,1958年從哈軍工畢業(yè)來到基地,有人勸她回老家上海,有人勸她回母校任教,她卻動員在母校任教的丈夫也來到基地,把家安在了戈壁灘。
靶場還有許多這樣的科技干部,他們大都是各大高校的高才生,由于所擔負的特殊任務,不能著書立說,也不能名揚四海,但他們心甘情愿地在這塊不毛之地上辛勤耕耘,把個人追求毫無保留地融于國防科技事業(yè)之中。
在靶場,還有這么一個群體,他們分布在鍋爐、電力、遙測、通信、汽修、鐵道工程等多個專業(yè),勤于鉆研精于業(yè)務,在自己的崗位上幾乎干了一輩子,就像一顆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在航天事業(yè)這個大機器上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名副其實的 “兵專家”。他們幾十年默默無聞,但卻擁有精彩的軍旅人生,有的退休后因為任務需要依然堅持工作。他們就是航天城的“輩子兵”。用他們的話說:“我們一輩子都是黨的兵!”
背景:從1958年第20兵團從朝鮮戰(zhàn)場奔赴額濟納地區(qū)建場開始,一代代官兵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防科技事業(yè)緊密相連,他們獻青春、獻終身、獻子孫,甚至將生命奉獻給了祖國的導彈航天事業(yè)。如今,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已長眠著730多位航天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