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井上靖《明妃曲》的敘事藝術(shù)

2018-04-09 11:47:44袁盛財
文教資料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井上靖敘事視角

袁盛財

摘 要: 井上靖的小說注重趣味性與藝術(shù)性相結(jié)合,其早期創(chuàng)作的《明妃曲》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敘事手法與視角,運用第一人稱敘事敘述視角展開故事情節(jié)、塑造人物形象,使作品的內(nèi)容和形式完美地統(tǒng)一起來。本文運用敘事學理論從敘述視角、副文本性等角度分析《明妃曲》的敘事特征和藝術(shù)效果。

關(guān)鍵詞: 井上靖 《明妃曲》 敘事視角 副文本性

作為日本中間小說的領(lǐng)軍人物,井上靖的小說既注重作品的趣味性,考慮讀者的審美情趣,又考慮作品的文學性與藝術(shù)性。短篇小說《明妃曲》雖然題材與歷史關(guān)系密切,卻表現(xiàn)出小說鮮明的特征。本文試圖運用敘事學理論,從敘事視角、副文本性等方面分析《明妃曲》的敘事特征和藝術(shù)效果。

一、《明妃曲》的敘述視角

敘述視角是指敘述時觀察或者呈現(xiàn)故事的角度。在敘事作品中,敘述視角在表現(xiàn)主題意義或展現(xiàn)藝術(shù)價值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華萊士·馬丁指出:“敘事視點不是作為一種傳送情節(jié)給讀者的附屬物后加上去的,相反,在絕大多數(shù)現(xiàn)代敘事作品中,正是敘事視點創(chuàng)造了興趣、沖突、懸念乃至情節(jié)本身?!盵1]145熱奈特在《敘事話語》中用“聚焦”(focalization)代替視角(point of view)這一術(shù)語,并把敘事聚焦類型分為“零聚焦”(敘述者>人物)、“內(nèi)聚焦”(敘述者=人物)、“外聚焦”(敘述者<人物)三種形式。申丹提出了四種不同類型的視角或聚焦模式:零視角、內(nèi)視角、第一人稱外視角、第三人稱外視角。這種四分法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區(qū)分了“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外視角,有助于糾正當代西方批評界對于第一人稱敘述中敘事視角的分類的片面性[2]203。

從敘述視角看,《明妃曲》最鮮明的特點是采用人物視角的轉(zhuǎn)換展開敘事,即作品雖然采用的是第一人稱主人公敘述的模式,但也運用人物視角的轉(zhuǎn)換?!睹麇酚伤牟糠纸M成。在第一、二和第四部分中,敘述者“我”處于聚焦的中心,一切圍繞“我”的所見、所聞、所感展開敘述,卻又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第一部分是作為敘述者的“我”回顧學生時代的“我”曾經(jīng)有一段時期被匈奴給迷住,因此閱讀了大量與匈奴有關(guān)的文獻資料,并對匈奴民族的歷史及其發(fā)展作了詳盡的介紹。第二部分回憶“我”與同樣癡迷于匈奴的圖書管理員田津?qū)堄⒌慕煌谛〕凿伬飪扇藢ν跽丫墓适抡归_討論,田津?qū)堄⒄J為之前所看到的有關(guān)王昭君的故事都不真實。第四部分作為小說的尾聲,講述了數(shù)年之后,田津?qū)堄?yīng)召入伍,“我”收到田津?qū)堄⒌膩硇?,從信中得知他去了中國大陸,到了昭君曾?jīng)投河自盡的黑河,拜謁了不知真假的所謂王昭君墓。戰(zhàn)后我才得知他戰(zhàn)死于大陸。第三部分仍然是采用第一人稱敘事,但敘述者是田津?qū)堄?,其故事突出了王昭君與復(fù)株累若鞮單于的愛情。

其次,在第一人稱敘事時,《明妃曲》采用第一人稱內(nèi)視角與第一人稱外視角雙重復(fù)合的敘述聚焦,既包括第一人稱主人公敘述中的“我”追憶往事的眼光,又包括被“我”正在經(jīng)歷事件的眼光。這兩種眼光的差別體現(xiàn)為知道事情的真相和蒙在鼓里之間的差異。在作品中,除了第三部分,基本上是敘述者“我”以追憶往事的眼光進行敘事,但交織著被追憶的“我”正在經(jīng)歷事件的眼光。小說一開始就是現(xiàn)在我“我”對往事的追憶:“我在學生時代,曾經(jīng)有過一個時期被匈奴給迷住了”,緊接著回顧了我癡迷于匈奴的往事。在敘述中,“我”追憶往事的眼光與“我”正在經(jīng)歷事件的眼光不時轉(zhuǎn)換。如“我”在追憶與田津?qū)堄⒌牡谝淮我娒娴那樾螘r,敘述者就運用第一人稱經(jīng)驗視角來制造懸念,吸引讀者:

“那本書你讀過了嗎?”

我不知道他說的“那本書”是指哪本書,這時候我才想起來他是在大學圖書館里工作的一個辦事員[3]157。

這是一本什么書?這本書為什么能夠激發(fā)我對匈奴的興趣?作為回顧性追憶者的“我”不可能不知道當時田津?qū)堄⑺鶈柕氖悄谋緯?。但是這種經(jīng)驗自我的敘述卻給讀者留下了懸念。又如當昭君投河被救起來后,她心愛的匈奴小伙子陪伴在身邊,田津?qū)堄⒁拔摇辈聹y小伙子對王昭君說了些什么話來勸慰她時,也是以“我”正在經(jīng)歷事件的眼光來敘事:

“小伙子看昭君蘇醒過來了,便走過去跟她說話。你猜他說的什么?”

“這我可猜不出來。”我回答道。事實上,匈奴的小伙子說了些什么,這我是無法猜測的[3]174。

這是王昭君故事的高潮部分,敘述者采用第一人稱經(jīng)驗視角制造懸念,目的是引起讀者的注意,同時也表現(xiàn)王昭君與匈奴王子那種將生死置之度外、置基本的社會倫理于不顧的愛情。第一人稱經(jīng)驗視角將讀者直接引入敘述者“我”經(jīng)歷事件時的內(nèi)心世界,它具有直接生動、直觀片面較易激發(fā)同情心和造成懸念等特點。小說中這種靈活轉(zhuǎn)換、雙重復(fù)合的敘述視角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與趣味性。

二、《明妃曲》的副文本性

副文本性(paratextuality)這一概念最先由法國敘事學家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提出。熱奈特關(guān)于副文本性的含義有一個發(fā)展變化的過程。1979年在《廣義文本之導(dǎo)論》一書中第一次提出副文本性,此處的副文本性指的是一種與某一文本的“模仿和改造”的關(guān)系。在《隱跡文稿》一書中熱奈特修正了這一術(shù)語。之前的文本與另一文本之間的“模仿和改造”的關(guān)系被承文本性(hypertextuality)這一術(shù)語所取代,而副文本性則被賦予全新的內(nèi)涵。在這里熱奈特將副文本地界定為“標題、副標題、互聯(lián)型標題;前言、跋、告讀者、前邊的話等;插圖;請予刊登類插頁、磁帶、護封以及其他許多附屬標志”等。自此副文本這一術(shù)語的內(nèi)涵大致明確,并在《副文本:闡釋的門檻》等著作中反復(fù)論及與運用。

《明妃曲》的副文本性首先體現(xiàn)在“明妃曲”這一標題的使用上。副文本包括作品的標題、副標題、前言、跋、插圖、護封文字等,它們?yōu)槲谋咎峁┝艘环N氛圍,有時甚至提供了一種官方或半官方的評論。“明妃曲”作為作品的標題,有著豐富的含義。首先,小說《明妃曲》這一名字很顯然來自于王安石的同名詩歌《明妃曲》。王安石的兩首《明妃曲》被公認為歌詠王昭君的名篇,內(nèi)涵豐富且極具新意。后人對這兩首詩歌的解讀大相徑庭,但是對其中的“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詩句的理解大都是一致的,即認為王昭君的遠嫁匈奴,不是被毛延壽誤了青春,而是漢元帝的昏庸、無眼光,所以詩作有翻案之意。

井上靖以“明妃曲”作為小說的標題,實際上暗含了翻案的意思。昭君出塞和番是歷史上真實發(fā)生的事情,最早記載于《漢書·匈奴傳》,此后不斷有文人墨客以此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從而使“昭君出塞”故事在中國流傳極廣。王昭君的故事大約在公元8世紀左右便傳到了日本,許多文藝作品以其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如滋野貞王的《王昭君》、嵯峨天皇的《王昭君》、赤染衛(wèi)門的《詠王昭君》、金春權(quán)守的謠曲《昭君》等??梢哉f昭君故事在日本漢詩集、和歌、物語及謠曲中不斷出現(xiàn),而在這些作品中,王昭君“始終是不幸運的美女的代名詞”。在小說《明妃曲》中,井上靖借田津?qū)堄⒅?,給讀者展現(xiàn)出一個全新的王昭君形象,這一形象既不同于中國昭君故事中那些為了民族大義、為了漢帝之情而殉情的烈女,又不同于日本相關(guān)故事中有著濃厚悲劇色彩的形象,而是一個為了真愛而義無反顧遠赴西域的奇女子。在井上靖的筆下,在深宮待了十年之久的王昭君一直無緣得到漢元帝的召見,一個偶然的機會遇見了作為匈奴使者來到漢廷的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兩人一見鐘情,產(chǎn)生了無法抑制的感情,此后盡管昭君得到了元帝的寵愛,但是她為了愛情遠赴匈奴,從而塑造出一個為了追求個人愛情與幸福的女性形象。

熱奈特認為副文本有助于讀者理解某一文本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內(nèi)容,副文本最基本的功能特征“其美學意圖不是要讓文本周圍顯得美觀,而是要保證文本命運和作者的宗旨一致。換言之,作者設(shè)計副文本是為了獲得理想讀者,讓他們根據(jù)提示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意義和藝術(shù)意圖”[4]。井上靖以《明妃曲》作為小說的標題,以及1987年作者為收錄有《明妃曲》等八個短篇小說的小說集而寫的前言《致中國讀者》這些副文本,充分體現(xiàn)了熱奈特所闡述的副文本的功能,有助于我們準確地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在作品中,王昭君的故事從第二部分后半部分才開始出現(xiàn),而且是以田津?qū)堄⑴c“我”探討問題的方式出現(xiàn),即便是關(guān)于王昭君的故事主體,也是以作品中人物田津?qū)堄⒅v故事的方式展現(xiàn)的,反而田津?qū)堄⒌墓适略谛≌f中所占的篇幅更多。關(guān)于這部作品的解讀出現(xiàn)了幾種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種認為《明妃曲》的主人公是田津?qū)堄ⅲ缱舨靡辉谛≌f集的《解說》中認為作品“寫的是一位家境貧苦的圖書館管理員田津?qū)堄⑺麑π倥臍v史表現(xiàn)出一種近似執(zhí)著的關(guān)心”[3]193。評論者好像擔心讀者弄錯了作品的主人公似的,隨后他再次強調(diào):“說到主人公的名字,這個短篇的‘田津?qū)堄?,也不能不說是有些特色的,使人聯(lián)想起棱角和陰影的一個名字。”[3]200而中國的讀者與研究者往往認為作品的主人公是王昭君。趙建萍的《試分析井上靖〈明妃曲〉中的昭君形象》和周靜的《析井上靖〈明妃曲〉中的昭君形象》均將王昭君作為小說中的主人公加以分析。還有一種折中的觀點是認為作品有兩個主人公,即認為作品安排了田津?qū)堄⒑屯跽丫齼蓚€主人公,“這兩個主人公他們一個在明,一個在暗”[5]310。

那么作品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呢?讀者當然可以見仁見智,但是,如果我們聯(lián)系這部小說的兩個副文本來分析,可能就會更加切合作品和作者創(chuàng)作的意圖。一個是作為副文本的標題《明妃曲》明確地指出了作品所表現(xiàn)的對象是明妃即王昭君。聯(lián)系井上靖以人物為標題的其他小說看,如《孔子》、《楊貴妃傳》及《胡姬》等作品的中心人物都是小說中的同名主人公。序言同樣是副文本的一種類型,它有助于我們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寫作背景,也可以加深對作品中人物的把握及作品主旨的理解。作為副文本,井上靖的中譯本序言《致中國讀者》明確地談到《明妃曲》是一部歷史小說,“這里收集的八個短篇,分別取材于古代,通常被人們稱之為歷史小說”[3]1。由此可見,作為歷史小說的《明妃曲》其主人公是王昭君而不是田津?qū)堄ⅰ?/p>

井上靖在《明妃曲》的創(chuàng)作中通過第一人稱的敘事視角表現(xiàn)了人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并通過人物視角的轉(zhuǎn)換,雙重復(fù)合的敘述視角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與趣味性?!罢丫适隆彪m然僅僅作為文本中的一個故事而存在,但是在副文本的分析中,讀者不難辨認出作品的主角并不是“我”與田津?qū)堄?,而是昭君?/p>

參考文獻:

[1]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井上靖,著.賴育芳,譯.永泰公主的項鏈[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4]朱桃香.副文本對闡釋復(fù)雜文本的敘事詩學價值[J].江西社會科學,2009(04):39-46.

[5]鐘響.關(guān)于《明妃曲》的一點思考[A].日語教育與日本學研究——大學日語教育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3)[C].上海: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上海分會,2013.

猜你喜歡
井上靖敘事視角
從地方理論看井上靖的中國絲路游記
井上靖的新疆旅行與新疆游記
日本作家井上靖對戰(zhàn)爭的文學反省
名作欣賞(2017年18期)2017-06-19 16:45:11
論井上靖的中國題材戰(zhàn)爭詩歌
文學教育(2017年6期)2017-06-08 13:00:05
喬治?奧威爾《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敘事
淺談中韓電視劇、電影的敘事差異
今傳媒(2016年11期)2016-12-19 11:26:01
新聞寫作的敘事視角探討
迷幻的湖
文苑(2016年5期)2016-11-26 21:20:55
海明威《在異鄉(xiāng)》敘事視角賞析
影像圓融:小議多元敘事視角的選擇性后置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0:49
闽清县| 渑池县| 怀来县| 武山县| 兴仁县| 沙洋县| 缙云县| 镇宁| 新沂市| 八宿县| 宿州市| 环江| 郧西县| 连平县| 边坝县| 贵州省| 香港| 华宁县| 英吉沙县| 富蕴县| 平昌县| 嘉祥县| 沧源| 独山县| 扶余县| 苗栗县| 江安县| 临猗县| 象州县| 东乡族自治县| 墨竹工卡县| 东莞市| 贵南县| 巢湖市| 龙门县| 镇坪县| 高淳县| 阳朔县| 铅山县| 金溪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