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正反討論”的是與非

2018-04-18 09:19:04劉勝飛張振鋒
法制與社會 2018年6期
關(guān)鍵詞:教學

劉勝飛 張振鋒

摘 要 本文采用實證研究和邏輯-價值分析方法,通過具體介紹與剖析筆者開設(shè)的一門政治哲學方面的通識課程《公正:該如何做是好》的實踐全過程,探討正反討論對學生的思維沖擊,對正反討論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遭受的質(zhì)疑作出分析與回應。

關(guān)鍵詞 討論式 教學 “正反討論” 多元主義

作者簡介:劉勝飛,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講師,中山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法哲學、司法制度;張振鋒,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2016級碩士研究生,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工商管理學系2012級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335

一、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方法

討論式教學是當前國內(nèi)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中非常受到重視的一種教學方式 。論者指出,討論式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深化學習思維、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生的社會性等具有重要意義 。

正反討論,作為討論式教學方式中的一種,在法學、哲學、倫理學等課程里,被廣泛運用于常見的公共議題,如是否同意推動廢除死刑制度,贊成或反對賭博、性交易合法化、代孕等具體公共議題;正反討論也被廣泛地運用于一些真實或虛擬的道德兩難問題,如洞穴奇案、電車難題、船難吃人等情境討論中。

通過CNKI數(shù)據(jù)庫,搜索“正反討論”,結(jié)果為0,搜索“課堂討論”所得到的結(jié)果均沒有論述到“正反討論”。絕大多數(shù)以“課堂討論”為主題內(nèi)容的論文,預設(shè)了課堂討論具有意義的立場,這些論文的重點放在泛泛地介紹和分析探討課堂討論的模式、技巧、藝術(shù)和誤區(qū),而缺乏對價值與意義是否實現(xiàn)及其如何具體實現(xiàn)的(實驗或問卷數(shù)據(jù))實證研究成果,更沒有發(fā)現(xiàn)有論著和研究者關(guān)注正反討論的價值與意義。

胡全威在他的《公共爭議與正反討論——一個課程教學改革方式的反省》(下列簡稱“胡全威文”)一文對正方討論有過較深入的研究。

本文采用實證研究和邏輯-價值分析方法,通過具體介紹與剖析筆者開設(shè)的一門政治哲學方面的通識課程《公正:該如何做是好》(以下簡稱“公正課”)的具體實踐全過程,在胡全威文的基礎(chǔ)上,對正反討論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遭受的質(zhì)疑作再分析與再回應,以期推動對課堂討論教學模式更具縱深性的研究。

為此,本第二節(jié)先介紹公正課“正反討論”的實際做法,接著在第三節(jié)討論、分析“正反討論”對同學們的具體影響(即產(chǎn)生的效應),第四節(jié)則討論這些影響的意義,最后第五節(jié)反思整個課程的具體設(shè)計和完善設(shè)想。

二、公正課正反討論的具體實踐細節(jié)

筆者開設(shè)的“公正課”,以桑德爾教授的《公正:該如何做是好》(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作者: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J.Sandel, 譯者:朱慧玲,中信出版社)為上課用書,并播放同名公開課視頻,相繼展開關(guān)于功利主義與自由主義、目的論與絕對論、市場自由的尺度、康德道德學說的討論。其中模仿桑德爾教授引入道德兩難問題(如電車難題、船難吃人等),市場與道德問題(如代孕合同、器官捐獻臨時反悔等),也添加了如死刑存廢、極權(quán)的反思等問題。

本課程是公選課性質(zhì),不安排小考和期末考,以平時作業(yè)、課堂討論為主,沒有論文要求。每周一的課程結(jié)束后,在該周的周三晚,每個同學提交一篇閱讀與討論心得文章(共12篇),每篇800字以上,須為本人原創(chuàng)文字,且須圍繞課堂討論的議題與爭論焦點。

本課程以課堂討論的方式走進哲學、探討公正。老師僅起引導作用,避免集中授課與直接講解,為此需要每位同學課前閱讀和觀看同名書籍、視頻,每位同學須主動、積極參與討論,在“正反討論”的是與非中實踐思維沖擊的意義。

全部課程結(jié)束后,以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當堂回收了同學對課程的反饋(附錄二) 。

三、正反討論對學生的思維沖擊

課堂以正反討論的形式進行,必然會對學生的思維造成沖擊,這種沖擊對學生造成的長期影響可能大于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

(一)死刑存廢爭論

例如,“殺人償命”作為一種深入人心的理念,可以使某些有殺人動機的人考慮行為的代價。對于“死刑存廢”問題的討論,就很可能動搖這一理念。

另外,支持“廢死”的觀點還可能撼動到法律的權(quán)威,讓人產(chǎn)生“并非所有法律都是合理的,固然也不需要全部遵守”的想法。在課堂回收的問卷中,我們可以根據(jù)課程前后學生對死刑制度看法的對比來觀察正反討論對觀念的影響。一貫支持死刑和一貫反對死刑的各有35(37.6%)位和23位(24.7%),“矛盾、無法確定”和“其他復雜立場”的共12位(13.0%)。

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在23位(24.7%)態(tài)度有所轉(zhuǎn)變的同學中,從反對死刑轉(zhuǎn)變?yōu)橹С炙佬痰挠?位,從支持死刑轉(zhuǎn)變?yōu)榉磳λ佬痰挠?7位(18.3%)。

從數(shù)據(jù)看來,立場的轉(zhuǎn)變是不可否認的,至少在這部分同學中實現(xiàn)了。但從很多學生的課堂心得看來,觀念的轉(zhuǎn)變并非輕而易舉的,而至少是經(jīng)過了一些思考。如:“我認為在這種討論中不會因為他人與自己觀點的碰撞而有轉(zhuǎn)折性變化,而變化則是自己日后的思索和更深層次的學習而產(chǎn)生的”(編號2020);“通過我們對問題的不斷思考,熟悉的會變得陌生,那么,我們才就會用新的角度與方法去思考問題”(編號1096)。

(二)相對主義疑云

我們繼續(xù)來看另一個筆者更為關(guān)注的問題——“正反討論”對學生道德原則的影響(在此主要討論胡全威文中提到的“強化相對主義價值觀”)。

在不同觀點陳列、碰撞中,每一種觀點背后都有其看似恰當?shù)霓q護,那么必然還存在一種思維沖擊可能關(guān)乎到學生對道德原則的態(tài)度。問卷結(jié)果顯示,對問題“上完這個課程后,您在道德判斷上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則是否有變化? ”,仍然認為道德無絕對,“堅信萬事萬物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觀點的達31位之多(占33.33%),而一直相信有絕對的道德原則的只有5位(5.4%)。

值得注意的是,在觀念有所轉(zhuǎn)變的同學中(占55.9%),原來相信萬事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現(xiàn)在有所懷疑與動搖的有47位(50.5%);而持完全相反觀點,以前不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現(xiàn)在相信萬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僅有3位(3.2%)。

不難看出,排除其他立場(僅占5.4%),課程完成之前有道德相對主義傾向的同學78位(83.87%),相信有絕對的道德原則的僅有8位(8.6%),而課程后呈現(xiàn)逆轉(zhuǎn)趨勢,雙方人數(shù)分別52(55.91%)位和33(35.48%)位。在問卷中的另一個問題“沒有絕對的自由,道德總是相對的”中結(jié)果更為直接,持不認同態(tài)度的有52位(55.9%),持認同態(tài)度的有41位(44.1%)。

雖然此問卷只能作為個案而不代表普遍 ,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這種轉(zhuǎn)變總體上表現(xiàn)為良性,并沒有如想象中那樣“惡化了學生的相對主義傾向”。至于觀念轉(zhuǎn)變背后的原因,基于材料有限不能進一步分析。

筆者并不希望直接肯定這種沖擊的積極意義,而希望從這種討論將可能導致的消極影響中展開討論其價值。

四、正反討論教育方式的反思

在希臘文中,“真理”(aletheia)一詞由一個否定性前綴“不”和動詞“被蒙蔽”構(gòu)成,古希臘愛利亞學派的巴門尼德也在著作中指意真理有“除弊”之意,并將其喻為“光明”。先哲蘇格拉底也稱他的哲學方法為“精神助產(chǎn)術(shù)”,通過不斷地詰問,像接生一樣將藏在每個人心中的思想引導出來。正反討論的意義在于清除蒙蔽,而不是制造真理,因為真理早已埋藏在每個人的理性之中。

在大學課堂中,“正反討論”處理道德兩難問題和公共議題的是否是一種可取的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對“公正課”中學生觀念轉(zhuǎn)變的呈現(xiàn)和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觀念的動搖并非輕而易舉和惡性的,而是有助于反省觀念本身。

另一方面,正反討論并不必然加重相對主義傾向,而是讓持不同意見的人更明確其觀點的優(yōu)劣。此外,通過對哲學的學習,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聆聽不同觀點的耐心,也提升了學生對嚴肅閱讀和思考的興趣。

作為“正反討論”教學的一次嘗試,本公選課必然還存在一些瑕疵和待完善的地方。如作為老師對自己態(tài)度的把握未到火候,有時過早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或?qū)W生的引導過于明顯,有可能引起學生的抵觸甚至敵意,也不利于其他觀點的表達;如在一些時候,討論并未做到“有理有據(jù),有來有往,有禮有節(jié)”,未做到放下偏見去聆聽;如課程的后期課堂討論的深度明顯不盡人意,學生也未能作充分的拓展閱讀。這些都是在討論教學需要注意和有待改善的。

更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門課程要求嚴格、具有政治和個人風險的課程,老師與學生需要建立一種契約和相互信任,悉知課程要求和風險,作為一種尊重,也作為一種敬告。

綜合來說,“正反討論”在政治哲學、倫理學、法學等領(lǐng)域的應用應當是值得推廣的?!肮n”作為一次教學嘗試,也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通過本文的分析,也盡可能為正反討論的教學模式找到更多的理論支持。一些問題反復出現(xiàn),雖然說明我們在某種意義上無法徹底地解決它們,但是也恰恰證明我們無法避免,用二十世紀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話說,“哲學問題具有這樣的形式:‘我找不著北” 。換言之,這些哲學問題是萬古常新的難題,由于無法找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各種解答也就應該具有同等重要和被討論的價值。筆者推薦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場思辨之旅。

注釋:

教育部.關(guān)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開展啟發(fā)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和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改革,促進教學研討、教學經(jīng)驗交流?!県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3/201001/xxgk_798 65.html.

劉瑩.淺析討論式教學.學園.2013(10).

《公正,該如何做是好?》課程情況調(diào)查問卷以不記名形式收集了93位同學對該課的意見,問卷共17個問題(含子問題),統(tǒng)計結(jié)果將于本文中具體反映。

一方面問卷的采樣和統(tǒng)計分析并沒有嚴格規(guī)范,另一方面在問題的表述上,如問題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沒有絕對的自由,道德總是相對的”在表述和答題者理解上可能存在較大歧義,這也是兩個類似的問題沒得出較統(tǒng)一答案的原因。

[德]維特根斯坦著.陳嘉映譯.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教學
微課讓高中數(shù)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思考
“以讀促寫”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如何讓高中生物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聽、看、想、說、動”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對識譜教學的認識與思考
《可以預約的雪》教學探索與思考
中學語文(2015年6期)2015-03-01 03:51:42
對高等數(shù)學教學的一些思考
清河县| 栾川县| 黎平县| 永寿县| 平果县| 磐安县| 陕西省| 永春县| 浏阳市| 麦盖提县| 白河县| 景德镇市| 东乌| 正镶白旗| 呈贡县| 阿拉善右旗| 枣强县| 九台市| 鄂伦春自治旗| 桐柏县| 海阳市| 洪泽县| 鄂托克前旗| 牙克石市| 新河县| 永顺县| 休宁县| 苗栗县| 台前县| 临猗县| 六枝特区| 博客| 将乐县| 读书| 乌审旗| 民丰县| 景德镇市| 楚雄市| 汕尾市| 永仁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