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民間美術造型,可以對現實事物進行再創(chuàng)造以及加工。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民間美術無疑是精華,可以深刻地彰顯出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民間美術造型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包括裝飾性以及平面性和裝飾性等特征。民間美術造型與平面設計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關聯性。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民間美術以及平面設計的概念以及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本文分析了民間美術造型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分別是意象造型的運用、太極形造型的運用、自由空間造型的運用以及適形裝飾變形法的運用。
關鍵詞:平面設計;民間美術造型;應用
一、民間美術與平面設計概述
在我國民族美術傳統(tǒng)當中,民間美術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民間美術最初誕生于民間。在勞動的過程中,人們創(chuàng)造了民間美術,與勞動人民的美術愛好、民間風俗、生活習慣以及信仰方式之間息息相關,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由于誕生與千家萬戶,民間美術這種藝術形式為許多人所喜愛和接受。在我國大眾藝術當中,民間美術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普及范圍十分廣闊、應用最為廣泛。平面設計具有極強的專業(yè)性以及藝術性,“視覺”是一個十分關鍵的表現方式以及溝通方式。除了設計的過程中,平面設計也指的是最后完成的作品。通過創(chuàng)造大量的文字、圖片以及符號,可以傳達訊息以及想法。
二、民間美術與平面設計的關系
一般來說,民間美術以及平面設計之間始終保持著相聲共存以及雙軌發(fā)展、的關系,互相之間可以提供大量的創(chuàng)作技術以及審美經驗。在風格這一方面,兩則存在差異性,內在關聯性卻十分明顯。首先,平面設計以及民間美術造型都可以傳承以及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民間美術是一種較為傳統(tǒng)的文化形式。通過提取傳統(tǒng)文化,平面設計可以完成創(chuàng)作工作。通過作品,兩者都可以彰顯出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其次,針對平面設計,民間美術造型可以為其帶來靈感,促進平面設計進一步發(fā)展。民間美術追求和諧發(fā)展,注重精神與物質的充分結合,處處閃現出人性的光芒,從而為平面設計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
三、民間美術造型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一)意象造型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在民間美術造型當中,意象造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造型。意象造型最初源自我國傳統(tǒng)的哲學觀念,會對現代平面設計帶來十分深刻的影響。通過圖形語言,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者可以借物抒情、表達出人們內心的期盼,從而創(chuàng)作出各異的造型形象。由于每一個民族、國家的思想文化存在差異性,意象造型之間也具有明顯的地域差異,意象表現方式也表現地各不相同。因此,意象造型就會對不同民族審美文化淋漓盡致地彰顯。舉例來說,在2010年世博會當中,安徽館將“無徽不成鎮(zhèn)”作為主題。建筑外觀展現出十分傳統(tǒng)的徽派建筑風格,讓人感受到大氣、宏偉的徽派氣息。展館建筑外墻上的投影也多方位地展現出徽派風格。意象造型可以表現出人們對生活中美的事物以及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也可以實現現實以及理想的充分融合。由此可見,在進行平面設計的過程中,合理地借鑒民間美術意象造型,可以給予較大的幫助。
(二)太極形造型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在太極形造型當中,“S”曲線讓人感覺活躍、典雅以及柔和。此外,“S”曲線也具有十分明顯的彈性以及自由度。起伏線條具有十分強烈的律動感,在上下起伏之間彰顯出活力。作為一種造型元素,線具有強烈的方向性,曲線同樣具有方向性,具有婀娜、輕盈以及優(yōu)美等特性。太極形造型的曲線也可以有效地裝飾圖形。在曲線連續(xù)起伏的過程中,人們會感到優(yōu)美、賞心悅目,視線也會不斷地移動。由此可見,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通過運用太極形曲線,就會具有強大的藝術表現力。舉例來說,在設計中國網球公開賽標志的過程中,也創(chuàng)造性地結合了傳統(tǒng)水墨畫以及太極形造型。S型曲線可以完美地勾勒出網球的外形。通過毛筆筆觸的渲染,這個標志就會宛如一幅水墨畫,彰顯出濃郁的中國特色。在我國傳統(tǒng)審美當中,太極形表達出對意向以及圖形表現的崇高追求,展現出民間美術設計思維當中追求自然的元素。
(三)自由空間造型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藝術家在設計民間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會在同一個畫面中放置不同時間的物品。舉例來說,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者會在同一畫面中放置一些不同季節(jié)的花卉。這種操作看似不符合邏輯。然而,通過這種超空間特征,可以將一種獨特造型邏輯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展現出不同瞬間中事物以及人物的變化,全方位地展現出事物的變化與發(fā)展。平面設計的核心概念在于,完全地展現出事物的發(fā)展,通過“變化”來對平面作品進行展現。舉例來說,在創(chuàng)作《農家忙》剪紙作品的過程中,盧金澤在一個極其有限的空間內,展現出不同的季節(jié)、人群以及事物,帶給觀眾寬闊無盡的想象空間,剪紙作品具有更加強烈的美感效果。
(四)適形裝飾變形法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民間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會運用特定的圖形樣式將房屋對象以及生活用品生動地展現出來。通過運用上述的圖形元素以及畫面,平面設計可以借機表達出一種特定情感,提升設計作品的感染力與審美價值。首先是適合紋樣。通過采取裝飾造型,平面設計作品具有更強的美感。舉例來說,鳳凰衛(wèi)視在設計臺標的過程中,融入了“喜相逢”圖案,表達出文化之間的互補以及交融。其次是共用形,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通過采取共用形的創(chuàng)作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間,進而實現視覺的連續(xù)性,發(fā)揮出一種以一當十的良好效果。在設計平面設計作品時,通過共用形,可以營造一種變幻、多變的視覺效果,彰顯出哲理、智慧以及人情。如今,伴隨著平面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平面設計更進一步地運用形中形的美術造型,將常規(guī)時空限定有效地打破。通過物象之間交叉,創(chuàng)作者可以設計出完整的圖形結構,將結構之美充分地展現出來。
結語
在我國千年的歷史當中,民間美術造型逐漸形成,繼承了中國民間美術以及傳統(tǒng)文化。在進行平面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對這些獨特造型充分運用。為了在世界設計舞臺上取得大發(fā)展,現代平面設計必須對民間美術的精華予以發(fā)揚以及借鑒,創(chuàng)作出具有中國特色以及較高審美價值的平面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易心,林芝.本土化藝術設計心理需求思考[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212-215.
[2]張君.論傳統(tǒng)文化對當代平面設計的影響[J].裝飾,2007(1):110-111.
作者簡介:孫佳琳,性別:女,出生年月:1994年1月,在讀學校:沈陽大學美術學院 研究生,專業(yè):民間美術研究與應用;作品《純粹》曾獲得“第一屆國青杯全國高校藝術與設計作品征集交流活動”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