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奕君
劉奕君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
刑事司法基本原則是對刑事司法活動規(guī)律的提煉,是任何制度和程序構建及運行應遵循的原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完善也應受到刑事司法基本原則的指導和規(guī)范。正確厘清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司法基本原則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糾正認識誤區(qū)、避免潛在沖突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正當性的保障。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自此,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進入司法改革熱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制度化、法治化的體現(xiàn),是公正與效率博弈后的平衡產(chǎn)物,同時也是司法頂層設計對實踐基層案多人少矛盾的應對,以期提高訴訟效益,實現(xiàn)司法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一經(jīng)提出,便激發(fā)理論界和實務界的研究熱潮和實踐探索。然而,現(xiàn)有研究更多集中于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實踐需求、價值取向等維度把握其可性行和必要性,強調(diào)如何在實體、程序方面完善該制度,而忽視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司法基本原則關系這一本源問題的證成。刑事司法基本原則體現(xiàn)了刑法、刑事訴訟法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追求,不僅具有立法上的指導意義,而且還對具體訴訟制度和程序的構建和運行具有決定、指導、規(guī)制作用?!斑@些刑事訴訟法原則所體現(xiàn)的法律政治價值決定,與對基本權利的保障一起,構成了程序的標準性結構元素和指導原則”。任何制度和程序都應在刑事司法基本原則指導下構建、完善,并不得與之相沖突。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過程中若忽視其與刑事司法基本原則之間的契合、磨合與協(xié)調(diào),可能動搖制度的根基,其合法性與正當性將面臨質(zhì)疑。鑒于此,本文擬圍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具有代表性的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無罪推定原則、控審分離原則之間的契合與潛在沖突進行辨析,以期論證該制度的正當性。
罪刑法定原則是指罪名、罪數(shù)、刑罰的種類以及幅度等都應由法律事先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正如法諺所言,“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罪刑法定原則之緣起正是限制國家權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免于非法侵犯,“以限制刑罰權的運用為基點來探求實現(xiàn)刑法正義的途徑”。
罪刑法定原則歷經(jīng)嬗變與發(fā)展形成四個派生原則:(1)刑法明確性原則,要求刑法明確規(guī)定犯罪構成要件及刑罰效果。刑法明確性內(nèi)含罪的明確和刑的明確兩個層面:罪的明確要求準確規(guī)定罪與非罪的界限和范圍,而刑罰的確定則禁止絕對的不定期刑。絕對不定期刑是指刑法事先未具體規(guī)定刑罰的種類或幅度,而授權司法機關自由裁量權;與之對應的相對不定期刑則只規(guī)定刑期的上限和下限,法官根據(jù)具體案情在此范圍內(nèi)確定最終刑期。顯然,絕對不定期刑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應當禁止。鑒于符合同一犯罪構成要件的不同行為主客觀方面會存在較大差異,絕對確定刑期易造成實質(zhì)不平等。因此,為實現(xiàn)實質(zhì)性平等,應將確定性與自由裁量權相結合,采取相對不定期刑,這也是世界各國刑法普遍的做法。(2)成文法主義原則。罪刑法定原則要求規(guī)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依據(jù)必須是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的成文法,以保障公民對刑罰的預測可能性。(3)禁止事后法,亦稱為禁止溯及既往。法律具有指引作用,人們可以通過法律規(guī)定預測行為的后果,從而約束自己的行為。鑒于行為人在行為時無法預知將來可能頒布的法律,罪刑法定主義要求對一個人定罪懲罰適用行為時生效的法律。但是,出于對公民權益的保護,并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即“從舊兼從輕”。(4)禁止類推及類推解釋。適用類推可以彌補立法空白以及立法滯后性、僵硬性的缺陷,但破壞了公民對犯罪的期待可能性,而且違背了事先明確作出法律的規(guī)定。因此,禁止通過類推解釋方法將法無明文規(guī)定的情形轉(zhuǎn)化成法有明文規(guī)定的情形。當然,同樣出于對被告人利益的保護,罪刑法定并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類推解釋。
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進程中,備受關注也最具有爭議性的議題便是中國式“辯訴交易”的設立,即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認罪協(xié)商程序。不論是司法頂層設計、理論界抑或?qū)崉战鐜缀踹_成共識: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不同于英美法系辯訴交易制度。美國辯訴交易制度協(xié)商范圍廣、程度大,包括罪數(shù)、罪名、量刑協(xié)商,但我國認罪協(xié)商程序只能就量刑進行協(xié)商,不能就罪名、罪數(shù)進行交易,這與罪刑法定原則的精神實現(xiàn)了良好的契合:第一,符合成文法主義要求。認罪協(xié)商程序不允許對罪名、罪數(shù)協(xié)商,嚴格依據(jù)法定構成要件認定罪名、罪數(shù)。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即使被追訴人認罪認罰,司法機關也不能把刑法未禁止的行為定性為犯罪,更不能將被追訴人構成犯罪的行為“從寬”為非罪。第二,符合明確性要求。刑法關于犯罪與刑罰的規(guī)定應符合明確具體的要求,不能含混不清。認罪協(xié)商程序禁止就罪名進行協(xié)商,依法定罪,符合罪的明確性要求。至于刑的明確性,罪刑法定原則并不要求絕對定期刑,而是賦予司法機關在法定量刑范圍內(nèi)一定自由裁量權,以實現(xiàn)個案公平。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罪刑法定原則可能存在沖突的最大根源在于量刑從寬是否明確化、法定化。從寬規(guī)范不明確將影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也可能脫離罪責刑相適應的范疇而受到合法性質(zhì)疑:一是不符合刑的明確性要求,二是賦予法官絕對的量刑自由權易衍生出腐敗問題,三是無法保障被追訴人對從寬量刑的可預測性。因此,無論是從罪刑法定的角度還是司法公正的角度,在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時要注重對從寬的解讀與規(guī)范,建議以列舉的形式明確“從寬”的法定情節(jié)以及相應的量刑幅度,禁止絕對不定期刑。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是指被追訴人獲得的刑罰種類、刑期應當與其所犯罪行的嚴重程度和應承擔的刑事責任相匹配,即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正如孟德斯鳩所言,“懲罰應有程度之分,按罪之大小,定刑罰的輕重”。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要求確定刑事責任和刑罰時綜合考慮包括行為人主觀惡性、社會危險性、人身危險性等因素,從而確定與之相適應的刑事責任和刑罰。將刑罰的嚴厲程度與刑罰個別化思想巧妙融合在一起,是法治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隨著刑罰輕緩化、刑罰個別化理論的發(fā)展,罪刑法定原則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開始從絕對走向相對,即處理案件時既遵循這兩大基本原則,同時又充分考慮其他因素,根據(jù)案情在法定范圍內(nèi)靈活處理。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主要體現(xiàn)為:第一,設置多元化的刑罰種類,如自由刑、財產(chǎn)刑、生命刑等。司法機關根據(jù)具體案情單獨適用或合并適用不同種類刑罰。第二,設置彈性量刑幅度。法官根據(jù)行為產(chǎn)生的社會危害以及行為人的主客觀惡性,在法定量刑幅度內(nèi)確定明確的刑罰。第三,根據(jù)犯罪行為的狀態(tài)、性質(zhì)以及行為人的人身危險性大小規(guī)定了區(qū)別對待的處罰原則,如未遂犯、中止犯、主犯、從犯等。第四,根據(jù)刑罰個別化要求,規(guī)定了寬嚴相濟的刑罰制度,例如累犯制度、自首制度、立功制度、減刑制度、緩刑制度等。
初步看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似乎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不融合:被追訴人因認罪認罰減輕司法機關辦案壓力、提升辦案效率而實際獲得刑罰輕于其本應承擔的應然刑罰,但這其實是認識誤區(qū)。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從寬仍然在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范疇之內(nèi)。通常情況下,被追訴人認罪認罰表面其已認識到自身行為的違法性并真誠悔過,主觀惡性小、社會危險性比較低。此時,對認罪認罰的被追訴人減少審前羈押性強制措施的適用、從輕或減輕量刑與案件的性質(zhì)、犯罪情節(jié)以及被追訴人刑事責任相適應,同時也是刑法懲罰功能與教育功能的體現(xiàn)。一方面對被追訴人積極認罪認罰的行為予以法律上的肯定,鼓勵更多的被追訴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程序;另一方面,通過寬大處理教育改造被追訴人,促進其回歸社會。當然,不排除實踐中存在被追訴人作案手段殘忍、情節(jié)惡劣,到案之后積極認罪的可能性。司法機關在處理此類認罪認罰案件時要謹慎適用從寬的自由裁量權。
無罪推定原則是司法人權保障的基石,是現(xiàn)代各國刑事司法以及聯(lián)合國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則。無罪推定原則核心內(nèi)涵包括:(1)強調(diào)法官定罪量刑權的唯一性。只有法院依照法定程序才能對被告人作出是否有罪的裁判,其他任何機關無此權力。(2)由控訴方承擔證明被追訴人是否有罪的責任,被追訴人沒有證明自己有罪或無罪的義務。(3)疑罪從無,即證明被追訴人有罪的證據(jù)不充分或存有疑問時應作出有利于被追訴人的解釋。(4)不得強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證其罪。
立足于無罪推定原則基本內(nèi)涵,審視認罪認罰從寬程序?qū)嵺`樣態(tài),存在沖突可能性:首先,認罪協(xié)商程序可能侵蝕無罪推定原則唯有法官享有定罪權的內(nèi)涵。在認罪協(xié)商中,控辯雙方以認罪協(xié)議的形式達成一致意見。除特殊情形外,法官一般應接受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庭審多是對審前協(xié)議的確認。從結果來看,“判決結果”在審前協(xié)商程序階段已初步形成。法官由“裁判者”演變?yōu)椤皩彶檎摺?,檢察官由“控訴者”成為“裁判者”,變相剝奪了法官的定罪權。其次,認罪認罰前置性條件可能違背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中被追訴人沒有證明自己有罪的義務。認罪是認罪認罰從寬程序啟動的前提,被追訴人承認指控并提供相關作案細節(jié),似同于變相“協(xié)助”檢察官搜集證據(jù)、證明自己罪名成立。從證據(jù)的角度,認罪是備受公安司法機關青睞的有罪供述。雖然我國刑事訴訟法試圖削弱對口供的依賴,但不得不承認口供對于破案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可能引發(fā)違背當事人意愿而強迫認罪認罰的事實。或許可以理解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將對口供的依賴合法化,變相強調(diào)口供作為“證據(jù)之王”的作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認罪協(xié)商的隱形事實是被追訴人一定有罪,也就是說檢察機關在審前階段已經(jīng)認定被追訴人有罪,并且最終判決也絕大多數(shù)是有罪判決。這有侵犯被追訴人在定罪前處于無罪法律地位之嫌疑。
雖存在上述認識誤區(qū),但筆者認為認罪認罰從寬程序總體上仍然符合無罪推定原則的要求:
第一,法官專享裁判權。首先,從形式上看,法官仍是最終的裁判者??剞q雙方達成的量刑協(xié)議不具有終局性,仍需法官審查后作出判決。其次,從實質(zhì)上看,法官仍是唯一的司法裁判主體。法官對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并非全部吸納,而是建立在事實審查基礎之上,比如被追訴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量刑從寬幅度是否在法定范圍內(nèi)、是否與案件的性質(zhì)及被追訴人的悔罪態(tài)度、社會危險性等相符合。如果法官對被告人的自愿性存在疑問,在調(diào)查之后發(fā)現(xiàn)被告人并非自愿認罪認罰或者量刑建議不符合實際案情,那么法官可以不受量刑建議的約束,直接根據(jù)查明的事實作出判決或駁回起訴。因此,從法官裁判權的角度來說,認罪認罰從寬并沒有剝奪法官的定罪量刑權。
第二,被追訴人認罪并不違反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是無罪推定原則的延伸,旨在保護被追訴人免受精神和物理上折磨,被迫作出符合偵查機關需求的有罪供述。不得強迫自證其罪之精髓在于禁止以違背被追訴人自由意愿的方式強迫其作出有罪供述,而并不反對被追訴人發(fā)自內(nèi)心自愿作出有罪供述。依據(jù)現(xiàn)代訴訟理念,不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權。被追訴人作為訴訟主體,基于真實意愿可以自由處分其權利。作為理性的經(jīng)濟人,認罪認罰是被追訴人在衡量認罪和不認罪利弊關系之后的選擇,是對反對自證其罪權利的放棄。鑒于此,被追訴人在非強迫下進行自我歸罪具有正當性和合法性。當然,在追求實質(zhì)真實主義的背景下,應完善相應的配套機制保障被追訴人認罪的自愿性、真實性,如完善強制辯護制度、規(guī)范司法審查、明確被追訴人認罪認罰撤回權等。
第三,證明責任仍由檢察機關承擔,并未發(fā)生轉(zhuǎn)移?!白C明責任是存在糾紛、提出主張、證明主張、承擔風險四個要素的統(tǒng)一體?!弊C明主體必須提出一定的證據(jù),論證訴訟主張成立,如果對訴訟主張的證明沒有達到法定要求,則要承擔敗訴風險。在認罪認罰從寬程序中,被追訴人供述自已有罪的事實并不停止偵查機關收集其他證據(jù)的工作。僅憑被追訴人的口供不能定案,偵查機關仍需客觀、全面地收集證據(jù),與被追訴人的供述相互印證。檢察機關通過在法庭上履行證明被追訴人有罪的職責,說服法官確信案件事實。如果檢察機關未履行證明責任或證明不充分,將承擔敗訴風險,法官作出有利于被追訴人的處理。因此,認罪認罰從寬程序中仍然由檢察機關承擔證明責任。被追訴人認罪,只是陳述實施犯罪的事實,并沒有進行論證,不是證明責任的轉(zhuǎn)移,更不需承擔證明風險。
控審分離是刑事訴訟中調(diào)整起訴和審判關系的基本原則,是權力分離原則在刑事司法職權配置中的體現(xiàn)??貙彿蛛x是為了克服古代糾問式訴訟法官集偵查、控訴、審判于一身的弊端,規(guī)范起訴權和審判權之間的關系,防止控審合一損害審判的中立性。如果檢察官和法官強強聯(lián)合,控辯平等的等腰三角形訴訟結構將衍化為控審凌駕于辯護一方的倒立等腰三角形,被追訴人的訴訟主體地位急劇下降,辯護律師作用也被削弱。控審分離主要體現(xiàn)為“在訴訟職能上實行控審分離,在司法組織上采用審檢分立,在訴審關系上貫徹不告不理”。從訴訟職能的角度,控審分離要求在機構設置、人員配置上實現(xiàn)審檢分立。即,作為壟斷控訴權的檢察院應當獨立于承擔審判功能的法院,一個人不能同時兼任法官和檢察官。從動態(tài)的控審關系而言,控審分離主要體現(xiàn)為不告不理原則:(1)控訴權、審判權分別由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行使,檢察機關無權對被追訴人定罪量刑,審判機關亦無權對被追訴人提起指控;(2)未經(jīng)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或個人起訴,法官應保持審判的消極性,不得啟動審判程序;(3)審判范圍受到起訴范圍的限制,法官不能超出起訴范疇作出裁判。“法律之所以規(guī)審判、追訴與預審職能分開,目的是要保證決定被告人有罪無罪的法官享有獨立地位,保證做到公正司法(不偏袒)。”控訴與審判只有分離和獨立,才能實現(xiàn)控辯平等對抗,才能保障法官消極中立的地位,防范預斷。
認罪認罰從寬程序面臨的風險之一是可能導致“公訴權”與“裁判權”的交叉??貙彿蛛x要求公訴權由檢察官行使,裁判權由法官行使,二者應截然分立,避免職權混同或者僭越。在認罪認罰從寬程序中,被追訴人和檢察官在審前階段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法官無權參與其中。雖然案件進入審判之后,法官會進行司法審查,最終基于事實和證據(jù)作出裁判,但就域外實踐來看,大部分國家的司法審查都流于形式。如此看來,檢察機關在認罪協(xié)商過程中行使了“準司法權”,從單一的控訴機關成為控訴+審判雙重角色,有違控審分離原則之嫌疑。但筆者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仍然受到控審分離原則的規(guī)范,理由如下:第一,從組織結構而言,承擔控訴職能的檢察機關獨立于專享審判職能的法院,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未改變檢察機關、法院的組織機構、人員設置。第二,無起訴,不審判。檢察官與犯罪嫌疑人達成認罪協(xié)議,并據(jù)此向法院提起訴訟。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審判程序的啟動依舊以檢察機關起訴為前提,法官不會主動審判。第三,法院審理范圍受限于起訴范圍。認罪認罰從寬程序中,法院審判活動圍繞認罪協(xié)議展開,對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以及量刑建議的合理性進行審理。不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實質(zhì)上,法院審理范圍都不會超出認罪協(xié)議內(nèi)容。第四,認罪協(xié)議受到審判權的反向制約。法院審查是確保認罪協(xié)商程序合法性、正當性的重要防線。根據(jù)訴訟認識規(guī)律以及訴訟程序的遞進性,審判程序?qū)刹?、審查起訴結果進行審查和檢驗,審判階段定罪量刑的標準對審查起訴、偵查形成一種反向制約。確保案件的公正性,法官必須加強實質(zhì)審查:一是案件是否存在事實基礎,即犯罪事實客觀存在,而且被追訴人確實是犯罪實施者;二是被追訴人認罪的自愿性、真實性、明智性;三是協(xié)商內(nèi)容的正當性,是否符合罪刑法定和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從寬量刑是否在法定幅度內(nèi);四是程序保障是否到位。程序簡化的最低限度是保障當事人不可克減的權利。認罪認罰從寬程序相較于普通程序進行了大幅度簡化,為確保案件的質(zhì)量,應加強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程序保障,如公檢法機關是否履行了權利告知義務,被追訴人是否受到律師幫助;法官是否審查了認罪自愿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