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嚴
拜讀了太史公《史記》中的《游俠列傳》后,我就被漢朝這些快意恩仇的任俠們所深深吸引。
沒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君子之心,未曾讀圣賢書、為天地立心,未存救世的人生信條,沒有“國家養(yǎng)士百五十年,仗節(jié)死義,正在今日”的浩然正氣,也沒有“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時悲誓“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的博大胸懷,任俠們只是士大夫眼中的“地痞流氓”,只是一群小人物。然而當士大夫們行那結(jié)黨營私、朝爭不斷的誤國誤民之事時,被士大夫們所不齒的任俠們卻恪守著任俠這個群體的行為準則,不給“任俠”這個名稱抹黑。
何為任俠?任俠們所崇尚的是“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后悔;情之所鐘,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在,與君痛飲三百杯”,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是荊軻,是聶政,是專諸,是朱家,是救過伍子胥的漁夫,是對韓信有一飯之恩的漂母。
任俠之名,是任俠們做事時用的名號,是任俠們的行為準則。正因如此,才有了令天下人所心傾的“求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才有了平定七國之亂時,灌夫領(lǐng)一千任俠拿起長刀短弓,背上行囊干糧,隨父浩浩蕩蕩地去從軍,一路上高呼著“上陣殺敵喲”。
我向往著快意恩仇、恩怨分明的任俠們,卻也深深地明白:我從小就被教導(dǎo)明哲保身,何來狂狷豪邁之氣?何來風流灑脫的風骨?從來沒有過年少輕狂,讀再多的武俠小說也不管用。
如今,任俠早已被掃進了歷史的旮旯里,在風中消散。從此,再不見獨行萬里為踐一諾的男人,再也沒有了“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的女子,再也找不到“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的琴心劍骨。
哀哉!任俠之名;惜哉!任俠之名。
【江蘇省沭陽縣如東高級中學高三(23)班】
◆點評
本文亮點有三:一是率真。該生直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認識、見解,雖不一定完整深刻,卻因為發(fā)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二是運用對比法進行論證。該生將士大夫和任俠放在一起比較對照,凸顯主旨。三是引用得當,意蘊深刻,詩意靈動。文中引用古典詩文,有畫龍點睛之效,收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令讀者掩卷沉思,回味無窮。
(劉長寶)
作文周刊(高考版)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