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秋紅
[摘要] 目的 探討右美托咪定在糖尿病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患者在手術治療期間的血糖水平變化。方法 選取2016年 10月—2018年2月期間與該院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72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常規(guī)麻醉誘導+右美托咪定)和對照組(常規(guī)麻醉誘導)各36例,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情況,比較術中血糖水平變化、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以及術后蘇醒時間。結果 在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期間,手術前(T0)、手術開始時(T1)、手術中30 min(T2)、術畢(T3)以及術畢30 min(T4)的血糖水平并未出現(xiàn)顯著變化,穩(wěn)定的控制在相對正常的范圍內。而在對照組患者手術治療期間,與T0、T1階段相比,患者在T2、T3以及T4階段的血糖水平出現(xiàn)顯著的上升,顯著高于同階段的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術后蘇醒時間與之相仿(P>0.05)。結論 糖尿病患者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過程中,在麻醉階段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夠有效預防應激性高血糖,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
[關鍵詞] 右美托咪定;糖尿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血糖控制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0(b)-0065-03
在膽囊結石的臨床治療中,主要采用手術治療,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作為一種微創(chuàng)術式,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其療效獲得了很多膽囊結石患者的認可與肯定。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安全性有著顯著的提升。但是在膽囊結石臨床治療應用當中,手術引起的應激性反應不容忽視。在合并糖尿病的膽囊結石患者中,手術產生的應激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血糖升高,會對手術的安全性構成一定的威脅,需要對此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1]。因此,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合并糖尿病的手術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應激性血糖升高的預防,在麻醉過程中,合理使用麻醉藥物,預防應激反應的發(fā)生,控制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為手術治療安全、順利的進行提供重要的保障[2]。該研究以2016年 10月—2018年2月期間與該院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72例膽囊結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右美托咪定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其對于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組研究對象為該院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72例患者,以上患者均患有糖尿病,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分別應用常規(guī)麻醉誘導+右美托咪定(36例)和常規(guī)麻醉誘導(36例),行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3/13,最高齡72歲,最低齡49歲,平均年齡(59.22±4.01)歲。對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2/14,最高齡70歲,最低齡46歲,平均年齡(57.58±3.84)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照相仿(P>0.05),該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前,需要對其各項體征指標進行檢測,測量其血糖水平,并進行記錄。麻醉前30 min,給予苯巴比妥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3021166)2 mg/kg和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國藥準字H31021057)0.01 mg/kg,肌注給藥。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給予咪唑安定0.05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順式阿曲庫銨0.15 mg/kg進行麻醉誘導,丙泊酚4~6 mg/(kg·h)和瑞芬太尼8~12 μg/(kg·h)維持麻醉,根據(jù)手術需要,適量增減麻醉藥物的劑量。
觀察組患者術前用藥、麻醉誘導用藥及維持用藥同對照組,麻醉誘導前15 min,靜脈泵注0.5 μg/kg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33331),麻醉維持期持續(xù)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0.2~0.5 μg/(kg·h)術畢前30 min停止給藥。在兩組患者的手術過程中,持續(xù)監(jiān)測血糖水平的變化。
1.3 統(tǒng)計方法
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分析,應用(x±s)和(%)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由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的血糖變化
觀察組患者在手術前(T0)、術中(T1、T2)以及術后(T3、T4)的血糖值始終維持在相近的水平,并未出現(xiàn)明顯的波動。對照組患者術中、術后的血糖值出現(xiàn)了明顯的波動,呈上升趨勢。兩組患者的T1、T2在時間段的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T2、T3、T4階段,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低于同時間段的對照組患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3 兩組患者的術后蘇醒時間
觀察組患者在術后(9.25±2.06)min后蘇醒,而對照組患者在術后(11.19±1.84)min后蘇醒。
3 討論
膽囊結石是臨床常見的外科疾病,其患者主要受到體質肥胖、飲食不節(jié)、肝硬化以及糖尿病等因素的影響,出現(xiàn)膽汁淤積的情況,進而導致結石的形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有效手段,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均有著顯著的優(yōu)勢。但是在手術治療過程中,仍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應激反應,引起血糖升高、血壓升高、躁動等異常反應,需要積極加以預防。與此同時,在膽囊結石患者的手術治療中,還需要考慮到合并癥的影響。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基礎疾病,對于膽囊結石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在高血糖狀態(tài)下,患者機體代謝出現(xiàn)紊亂,容易加劇膽汁淤積,增加疾病的嚴重程度。而在手術治療中,手術所產生的應激反應會引起血糖的異常升高,增加手術治療的風險[3]。
為了有效預防應激性血糖升高的發(fā)生,需要加強麻醉管理。在選用麻醉藥物時,需要考慮到藥物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作用。右美托咪定是一種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能夠有效抑制交感神經(jīng)興奮,達到良好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效果,在催眠、抗焦慮方面有著顯著的功效。與此同時,右美托咪定還能夠有效保護神經(jīng)組織,在有效預防應激反應發(fā)生的同時,減少不育反應的產生,是一種安全性良好的麻醉藥物。將右美托咪定應用糖尿病合并膽囊結石患的手術治療中,能夠有效維持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確保手術安全、有效的進行,進而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幫助患者良好的恢復健康[4]。
該組研究結果顯示,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基于常規(guī)麻醉誘導,給予右美托咪定后,觀察組患者在T0、T1、T2、T3以及T4階段的血糖水平差異不大,手術治療期間,2.78%的患者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2.78%的患者出現(xiàn)酮血癥,患者在手術治療后(9.25±2.06)min蘇醒。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實施常規(guī)麻醉誘導后,對照組患者在T2、T3以及T4階段的血糖水平顯著高于T0、T1階段,并呈現(xiàn)出持續(xù)升高的趨勢,手術治療期間,2.78%的患者出現(xiàn)代謝性酸中毒癥狀,5.56%的患者出現(xiàn)酮血癥,患者在手術治療后(11.19±1.84)min蘇醒。在該組研究中,其研究結果充分顯示出右美托咪定的應用對于患者血糖水平穩(wěn)定有著顯著的作用效果,能夠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安全、順利的開展提供保障。
王國旗[5]在臨床研究中指出,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血糖異常升高是常見的應激性反應,會給手術治療造成一定的干擾和妨礙,增加手術風險,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的手術治療中,而將右旋美托咪定應用到麻醉誘導用藥中,則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術中的血糖變化,進而降低手術風險。該研究報道中采用的分組對照研究的方法,在手術的麻醉環(huán)節(jié),分別應用麻醉誘導+右旋美托咪定與常規(guī)麻醉誘導方法,檢測手術治療期間患者的血糖指數(shù),觀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其術后復蘇時間。在常規(guī)麻醉誘導的基礎上應用右旋美托咪定,患者在不同時間段的血糖指數(shù)無顯著變化,其術中、術后的血糖指數(shù)均低于接受常規(guī)麻醉誘導的患者。而麻醉誘導用藥對于兩組患者的術后復蘇時間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無顯著的影響。該報道的研究方法與該組研究基本相同,并得出一致性的結論。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合并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右美托咪定,預防應激性血糖升高的發(fā)生,控制血糖水平的穩(wěn)定,為手術治療和術后恢復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媛媛,黃同玲,陳昌城.不同麻醉方式對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術中血糖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1-12.
[2] 李法印,李翔,張先龍,等.右旋美托咪定麻醉對糖尿病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血糖水平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3,53(27):56-57.
[3] 王敬秋.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對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糖尿病患者術中血糖產生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122-123.
[4] 包少麗.右旋美托咪定麻醉對糖尿病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激性血糖升高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2):144.
[5] 王國旗.右旋美托咪定麻醉對糖尿病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激性血糖升高的影響研究[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13(6):45-46.
(收稿日期: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