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傳剛
量與計量知識是密切聯系的。學生參與量與計量的過程,就具備了發(fā)展量感的必要條件。但這并不意味學習了量和計量的知識就能形成良好的量感。因為量感是人們的視覺、觸覺等感官對數和量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維的產物?!傲扛械慕㈤_始更多地依賴于經驗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后靠經驗、理性的疊加就形成觀念”。因此,“量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體驗和建立起來的”。
然而,在教學中,此內容常常被教師一講而過,甚至有的教師以“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為由,讓學生在“看書自學”的過程中來認識計量單位。因此,筆者以為,在組織量和計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基于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發(fā)展水平,精心設計教學線索,使學生在觀察、操作和比較中,感受統一計量單位的必要性,通過具體的操作與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經歷單位的產生過程、累加過程,建立相應的計量觀念,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豐富體驗、加深認識、學會估測。
生動、熟悉的現實生活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為此,在教學中,以學生熟悉的、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作為學習背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建立統一計量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并感受計量單位的含義,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展量感。同時,量感的發(fā)展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計量單位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案例1】認識厘米(濰坊市奎文區(qū)德信現代學校王衛(wèi)執(zhí)教)
師:同學們,從前有個叫阿福的人想做一件新衣服,于是,他來到了縫紉店,我們看故事。
課件演示:
師傅測量,徒弟做,課件在“第二天,阿福高高興興地來取新衣服了”處暫停。
師:猜一猜,阿福穿上會怎么樣?(學生交流匯報)
師:你猜對了嗎?我們繼續(xù)看。
課件演示:
師:被你猜中了,師傅生氣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你知道嗎?
生:師傅的一拃大,徒弟的一拃小。
師:那么怎樣做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生:師傅量師傅做。
生:徒弟量徒弟做。
生:用尺子量。
師:真是個不錯的主意,有了尺,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失誤了。你見過的尺都有啥樣的?(指生說)
……
【思考】
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導入,加上動畫這種呈現形式,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并沒有將整個故事完整呈現出來,而是讓學生自己來猜故事的結局,發(fā)現測量同一長度時,由于所用的標準不同,量得的結果也不同,由此形成認知沖突,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
“量感”與生活息息相關。對計量單位正確表象的建立,不能僅憑簡單的看或動手測量幾個圖形就能建立起來,需要讓學生充分觀察測量身邊熟悉的物體,借助實物表象來完成正確表象的建立。為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找尋身邊熟知的物體作為計量單位的參照,讓他們對照著參照物來感知計量單位。
【案例2】毫米的認識(諸暨市同山鎮(zhèn)王沙溪小學 邊巨星執(zhí)教)
師:觀察尺子上最小的一格,說說你有什么感受。這1格就是1毫米。
師:請大家拿出課前準備的一分硬幣,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它,感受一下它的厚度。
師:再請大家迅速地從右手手指中抽去這枚硬幣,然后仔細觀察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距離。
師:請閉上眼睛,把這個距離深深地留在自己的腦海中。
師:同學們在腦中留下的一分硬幣的厚度,它大約是1毫米。用你自己的方法來表示1毫米。
師:除了一分硬幣以外,生活中哪里還有1毫米左右的東西呢?
生:銀行卡、手機卡厚度大約是1毫米。
生:襯衣紐扣的厚度大約也是1毫米。
生:我們的《作業(yè)本》的厚度約是1毫米。
師:是嗎?我們一起來量一量,看看你的判斷。
生測量后:大約是4毫米……
【思考】
“量感”是建立在學生體驗基礎上的。教師通過“捏、抽、看、想”一系列的體驗學習,幫助學生建立了1毫米的鮮明表象。隨后,通過“生活中哪里還有1毫米的東西?”促使學生將頭腦中剛形成的毫米表象提取出來,通過“量”的活動體驗再次對概念進行反饋,進一步加深對毫米表象的認識。學生的認知特征決定只有讓學生充分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表象的建立才會形象和深刻,才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長度單位概念內涵的理解,從而為“量感”發(fā)展提供知識基礎。
生活中常見的“量”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較直觀形象的“量”,如長度單位的米、厘米等,這類“量”可以具體表現出來;另一類是較抽象的“量”,如質量單位的千克、克和時間單位的時、分等,這類“量”只可意會,難以言表。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教師可通過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其中,在實踐中體驗“量”,在體驗中獲得對“量”的獨特感受。
【案例3】噸的認識(無錫市五愛小學 許科勤執(zhí)教)
師:你們還想繼續(xù)感受1噸有多重嗎?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第一組:1千克的大白菜;第二組:25千克的大米;第三組:10千克的水;第四組:材料就在你們身邊,老師課前調查一下,三年級同學的平均體重大約是30千克。這兩位同學的體重正好是30千克,等會就請你們來抱一抱他們。先來看活動要求。
屏幕顯示:(1)按組號每人搬(抱)一次;搬(抱)離地面,堅持2秒鐘,在小組內說說感受。(2)獨立填寫表格,算一算多少個這么重的物體是1噸,并把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體驗。
師:現在請每個小組把你們的體驗過程說出來,我們一起來分享,好嗎?
生:搬一搬,1棵大白菜重1千克。算一算,1000棵這樣的大白菜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生:搬一搬,1袋大米重25千克。算一算,4袋這樣的大米重100千克,40袋這樣的大米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師:請看大屏幕,這就是40袋25千克的大米。這1噸米大約可供20個同學吃1年。驚訝吧!第二小組帶領我們再次體驗1噸大米有多重。
生:搬一搬,1桶水重10千克。算一算,100桶這樣的水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師:老師也讓你們體驗一下1噸水有多少。這里有一個兒童游泳池。它可以裝多少水呢?請看錄像。1桶水重10千克,多少桶水能把它裝滿呢?
生:50桶水。
師:50桶水就是500千克,也就是半噸,這么多才半噸,1噸水得有多重?
生:1噸水大約能裝滿2個這樣的游泳池。
師:我們繼續(xù)來想象。(屏幕顯示)如果一個普通的自來水龍頭像這樣開一個半小時,大約需要用去1噸水。同學們洗過車嗎?洗一輛車大約需要5分鐘,用去200千克水,洗5輛車差不多要流失1噸水??粗粐嵰粐嵉亓魇?,你想說什么?
生:要節(jié)約水。
師:是啊,水資源十分寶貴,我們可要節(jié)約用水!
生:抱一抱,1個同學重30千克。算一算,10個同學大約重300千克,33個同學的體重大約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師:請學號是1~33的同學起立??匆豢?,站著的33位同學體重加起來差不多是1噸。
師:學到這兒,你能說說1噸有多重嗎?
……
【思考】
在學生認識了1噸是1000千克之后,教師為每個小組精心準備了活動的素材,讓學生按1棵大白菜、1袋大米、1桶水、1個同學的重量推算多少棵大白菜、多少袋大米、多少桶水、多少個同學大約重1噸。上面這些活動,不僅形式多樣,而且便于操作,有利于學生以直接感知為基礎,從不同角度感受1噸的實際重量,并能使他們對得到的結論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單位本身是規(guī)定的結果。公度的必要性和規(guī)定性源自人類通過不同途徑,長期摸索之后形成的共識,是人類的共同語言。對學生來說,這里有很大的討論、活動和探索空間。在教學上下點功夫,能幫助學生認識單位的標準作用和平臺作用,懂得個別和一般的關系,知道如何在估計與精確之間作出選擇,逐步認識到數學為什么需要抽象等,從而有助于學生接近和發(fā)現數學的本質,以此促進學生量感的發(fā)展。
【案例4】面積和面積單位(舟山市舟嵊小學錢金鐸執(zhí)教)
認識“1平方厘米”后,你們的任務又來了——請大家用平方厘米測量一下桌面的面積好嗎?
(學生動手操作,感到太麻煩,有的學生產生了需要更大的一個面積單位的想法)
師:怎么啦?
生:平方厘米這個面積單位太小了。
生:是的,太小了,要換一個大的。
師:那怎么辦呢?
生:有沒有大一點的面積單位?
師:你們認為呢?
生:肯定有的。
師:讓你們猜對了!確實有比平方厘米大一點的面積單位,那應該是什么呢?
生:平方分米。
師:為什么?
生:因為長度單位里比厘米大一點的是分米,我想面積單位里比平方厘米大一點的應該是平方分米。
師:說得太好了!這位同學在學習新知識時能聯想到已經學過的知識!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是的,比平方厘米大一點的面積單位確實是平方分米。大家在學具里找一個1平方分米大的正方形,并請四人小組討論研究,說明為什么選這個正方形。(學生小組研討,然后進行交流)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就是1平方分米。你們創(chuàng)造出的這個面積單位和數學家創(chuàng)造的一個樣,很了不起。
師:你們用平方分米測量一下教室地面的面積怎么樣?
(讓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想到應該規(guī)定一個更大的面積單位——平方米)
生:太麻煩了,應該用再大的面積單位。
結合學生的反應,教師適時揭示“平方米”。
【思考】
教師以“面積單位”的教學為載體,不僅讓學生認識了各種面積單位,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經歷了面積單位的形成過程和產生背景。像這樣以具體感知為基礎,通過簡單推理和計算得出的結論,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使他們對得出的結論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更深深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價值,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正如孫曉天教授所說:小學階段的測量,不是單純的技能與訓練,而應當是用一連串的“為什么”串起來的“發(fā)現”課,每個結論的得出都應當伴隨著學生自己的發(fā)現、歸納與整理。學生不僅要知道如何量,還要知道量的方法從哪里來,知道書本上的測量對象和生活中的測量對象的關系,知道測量的意義。通過測量而不止步于單純測量,引導學生經歷“會測量”到“能運用,能判斷”的過程,既加深對測量的意義的理解,又在運用計量單位間的換算關系中逐步發(fā)展量感。不僅是測量技能,小學數學課程中的許多技能,多半會隨著兒童的成長淡淡地隱去,而伴隨著一連串“為什么”發(fā)現的規(guī)律、道理和方法倒有可能長久留存,成為伴隨學生一生的本領。
參考文獻:
[1]張芹.“量感”不應成為數學教學的盲點[J].江蘇教育,2016(3).
[2]王燕玲.幫助學生建立度量單位表象之我見[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學),2012(12).
[3]劉加霞.把握度量本質,積累度量活動經驗——兼評趙娣老師的“毫米的認識”一課[J].小學教學(數學版),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