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奎
在實施以德育教育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從國情、學校培養(yǎng)目標,還是從學生發(fā)展需要來看,高中政治課在課程設置中的特殊地位與作用都是眾所周知的。但是也存著很多的問題,下面就問題和解決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1.政治課教學主導層面的主要問題
(1)政治信仰趨于弱化.政治課因其政治色彩的天然稟賦決定了政治課教師必須比其他學科的教師要有更加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素養(yǎng).但是,隨著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不斷沖擊人們的思想堡壘,許多政治課教師的政治信仰也開始滑坡.而教師自身的思想滑坡和信仰搖擺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2)思想不解放,觀念跟不上.新課標對教師尤其是對中老年教師的沖擊和挑戰(zhàn)是很大的.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其固有的“慣性”,要在短時間內(nèi)更新?lián)Q代,難度比較大.部分教師在無法適應新課標的教學方式時,往往掉過頭來,換湯不換藥,以舊的教學方式,舊的教學內(nèi)容,舊的教學安全來應付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
(3)難以做到“又紅又?!保环矫妫握n教學要求教師比其他學科教師“更紅”,對政治理論和道德水平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政治課又是一門理論性和時代感都很強的學科,較之于其他學科,他的教學難度往往更大,因此,它要求思政課教師要有更專的教學方式方法,將看似枯燥的說教生動化生活化,將看似無用的東西時代化實用化.
2.政治課教學主體層面的主要問題
(1)學生對政治課的興趣不高.政治課理論性強的特點及教師傳授方式枯燥單一導致學生往往厭學,而重理輕文的社會風氣和未來就業(yè)的綜合考量,導致學文科的比較少,也減少了學思想政治的學業(yè)規(guī)模.
(2)學生學得更快樂了但學得更不扎實了.新課程倡導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作為學生學習政治課的重要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有效地解決了思政課的枯燥單一,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由于學生自身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趣味性方面以及新教材本身對基礎知識要求的降低,導致學生學得更快樂,也學得更不扎實了.
1.從體制機制上抓好高中政治課教學 注重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體制機制,形成社會合力.隨著新課程的有序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份量不斷提升,政治教育教學的力度和質(zhì)量都有很大提高,但是,要持續(xù)有效地推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光有眼前的短期行為是遠遠不夠的,這亟待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長效機制.
(1)在資金保障上要建立穩(wěn)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投入機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教材實行免費,但是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師資培訓、設備配備、開展活動、實踐基地建設等資金都沒有充分穩(wěn)定的保障.因此,各級政府應將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經(jīng)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金投入的長效機制.積極探索商業(yè)化運作,積極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
(2)在工作格局上要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聯(lián)動教育機制.政府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好學校、家庭、社會這三種教育資源,在師資配備、課程設置、基地建設等方面挖掘整合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進社區(qū),融入家庭,在社會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
(3)在績效考核上要建立科學可行的評價體系.目前,績效考核正在各經(jīng)學校實施,學校的績效考核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份量,探索建立政府、社區(qū)、家庭的層級考核評價體系.
2.從主導主體上抓好高中政治課教學 作為主體的學生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作為主導的教師進行引導才能更為自覺地參與政治課教學中去的.因此,要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良性互動,對于高中生來講,教師的引導作用是關鍵.由此可見,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極大地決定了政治課的教學質(zhì)量.
(1)不斷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樹立新型教育理念。新課程對教學目標明確強調(diào)政治課的核心目標不是在于知識與觀點的獲取,而是在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為此,作為政治課教師,要以學生道德和人格的養(yǎng)成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從而形成良好的穩(wěn)定的思想品質(zhì)和人格修養(yǎng).其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力度,打造又紅又專的教師隊伍.
(2)政府要綜合協(xié)調(diào)、統(tǒng)籌規(guī)劃,就教師隊伍建設出臺綜合配套措施.在教師培訓的政策和資金上要向政治課教師隊伍有所傾斜,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慮政治課的特殊性.通過持續(xù)的培訓,讓教師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
(3)以學生為本,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教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借鑒和吸收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合理科學利用好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行之有效地采用多媒體教學、現(xiàn)代遠程教學,電子圖書等教學載體,并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從課程教材上抓好高中政治課教學 (1)在課程方面,高中政治課的課程改革要進一步深化.目前,我們的高中政治課程主要的問題是,一方面,在設計上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但具體實施上還是有偏差.如何讓較好的課程設計真正在教學實踐中開花結果,這是亟需解決的一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2)在教材方面,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轉(zhuǎn)型的急劇加快,高中生一方面思想活躍,接受新興事物能力強,另一方面價值取向也開始功利化和多元化.因此,原有的對我國及世界政治經(jīng)濟社會的理論解釋需要發(fā)展和更新,使我國政治課教材真正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傳遞給廣大學生.
總之,高中政治課的教學問題既有同于其他學科的普遍性問題,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問題.在今后具體的探索改革過程中,應當從整個教改體系來把握政治課的教學改革,同時注重政治課教學的實際情況和特色特點.當然,高中政治課教學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多方協(xié)作、持續(xù)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