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馬連良竹衣看傳統(tǒng)竹衣工藝及造物觀念

2018-03-30 03:07張莉萍王海鵬
竹子學報 2018年4期
關鍵詞:馬連良竹管造物

張莉萍,王海鵬

(浙江科技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在數(shù)千年的社會發(fā)展進程中,人類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物質文明,誕生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傳統(tǒng)器物。這些器物承載著人們的情感與記憶,見證著人類手工技藝、造物思想與審美觀念的發(fā)展。盛行于清末民國時期的竹衣便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珍品,很好地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器物匠心獨運、精工細作的工藝特征,以及備物致用、文質彬彬等造物思想,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竹衣,俗稱隔汗衣,系用打磨過的細竹管精心穿結而成,工藝復雜,用材講究,屬于透氣解熱的功能性服裝。竹衣多為貼身穿著,竹管可吸收身體部分熱量,亦可以將身體與衣物隔開,增加空氣流動,起到降溫作用。最重要的是,若天氣炎熱、大汗淋漓,竹管可以有效引導汗水下流,從而避免汗水浸濕外部衣服。因此,竹衣便成為古代達官貴人、富商巨賈、梨園大家重要的夏服之一。

現(xiàn)存竹衣多為清末、民國時期制品,中國福建、江西、湖南、安徽、陜西等地均有發(fā)現(xiàn),但其選材和做工無法比肩馬連良姜黃色竹衣。它選用生長在兩廣地區(qū)海拔300~800 m石山上的野生單枝竹,取其堅韌的直徑1 mm的竹稍細節(jié),經(jīng)蒸煮防蛀,然后打磨鉆孔;用細如發(fā)絲且柔韌度極好的苧麻穿制。該竹衣選料嚴苛、構思巧妙、制作精美、巧奪造化,被專家評定為三級文物[1],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1 馬連良竹衣形制特點

從存世的十幾件竹衣實物來看,現(xiàn)存竹衣分為2種形制,1種為長袖馬褂形制,1種為無袖馬甲形制。珍藏于天津戲劇博物館的馬連良竹衣,共有2件,1件為姜黃色,1件為古銅色,均為對襟馬褂形制。與姜黃色竹衣相比,古銅色竹衣竹管粗長,菱形網(wǎng)眼較大,圖案編織遠不如姜黃色竹衣精細,故著重以姜黃色竹衣為例進行研究,為稱謂簡便起見,下文皆以馬連良竹衣指代這一姜黃色竹衣。

圖1 馬連良竹衣Fig.1 The bamboo coat of Ma Lian-liang

馬連良竹衣圓領、對襟、通袖,下擺兩側開衩,衣身主體由竹管穿結成菱形漁網(wǎng)狀。竹管直徑約 1 mm、長約 2 mm,全衣計用竹管約19萬根(圖1),而重僅0.66 kg[1]。此竹衣最大的形制特點是兩側肋部開衩至大臂,前后片開衩部分分別作精致滾邊,增強了肋下、袖窿底、腰腹部位的牢固度;而且通過添減小竹管來收放編織達到衣身更加合體的目的。如此設計,既增加竹衣的開闊性,穿著更加妥帖,不掣肘表演,又進一步增強透氣性,利于身體熱量發(fā)散,同時還節(jié)省了用料。

馬連良竹衣與當時普遍流行的男子馬褂常服形制大致相同,現(xiàn)存竹衣中也以此形制居多,概因與當時將長袍馬褂作為男子常禮服有關。

馬褂本為滿人專用騎裝,其基本樣式為圓領,對襟、右衽大襟或琵琶襟等;身長及臍,一般不過腰;袖僅掩肘,袖口平齊寬大;下擺開衩,皇室宗親前后左右開四衩,其余左右開兩衩,開衩處有扣絆,便于騎馬打獵,因此稱之為馬褂??滴跄┠陚髦撩耖g,旋即普及全國,演變?yōu)橐环N常服,形制與八旗馬褂略有不同,民間亦稱之為臥龍袋或長袖馬褂。徐珂在《清稗類鈔·服飾》(成書于民國六年,即1917年)中對此有明確記載,“臥龍袋,馬褂之窄袖而對襟者也。其身較對襟、大襟之馬褂略長,亦曰長袖馬褂。河工效力之人員,常以之為正式之行裝。相傳時為阿娘袋,后誤為臥龍袋。久之,又稱為鵝翎袋矣?!盵2]《中國古代服飾辭典》中也有此條目收錄:“阿娘袋,也稱臥龍袋,康熙時一種窄長袖、對襟、衣身較長的長褂,保暖性好,類似馬褂。底襟有袋,可以盛物,但不能在正式場合穿,多為民間年老者穿之?!盵3]由此可以看出,這種臥龍袋已與民國常禮服之馬褂形制基本一致,這應該就是民國馬褂的“母體”。只不過此時的馬褂是底層大眾的行裝,達官貴族可能不屑穿服。

清亡,冠服制度廢除,惟馬褂得以保存,與漢服長袍(夏衣也稱為長衫)一起構成民國男子最常用的服裝式樣。民國元年,民國臨時政府和參議院頒發(fā)了第一個正式的服飾法令,即《服制》,將其定為男子常禮服之一[4]。此時馬褂形制多為圓領對襟長袖,衣長與坐齊,紐扣5粒,袖長至手腕左右。此時,西服、中山裝雖興,但更適合中國人傳統(tǒng)習慣、制作方便、成本較低的長袍馬褂仍是大多數(shù)男士的選擇。及至40年代,其勢漸衰,雖已不是主禮服,但也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通常是德高望重或老者穿著[4],新中國成立后才逐漸消失。

馬連良生卒年為1901-1966年,民國時期恰是其藝術事業(yè)的鼎盛時期,其他存世的十幾件竹衣也基本屬于這一時期。因此,長袖竹衣取形制于馬褂應當是可信的。馬甲是馬褂的一種變體,與長袍、馬褂一起構成清代男子常服的主要形制,竹衣的馬甲形制應該是取形于常服馬甲。

2 馬連良竹衣工藝特征

竹衣歷史可追溯到明代,其設計靈感或許來源于傳說中的珍珠衫。明人宋懋澄在《九龠別集》卷2《珠衫》一文中曾有提及,后來,馮夢龍將此篇文言文改編為白話文《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并列為“三言”之首篇,其中便寫道,暑天穿珍珠衫,清涼透骨[5]。在此之后,張岱在順治年間寫有一部回憶“先世舊事”的書籍《快園道古》,在第14卷戲謔部中提到一款竹汗絡[6],單看名字即可知此衣是為防暑降溫之用。

在梨園行當,蟒、帔、靠、褶、衣等京劇戲服絕大多數(shù)做工精美,絲繡外露,而且蟒、靠等戲服為了挺括,往往襯里掛漿,故古時戲服絕對不能水洗,最多就是將白酒噴在上面略作清潔。所以,防止戲服沾染汗?jié)n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為了更好地祛暑防汗,馬連良竹衣在選材用料、服裝結構、編制工藝等方面可謂將材美工巧、致用利人的傳統(tǒng)工藝觀點發(fā)揮到了極致。

2.1 竹衣材料

馬連良竹衣選材嚴苛、用料考究,其材料有竹管、結線、滾邊、紐襻。

竹管選用生長在廣東、廣西兩地海拔300~800 m的石巖山上的野生單枝竹,取其直徑為1 mm左右的竹梢細節(jié)(這些尖節(jié)為實心竹,堅韌性較好),經(jīng)蒸煮防蛀處理,裁成長短為2 mm左右的小節(jié),然后將兩端細細打磨圓潤,中間精細鉆孔制成小竹管。結線為苧麻線,因為竹管直徑只有1 mm,因此要求穿連線既細且韌,苧麻線柔韌度極好,牢固度、吸濕性都較棉線更好,且細如發(fā)絲,用此線編制而成的竹衣既可以保證穿著過程中不會因身體彎折對竹衣造成損壞,同時也能增加穿著的舒適感。竹衣的滾邊與紐襻由與竹管顏色相仿的麻布制成,麻布就是由苧麻、亞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制成的布料,因此它的強度極高、結實堅固,且吸濕導熱、透氣性好,防腐、抑菌性能強。

2.2 竹衣結構

馬連良竹衣構思巧妙,結構合理。該衣衣長 61 cm,展臂通肩袖長 156 cm,胸圍98 cm,下擺寬105 cm。據(jù)了解,馬連良身高大致在172 cm左右,體型勻稱,按現(xiàn)行國家男裝號型標準,其體型參數(shù)可以參照170號的標準體,該號型系列對應的坐姿頸椎點高66.5 cm,全臂長55.5 cm,總肩寬43.6 cm,胸圍為88 cm,臀圍90 cm。

坐姿頸椎點高即人體第7頸椎點至坐姿凳面的距離,此值可與竹衣衣長相對應,相比較而言,該竹衣衣長略短,似乎與內著時方便行動、惜物節(jié)用有關。全臂長即從肩端點至手腕的距離,因此,2個全臂長加總肩寬的長度可與展臂通肩袖長相對應,在此即為154.6 cm對應156 cm,兩數(shù)相差無幾。竹衣胸圍比標準體凈胸圍大10 cm,這一數(shù)值與現(xiàn)代襯衣松量相符,況且馬連良這件竹衣是套在“水衣子”(一種穿在戲服內的吸汗棉織品小衫)之上服用,再考慮到竹衣本身的厚度,實際松量則更小,因此該竹衣合身程度更佳。為了方便舞臺活動,衣袖側縫從肋下至大臂直接開衩,前后2片各自滾邊,只在下擺處松量略增,這樣無形中增加了竹衣的活動松量,又不影響外部戲服的整體穿著扮像。

2.3 編制方式

竹衣衣身主體由竹管編制成菱形漁網(wǎng)狀,前后片連編,左右對稱。此編制方式的好處在于菱形結構張力最大,可以通過自身的拉伸縮張來較好地適應人體的活動,從而保護竹管、結線不至于斷裂破損,竹衣存放時亦能像普通衣服一樣折疊。

圖2 裝飾帶及開衩細節(jié)Fig.2 The profile and pattern details of bamboo coat

腰部的竹管編制方式有所改變,結有5段裝飾性與功能性兼具的花紋帶,以銅錢圖案帶為中心呈上下對稱排列,分別為單組六邊形圖案帶、3組六邊形圖案帶、重疊雙銅錢圖案帶、2組六邊形圖案帶、單組六邊形圖案帶(圖2)?;y帶之間以菱形圖案作間隔。其中,上下兩端的單組六邊形圖案自側縫向中心位置逐漸增長,概因人體腰部活動較多,且是衣褲交疊之處,易出汗、易積汗,六邊形、銅錢形圖案帶的加入可以起到更好的散熱作用,而且還豐富竹衣圖案,增強美觀性。

2.4 門襟閉合形式

圖3 門襟閉合方式Fig.3 The closing form of placket

該竹衣門襟上有中式扣2對,領口底部圍裝一“隱形”的一字直扣,胸口部位盤有1粒精美的四方盤扣(圖3)。這也與現(xiàn)存絕大多數(shù)長袖竹衣以及常服馬褂的門襟閉合方式基本一致。我國古代服飾閉合方式多為繩帶系結的形式,宋以降漸用紐襻來連接衣襟,清朝服裝以袍、褂、衫、褲為主,改寬衣大袖為窄袖筒身,紐襻開始在男女服裝中大量出現(xiàn),且已存在2種或者多種閉合形式出現(xiàn)在同一件衣服上的現(xiàn)象,如紐襻與繩帶同時出現(xiàn),不同樣式的紐襻同時出現(xiàn)等。現(xiàn)存大多數(shù)長袖竹衣第1對扣多為一字直扣,其余或1對、2對、3對扣則形式多變,有繩帶式,也有四方扣、花形扣、琵琶扣等簡約盤扣式。馬連良的另一件古銅色竹衣門襟閉合形式為便為一字扣與繩帶系結相結合的方式。

3 馬連良竹衣反映出的傳統(tǒng)服飾造物觀念

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物質產(chǎn)品都蘊含著一定的價值觀、審美觀,是歷時性的統(tǒng)一又具有共時性的啟迪。遠祖時代,人類生存環(huán)境極其惡劣,在強烈地生存愿望驅使下,人類開始有意識地設計各種器具來保護自身,如設計衣物來保暖驅寒、躲避野獸及利物的傷害。此時的設計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存設計,是即時即地的藝術創(chuàng)造。此后,備物致用、物盡其材,這一思想逐漸成為中國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設計的顯著基因之一,并貫穿于民間傳統(tǒng)工藝發(fā)展的始終。

3.1 天材地工、各隨其宜

中國是世界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竹子40多屬500多種[7]。竹子繁殖力強,生長速度快,隨處可見、伸手可取。天賜美材,地工便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匠心巧做,各隨其宜,取竹子透氣排汗、清涼解熱的特點制為竹衣、竹席、竹枕;取竹材性韌且堅的特點制為竹椅、竹床、竹屋;取竹篾可編易織的特點制為竹筐、竹籃;利用竹皮可寫能刻的特點制為竹簡、竹刻……“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焚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戴者竹冠,履者竹鞋,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耶!”[8]蘇東坡的這段話,可謂道盡古代人對竹子的充分了解及完美應用。

3.2 備物致用、役物利人

實用性是中國傳統(tǒng)造物最根本的一項原則,始終指導和約束著造物活動。人類制衣的重要初衷之一即為滿足自身的基本需求,“保護生命、掩形御寒、裝飾自身乃是服裝的最主要的功用”。[9]竹衣的出現(xiàn),即為滿足透氣散熱,避免汗水浸濕外部衣服,維持良好儀表形象的需求。始終把人放在主體位置,因致用利人而造物,是民間傳統(tǒng)工藝一貫的追求,《莊子·在宥》篇言:“物而不物,故能物物”,不是為了物而物,也不是為了設計而設計,而是為了解決人的根本需要,為了更好地為人服務而進行造物。這一點無疑對于現(xiàn)代一些過度設計的現(xiàn)象具有很好地警示作用。

2.3 敬天惜物、節(jié)用為善

惜物節(jié)用是道、儒、墨、法諸家一致倡導的造物觀點,其中,墨子尤其注重這一點,認為節(jié)用才是造物思想的核心,并以此發(fā)展了“為樂非也”“先質后文”的觀念。敬天惜物、節(jié)用盡用的思想對后世造物產(chǎn)生巨大影響。馬連良竹衣較常服短瘦,腰部編制方式改變,加入孔洞略大的六邊形、銅錢形,僅用2對扣襻閉合門襟,這些精巧設計的結構細節(jié)、編制工藝,省料、省工又討巧,無不體詮釋著“敬天惜物、節(jié)用為善”的造物觀念。

2.4 內外兼修,文質彬彬

文質彬彬是中國古代工藝美學的重要觀點,《論語·雍也》有云:“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贝擞^點延伸至造物領域后,即強調器物內在的材質與外在的裝飾相匹配,功能與形式相制衡??鬃诱J為,過度追求功能不講究修飾,器物會顯得粗陋,不能滿足人的審美需要;但若過分講求裝飾不注重內在品質、功能,則容易給人矯飾造作、華而不實之感,故文質并舉、質優(yōu)物美才是造物正途。馬連良竹衣不但嚴苛選材,用料上乘,設計上處處從實際功用出發(fā),而且雖屬內衣,亦講究精工細作,講求美感:四方連續(xù)編制衣身給人秩序美,增加5條裝飾帶給人變化美,銅錢形圖案還蘊含有“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財源不斷”等寓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審美性。

4 總結

服裝總是以一種非文本的方式記錄著一個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歷史的變遷[10]。馬連良竹衣是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珍品,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物質條件下人們高超的造物智慧,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體現(xiàn)了設計的本質——解決實際問題,并由此生發(fā)出以竹代布、用管導汗、菱形編制、肋部至大臂不縫等獨特工藝,以及敬天惜物、致用利人、文質并舉等優(yōu)秀的造物思想。這些技藝及理念都對我們現(xiàn)代設計有所啟迪,可以在不同的領域產(chǎn)生激蕩甚至結合,產(chǎn)生新的創(chuàng)造或進一步的延伸與應用,以此達到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

猜你喜歡
馬連良竹管造物
馬連良巧解矛盾
果園管理一訣竅:小小竹管治根病全
以管窺天
“與造物游”: 第二屆晚明藝術史學術研討會召開
造物新語——重組材料與構造
馬連良的最后時光
造物美學
以木造物
馬連良剃眉
馬連良:如葉飄零
鸡西市| 花垣县| 陇西县| 英超| 新营市| 石门县| 山西省| 临澧县| 库车县| 铜陵市| 阳朔县| 东丰县| 新田县| 台江县| 景泰县| 英超| 沈阳市| 肥东县| 新沂市| 灌云县| 江阴市| 龙江县| 游戏| 错那县| 衡南县| 伊金霍洛旗| 虞城县| 海安县| 石屏县| 福清市| 奎屯市| 山东省| 遵义县| 板桥市| 桐庐县| 彭山县| 三河市| 拜泉县| 固镇县| 延寿县|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