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春
摘 要:我國文學結構樣式具有多樣性,散文詩具有獨特的特點。通過對散文詩的分析和評論能夠深層次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主體,散文詩從本質上來看,精煉、篇幅較小、收放自如,投入爆滿的感情品讀散文詩,能夠深層次感受到散文詩的韻律和情感,對其他文章思想情感的領悟也是非常有益的。散文詩類型多種多樣,能夠表達作者內心的喜怒哀樂。本文介紹了散文詩的基本特點,并對不同類型的散文詩進行了分析評論。
關鍵詞:散文詩;基本特點;評論;簡要概述
一、散文詩的基本特點
散文詩涉及的場景細節(jié)比較全面,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文章的寫作主題,充滿詩情畫意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明確散文詩的基本特點,比如魯迅的《好的故事》,這一類型的散文詩主要以故事為主,將內容與現(xiàn)實有效結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想象中坐船經過山陰道,看兩岸周邊的景物,在河里的倒影景物形狀隨時發(fā)生變化,另一個場景仍是寫倒影,花的倒影在水里碎散拉長,隨后與其他的景物交織在一起,這時是潑刺奔迸的紅錦帶。帶織入狗中,狗織入白云中,白云織入村女中……在一瞬間,他們又將退縮了。但斑紅花影也已碎散,伸長,就要織進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呈現(xiàn)出一副優(yōu)美的畫面,美麗、形象又優(yōu)雅,與現(xiàn)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陶冶其中,也有一篇這樣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大可表明一種眷戀,并撫慰了內心的寂寞。冰心的《笑》中選用了三個場景,呈現(xiàn)出三幅不同的畫面,每個鏡頭都表達出不同的思想情感,表明情思相通。散文詩的場景設計比較相似,在文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相互關聯(lián)的,既有花又有雨,是持花的人。但更為內在的關聯(lián),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周邊景物襯托下表達出作者濃濃的思想之情,眼前浮現(xiàn)的三個笑容,一時融化在愛的調和里看不分明了。冰心的寫作具有不同的特點,如此文末的點題直接表達了文章情感。
二、散文詩評論類型
1.朱自清的《匆匆》,寫的是日子。日子一去不復返,讓人感到疑惑憂慮,“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边@個比喻,能夠直接表達作者內心的純凈,至于日子呢,好似自顧自地徑直走去。“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時間一點一滴消逝,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中度過,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時間越來越快,這是對時間匆匆最好的詮釋。日子或時光本是無形的,這里將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簡單,一系列的動作體現(xiàn)出時光匆匆流程,作者的內心始終徘徊,卻做了具象化的呈現(xiàn),并且由一連串的動作體現(xiàn)出那種匆匆來。與時光匆匆對應的則是內心的徘徊擔憂?!拔页嗦懵銇淼竭@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是在整個過程中總有遺憾,表達出唯恐時光流逝而一事無成的憂慮。可以深層次表達作者對生命的定義,而茅盾的《霧》,文中寫的是霧,晨霧把什么都遮沒了,太陽逐漸失去了光芒,內心變得一片空白,即詛咒這霧。將霧與寒風和冰雪比較,后者使人處于消沉的狀態(tài),“霧,霧呀,只使你苦悶;使你頹唐闌珊,像陷在爛泥淖中,滿心想掙扎,可是無從著力呢!”文中還寫到紅鯉魚的軌外行動,分明也就是對霧的反抗,以及內心的枯燥沉悶,很顯然,霧是愁悶的象征,作者通過詛咒來表達一種強烈的抵抗。
2.何其芳的《雨前》,先寫眼前的景象,鴿群以為風雨將至,遂過早地飛回巢去。柳條需要一次洗滌,還有大地和樹根也期待著雨。作者通過聯(lián)想懷念故鄉(xiāng)的雷聲和雨聲,這些懷想如鄉(xiāng)愁一樣圍繞著我,我心里的氣候也和這北方大陸一樣缺少雨量,一滴溫柔的淚在我枯澀的眼里,如陰沉的天氣一樣久久不能落下,憂郁的情懷,表達了作者對魚的期盼,再寫到白色的鴨,又引故鄉(xiāng)人的放雛鴨相比,享受歡樂的時光,在異鄉(xiāng)到國土上只希望聽到樹葉和雨滴的聲音,一點雨聲的幽涼滴到我憔悴的夢,也許會長成一樹圓圓的綠陰來覆蔭我自己?,F(xiàn)實就是這樣,缺少雨的滋潤,其實作者對雨的到來是非??释?,可以去除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tài)。再看《黃昏》,開頭將街上的馬蹄聲比作白色的小花朵,讓人驚詫于作者對語詞的敏感,實則就是孤獨又憂郁的一種具象表現(xiàn)。滿懷著憂郁,在愈感荒涼的街上尋找,尋找什么呢?那是不明確的,只是滿懷著憂郁。曾經的一些歡樂,都逝去了?!拔夷芡魬n郁如忘掉歡樂一樣容易嗎?”如此反問,大可表明憂心如焚。至于那小山巔的亭子,原本是隱藏著一個歡樂的世界,自從自己變成孤獨一人后,形成了憂郁的心理,也懶得去發(fā)掘了。暮色中,只是孤獨與憂郁相互徘徊著。
三、結語
散文詩與其他類型的詩詞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以上案例是富有情感和哲理的散文詩,它用簡潔流暢的語言,講述了每一個故事情節(jié),她(擬人化的蠶始祖)用痛苦的絲織就了繭,為了沖破繭,又一根一根咬斷自己的絲。最后,她由蛹變成了蛾,飛起來了。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如蠶的經歷啟發(fā)我們想到,人生中許多不幸的遭際與窘境其實都是“作繭自縛”的結果,要勇于挑戰(zhàn)自己,克服一切困難,我們還可以將理解推向深層,蠶由蛹到蛾的蛻變過程隱喻人的生命狀態(tài)轉變的發(fā)展過程,就是一部追求自由、向往自由的一種心境,能夠充分展現(xiàn)出散文詩的優(yōu)勢特點,具有倡導性和突出性。
參考文獻:
[1] 張翼.歷史文體學視域中散文詩的文類歸屬與界說[J].當代作家評論,2017,(01):115-124.
[2] 張翼.散文詩文體獨立的文化價值與意義[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70-78+168-169.
[3] 秦兆基.論王慧騏的散文詩及理論批評[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1):7-12.
[4] 陳太勝.彭燕郊的散文詩寫作和現(xiàn)代詩的一種可能[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