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丹 凌志香 盛 蕾
(江蘇省第二中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南京210017)
抑郁是卒中后常見的精神并發(fā)癥,大大影響卒中后的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并增加卒中死亡率。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發(fā)病率不低于30%,部分研究中甚至可高達59.7%[1]。由于卒中影響了神經功能和環(huán)境狀態(tài),患者可在卒中后各個階段出現睡眠障礙,其總體發(fā)生率為20%~40%,而在亞急性期,睡眠障礙特別是夜間睡眠不佳與PSD具有相關性[2]。因此,如何全面有效地管理PSD,包括改善PSD合并睡眠障礙,越來越得到臨床醫(yī)師的關注。前期研究發(fā)現加味柴胡疏肝散對PSD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3],但其是否能改善卒中后的睡眠問題,尚未可知。因此,筆者應用多導睡眠儀,觀察加味柴胡疏肝散聯合西藥治療PSD的臨床療效及其對睡眠指標的影響,現將相關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門診就診的缺血性中風后抑郁患者6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其中治療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7.41±6.98)歲;PSD病程15~33d,平均病程(24.45±6.23)d。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52~80歲,平 均 年 齡(68.06±7.21)歲;PSD病程15~34d,平均病程(23.91±5.64)d。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同時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4]中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以及《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5]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1.2.2 中醫(yī)診斷及辨證標準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yī)病證部分》[6];辨證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7]中肝郁脾虛證的標準。
1.3 納入標準 (1)年齡50~80歲;(2)符合PSD診斷標準;(3)經頭顱MRI證實的缺血性卒中2周后,排除病前有嚴重智力障礙;(4)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8分;(5)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23分;(6)未使用或停用其他抗抑郁藥物2周以上;(7)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標準 (1)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者;(2)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3)有器質性精神病、癡呆、認知障礙者;(4)失語或交流障礙以致無法完成心理量表測評者;(5)HAMD評分≥25分或有自殺傾向者。
2組均予腦梗死常規(guī)治療及康復、心理干預等輔助治療。
2.1 對照組 予氫溴酸西酞普蘭(丹麥靈北,批號:2532630,規(guī)格:20mg*14片/盒)口服。每日1次,每次1片。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療,藥物組成:柴胡12g、川芎12g、枳殼15g、陳皮6g、香附10g、白術10g、白芍10g、炙甘草6g。每日1劑,早晚2次溫服。
2組均治療8周后評估療效。
3.1 觀察指標
3.1.1 抑郁程度 根據HAMD進行評估,2組患者治療前后各評分1次。
3.1.2 睡眠情況 治療前后采用飛利浦偉康的多導睡眠儀(PSG)對患者睡眠進行監(jiān)測,監(jiān)測時間>6h。主要的睡眠測定和分析指標:(1)總睡眠時間:入睡至最后醒來的時間減去中途覺醒時間;(2)覺醒時間:記錄時間內醒來的時間之和;(3)睡眠潛伏期:自關燈到N1期出現的時間;(4)睡眠效率:總睡眠時間與躺在床上的總記錄時間之比;(5)快速眼動睡眠(REM)百分比:REM睡眠占整個睡眠的百分比;(6)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睡眠各階段百分比[8]。
3.2 療效判定標準 采用HAMD減分率判定臨床療效。治愈:HAMD減分率≥75%;顯效:50%≤HAMD減分率<75%;有效:30%≤HAMD減分率<50%;無效:HAMD減分率<30%[5]。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計量數據以(±s)表示,采用 t 檢驗、多因素方差分析、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定性資料使用檢驗。
3.4 治療結果
3.4.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3.4.2 2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s) 分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s)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32 15.59±4.96 5.78±1.98##*對照組 32 15.41±4.78 7.75±3.14##
3.4.3 2組患者PSG睡眠時間比較 見表3。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睡眠時間比較(±s)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睡眠時間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睡眠效率(%)治療組(n=32)組別 時間 總睡眠時間(min)覺醒時間(min)睡眠潛伏期(min)治療前 370.97±59.13 118.18±58.20 51.27±19.41 76.30±10.22治療后 449.54±50.15##61.44±24.16##* 24.48±9.33##* 86.99±4.99##對照組(n=32)治療前 385.87±63.08 115.70±55.10 52.79±14.47 77.54±8.90治療后 426.99±55.99##81.50±34.15## 31.29±6.68## 84.12±5.86##
3.4.4 2組患者PSG睡眠分期比較 見表4。
表4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睡眠分期比較(±s)
表4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睡眠分期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REM比例(%) N1比例(%) N2比例(%) N3比例(%)治療組(n=32)治療前 11.02±3.79 29.45±13.80 47.04±12.30 12.50±8.22治療后 17.04±3.21##* 15.06±8.43## 50.36±4.73 17.54±4.41##*對照組(n=32)治療前 10.70±3.10 27.41±14.89 48.09±11.79 13.81±7.37治療后 15.04±2.02## 18.26±9.39## 52.27±8.13## 14.44±4.64##
PSD既有卒中氣血瘀阻,又兼有郁病情志不舒、氣機不暢的特點。卒中后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痰瘀內生,阻塞脈絡,致陰陽不相交替,陽不入陰,魂不歸肝。正如《醫(yī)方辨難大成》曰:“氣血之亂,皆能令人寐之失度也?!睔庋澨摶蜻\行失常是不寐的基本病機。加味柴胡疏肝散為我院腦病科協(xié)定方,方中川芎較原方加量,與柴胡等分,理氣、活血并重,化瘀行氣,疏通卒中后瘀滯氣血;同時加入白術,配伍陳皮健脾利氣、燥濕化痰。諸藥合用,共奏疏肝活血,健脾理氣之功。
PSD患者的睡眠障礙以早醒及睡眠深度不足、睡眠結構紊亂為特點,多數患者出現睡眠時間縮短,覺醒次數增多,睡眠效率下降,深、淺睡眠比例異常,甚至徹夜不眠[9]。近期研究證實了睡眠障礙與PSD的正相關性,認為睡眠質量不佳促進了卒中后PSD的發(fā)生。PSD和卒中后睡眠障礙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卒中部位涉及生物節(jié)律中樞、中樞神經遞質異常、HPA軸失調、神經炎癥、神經突觸可塑性下降等有關。其中5-羥色胺(5-HT)是腦內極為重要的神經遞質,它不僅參與大腦焦慮、抑郁情緒的調節(jié),還是睡眠-覺醒調節(jié)中重要的神經遞質[10]。而PSD患者睡眠參數改變,尤其是REM期參數改變,可能與卒中后腦內神經遞質,特別是5-HT改變有關[11]。
在本研究中,治療后2組患者均表現出睡眠效率明顯改善,入睡時間趨于正常,夜間覺醒時間大大縮短,同時REM期和N3期睡眠時間增加。而治療組在改善覺醒時間、入睡潛伏期、REM和N3期睡眠均優(yōu)于對照組?,F有對柴胡疏肝散的研究表明其可以通過提高大鼠海馬中的5-HT水平來有效發(fā)揮抗抑郁作用,而柴胡、白芍也同樣具有升高抑郁大鼠海馬、皮層等腦組織中5-HT水平的作用[12-13]。因此筆者推測加味柴胡疏肝散可能通過影響PSD患者的腦內神經遞質,改善睡眠節(jié)律和結構,從而降低抑郁程度,改善睡眠狀態(tài)。
綜上所述,加味柴胡疏肝散聯合西藥治療PSD臨床療效較好,不僅能有效降低HAMD評分,還能改善PSD患者睡眠狀態(tài)及睡眠結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加味柴胡疏肝散目前研究僅限于臨床,相關機制研究尚待進一步開展。
[1] HACKETTM L,PICKLESK.Part I: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Int J Stroke,2014,9(8):1017.
[2] SUHM,CHOI-KWONS,KIMJS.Sleep Disturbances at 3 Month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J].Eur Neurol,2016,75(1-2):75.
[3] 胡丹,盛蕾.加味柴胡疏肝顆粒輔助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的療效觀察[J].中草藥,2016,47(21):3866.
[4]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科分會.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 379.
[5]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4版.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7:87.
[6]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yī)病證部分[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8:56.
[7] 鄭筱萸.中醫(y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364.
[8] 段瑩,高和.標準多導睡眠監(jiān)測的技術規(guī)范和應用范圍[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4,1(1):30.
[9] 王韻喃,文翠,楊軒,等.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對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結構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6,3(6):18.
[10] ANACLETC,FERRARIL,ARRIGONIE,et al.The GABAergic parafacial zone is a medullary slow wave sleep-promoting center[J].Nat Neurosci,2014,17(9):1217.
[11] 楊岑,冉明梓,歐陽鵬榮,等.五羥色胺在睡眠-覺醒中作用[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15(11):2191.
[12] 馬玉峰,韓剛,邢佳,等.柴胡疏肝散對肝氣郁結證大鼠前額葉及海馬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2016,35(12):1129.
[13] 于澤勝,路騰飛,周好波,等.柴胡白芍藥對對慢性溫和不可預知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中草藥,2016,47(16):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