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旻
摘要:文章論述了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方法,即課程準備中的德育滲透、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具、在音樂教學中通入洛克德育思想、結合地域文化開展音樂德育滲透。
關鍵詞:音樂教學;德育滲透;小學
德育是小學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而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與價值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也可以作為德育滲透的重要載體。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音樂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與高尚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精神,可見小學音樂教學對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
一、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意義
(一)音樂是育人的重要途徑之一。
音樂是人心靈最深處的情感表達,也是人審美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在現(xiàn)代教育領域,音樂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陶冶情操、修養(yǎng)德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審美觀的重要作用。音樂教育是通過對美的教育與影響來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起到美化心靈的重要作用,而這種潛移默化的育人價值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當充分運用音樂的各種元素,如旋律、節(jié)奏、歌詞、和聲等,將學生帶入音樂美的意境當中,從而使其在音樂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現(xiàn)美。
(二)音樂的藝術情感與德育共通。
音樂是一種藝術化的情感表達,在音樂中可以真實而鮮明地展示音樂形象與情感印象,因而具備極強的感染力,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在人的情感世界當中,幫助人們在情感體驗中產生與藝術的共鳴,實現(xiàn)良好的品德教育效果?,F(xiàn)代教育中的德育,強調通過情理動人,強調在情理中影響他人,因而對于德育教育而言,情感因素是極為重要的,而音樂作為人類情感的重要表現(xiàn)媒體,足以承擔德育滲透的重要使命[1]。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
(一)課程準備中的德育滲透。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要從課前準備階段入手,做好音樂教學的準備工作,準備好音樂教學將德育滲透于材料。就目前而言,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材料中基本上都包含相應的德育內容,而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教學材料的這一優(yōu)勢,充分利用音樂教材,將德育的內容滲透到日常的音樂教學當中。比如,在進行“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首先收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王二小的故事,進而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跡,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王二小的愛國主義精神,以達到德育滲透的重要目的。
(二)合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具。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還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具作為輔助?,F(xiàn)代音樂教具包括錄音機等設備設施和鋼琴、豎笛等音樂教具等,前者可以通過其音樂播放功能來營造良好的音樂環(huán)境,使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并且起到輔助性的教學價值;后者可以通過鋼琴伴奏、樂器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旋律、節(jié)奏等音樂元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樂理知識,更好地接受音樂教育的感染與影響。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常規(guī)教具之外的教學工具,如利用圖像或視頻,為學生營造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感官體驗。[2]
(三)在音樂教學中通入洛克德育思想。
1.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德育滲透。小學音樂教育還應當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通過課外活動給學生一定的發(fā)揮空間與體驗機會,學生可以通過課外活動中體會音樂的藝術價值,通過課外活動給學生一定的溝通協(xié)作機會,使學生在合作與溝通的過程中學會分享,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2.構建“家校一體”的德育滲透機制。如上文所述,洛克的德育思想強調環(huán)境的熏陶與影響,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是影響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小學生有較多的課余時間,因而小學音樂教學也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空閑時間,構建家校一體化的德育滲透機制,全面提高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家長可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如果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興趣,家長就可以在征求學生的意見之后,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報課外音樂培訓班,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同時,可以通過課內外同步的音樂教育來進行良好的德育滲透。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意見與想法是極為重要的,課外培訓只是作為小學音樂教育的一個輔助與補充,并不應當成為學生的學習負擔,以免適得其反,導致學生對音樂產生抵觸心理。另外,“家校一體”德育滲透機制還應當強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同步性,在日常的音樂教育與德育滲透中同步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興趣愛好,給學生以展示自我、發(fā)揮個性的空間,進一步提高德育滲透的效果[3]。
(四)結合地域文化開展音樂德育滲透。
小學音樂教學中,還應當充分結合區(qū)域傳統(tǒng)文化,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的德育價值。音樂作為人類情感、精神與文化、藝術的集中體現(xiàn),憑借其藝術化的表現(xiàn)形式,在培養(yǎng)審美情緒、培養(yǎng)價值理念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從某個層面上來說,音樂素質與音樂普及程度已經成為衡量國家與民族文化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tǒng)文化自身就有強大的育人能力,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可以充分發(fā)揮音樂與傳統(tǒng)文化的雙重德育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以蘇州地區(qū)的小學為例,在音樂教學中,可以融入蘇州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包括張家港河陽山歌、蘇州評彈、昆曲、蘇劇等,引導學生欣賞蘇州本土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開設蘇州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教學課程,或者設計校本課程,在音樂校本課程中融合當?shù)氐囊魳匪囆g表達形式。又或者,組織學生欣賞蘇州傳統(tǒng)音樂,如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在2018年將舉辦的“未來的希望”主題演出等,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更好地發(fā)揮音樂的德育滲透效果。
三、結語
小學音樂教學決不能僅僅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為唯一目標,還應當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與樂理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德育滲透工作,充分利用課內外的教學資源,構建“家校一體”德育滲透機制,全面提高小學音樂德育滲透效果,同時,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育人作用有明確的了解與認知,將傳統(tǒng)音樂文化融入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錢國燕.利用教具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德育滲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1):68-69.
[2]范瑛.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0):98.
[3]李苑.洛克德育思想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性運用[J].音樂時空,2015(13):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