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生 蔡選琨 李建榮 曾凡榮 曾小明
[摘要]目的 探討奧拉西坦聯(lián)合氯吡格雷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再灌注后的腦保護作用。方法 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6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43例。研究組為奧拉西坦+氯吡格雷,對照組為奧拉西坦。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變化情況,并觀察血清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變化。結(jié)果 就診時,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就診時,兩組患者血清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對照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奧拉西坦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對其再灌注后腦保護作用顯著,且能抑制炎性因子,改善神經(jīng)功能,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關(guān)鍵詞]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再灌注;腦保護;奧拉西坦;氯吡格雷
[中圖分類號] R7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2(a)-014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linical study of Oxiracetam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on cerebral protection after re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study group was Oxiracetam + Clopidogrel,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oxiracetam.The change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and daily living ability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changes of serum malondialdehyde and homocysteine level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core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MDA and homocystein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of serum malondialdehyd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homocystein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Oxiracetam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therapy,cerebral protective effect on reperfusion significantly,and inhibit inflammatory factors,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
[Key words]Acute ischemic stroke;Reperfusion;Brainprotection;Oxiracetam; Clopidogrel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是一種多發(fā)腦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1]。一般來說,該病主要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機體出現(xiàn)血管痙攣、狹窄甚至閉塞,引發(fā)局部腦組織細胞缺氧缺血,致使出現(xiàn)腦軟化壞死的疾病[2]。一旦患者出現(xiàn)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可導致其出現(xiàn)相應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癥狀[3]。而且,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多并發(fā)癥,如認知功能障礙、肢體功能障礙等,增加致殘率,提升血管性癡呆發(fā)生風險[4]。當前,臨床上多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包括抗炎、抗凝、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但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仍不理想,預后較差[5]。這就需要臨床上采取積極措施,尋找有效、安全的治療措施,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改善預后。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新型血小板腺苷受體抑制劑藥物,氯吡格雷能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且能控制斑塊形成,對腦組織細胞缺血現(xiàn)象進行改善[6]。而奧拉西坦是一種新型促智藥物,能改善腦代謝,促使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提升,且能調(diào)動未受損腦組織重建和功能重建,改善受損神經(jīng)功能[7]。當前,臨床上針對上述兩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效果的研究較少。本研究為深入探討奧拉西坦聯(lián)合氯吡格雷的治療效果,前瞻性調(diào)查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收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6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研究組,每組43例?;颊呒盎颊呒覍偻獗敬蔚呐R床研究并能全程參與本次研究。研究組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42~80歲,平均(63.2±12.0)歲;發(fā)病到就診間隔時間為6~17 h,平均(12.2±3.5)h;平均體質(zhì)量(67.3±10.5)kg;受教育程度:18例患者為小學,15例患者為初中,10例患者為大專及以上。對照組中,男28例,女15例;年齡43~82歲,平均年齡(63.4±12.2)歲;發(fā)病到就診間隔時間為6~18 h,平均(12.3±3.4)h;平均體質(zhì)量(66.5±11.8)kg;受教育程度:17例患者為小學,15例患者為初中,11例患者為大專及以上。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正式啟動。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8]者;②實施頭顱CT、核磁共振成像等檢查,結(jié)果顯示存在缺血性腦梗死病灶者;③發(fā)病到就診間隔時間在48 h內(nèi)者。
1.3 排除標準
①昏迷,意識不清晰者;②存在大面積腦梗死者;③合并惡性腫瘤者;④存在出血傾向者;⑤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者;⑥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1.4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確定病情后,及時進行常規(guī)處理,包括吸氧、監(jiān)測生命體征、調(diào)節(jié)酸堿平衡、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控制血糖等。對照組在此基礎(chǔ)上加用奧拉西坦注射液(生產(chǎn)廠家:哈爾濱三聯(lián)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070):4 g奧拉西坦注射液融入250 ml生理鹽水,實施靜脈滴注,1次/d。研究組在上述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氯吡格雷片(生產(chǎn)廠家: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83):75 mg/次氯吡格雷片口服,1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4 d。
1.5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量表變化,該量表共涉及15個項目,得分越高,提示情況越差[9];②觀察兩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變化,該量表共包括2個部分,即軀體日常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共14個項目。以100分為滿分,得分越高,提示情況越好[10];③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指標變化,包括血清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的比較
就診時,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指標的比較
就診時,兩組患者血清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對照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腦血管疾病,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病率較高。近年來,隨著國內(nèi)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和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病率不斷提升,且患病率呈現(xiàn)逐年增長趨勢,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guān)注[11]。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是因供應腦部的動脈出現(xiàn)血栓形成或栓塞,致使出現(xiàn)急性腦供血不足,引發(fā)局部腦組織壞死的病癥。一旦患者出現(xiàn)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會導致其臨床表現(xiàn)出偏癱、失語等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癥狀,給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影響。當前,臨床上多采用溶栓方法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目的是促使梗死區(qū)血流供應盡快恢復。此外,根據(jù)相關(guān)調(diào)查研究顯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60%左右的患者在首選溶栓治療后,實施再次灌注治療[12]。早期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再灌注治療后,能促使部分腦細胞恢復正常腦功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腦細胞缺血、缺氧半暗帶病變部位實施再灌注治療后,會導致大量氧自由基釋放,使得生物膜的過脂質(zhì)氧化現(xiàn)象加重,損傷細胞內(nèi)皮,加重腦神經(jīng)損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過程,采取積極措施,促使腦缺血病灶區(qū)血液循環(huán)能力改善,控制再灌注損傷,在改善患者預后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氯吡格雷是一種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有著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且能對人體血管血栓形成進行抑制,拮抗血小板表面ADP受體,所以,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中,氯吡格雷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在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中,血小板聚集與血栓形成是重要影響因素,故氯吡格雷在臨床上得到推廣使用。此外,炎癥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與發(fā)展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故需在治療過程中采取積極措施控制炎癥反應。當前,臨床上尚未具體明確氯吡格雷抗炎機制,從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中可以推斷,其抗炎機制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能對血小板P-選擇素的釋放進行抑制,且能對炎性細胞功能進行激活,通過介導細胞間黏附,發(fā)揮抗炎作用;②能對細胞因子的釋放進行抑制,控制動脈平滑肌細胞遷移,達到抗炎目的。
奧拉西坦是一種常用新型促智藥物,能促使大腦皮質(zhì)和海馬部位乙酰膽堿的釋放量增加,且能提高轉(zhuǎn)運[13]。而且,奧拉西坦能改善腦代謝,提升大腦對葡萄糖、氧的利用率,增加腦組織中核酸及蛋白質(zhì)的合成,促使腦組織對缺氧耐受性提升[14]。此外,奧拉西坦還能促使大腦皮質(zhì)聯(lián)絡(luò)纖維突觸的可塑性得到改善,對未受損腦組織進行重建,促使神經(jīng)功能盡快恢復。奧拉西坦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能改善患者受損神經(jīng),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15]。
當前,臨床上診斷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奧拉西坦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的研究較少。筆者對研究組實施聯(lián)合治療,對照組僅采用奧拉西坦治療。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奧拉西坦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能促使患者受損神經(jīng)功能盡快恢復,且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腦保護作用顯著。
血清丙二醛和同型半胱氨酸均為評價細胞損傷的常用指標。其中,血清丙二醛屬于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一旦血清丙二醛水平提升,提示機體氧自由基水平增高,且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加重。同型半胱氨酸在炎性反應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會影響炎性因子釋放。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低于對照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奧拉西坦聯(lián)合氯吡格雷,能對炎性反應的發(fā)生進行抑制,可清除氧自由基,促使腦血流量增加。
綜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奧拉西坦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對其再灌注后腦保護作用顯著,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連霞,李光來,李東芳,等.烏司他丁對大鼠急性缺血性腦組織水通道蛋白-4表達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 16(5):647-648.
[2]杜雅明,劉紅軍,許鋒杰,等.醒腦靜聯(lián)合前列地爾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再灌注后腦保護作用[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5):379-381.
[3]李立,吳世政,張淑坤.缺血性腦卒中后相關(guān)免疫學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2):219-221.
[4]常紅,許亞紅,陳琳.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出血并發(fā)癥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4):459-462.
[5]潘東,李曼.醒腦靜聯(lián)合前列地爾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再灌注后腦保護作用[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14):1738-1740.
[6]吳志福.不同維持量氯吡格雷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氯吡格雷抵抗率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6,38(9):1304-1305.
[7]邵培寧,秦榮榮,尹彩霞,等.奧拉西坦治療急性腦梗死認知功能的療效[J].江蘇醫(yī)藥,2016,42(19):2174-2175.
[8]曹穎,朱巧謀,范銀銀,等.血清S100B、MMP-2及炎性標志物測定在氯吡格雷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2(18):2710-2712.
[9]劉夢嬋,李鳳鵬,韓雅玲,等.阿加曲班對比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初步隨機、開放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5,40(06):433-439.
[10]蔣小玲,商永華.氯吡格雷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炎性標志物的影響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4):2072-2073.
[11]劉紅,沈斌,李衛(wèi)寧.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睡眠障礙及其對預后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17,38(7):782-784.
[12]蔣慧.氯吡格雷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療效及血清炎性標記物的影響效果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6,40(8):828-830.
[13]唐麗,李呂力,劉開祥,等.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華西醫(yī)學,2017,32(4):509-514.
[14]何增義,周媛,薛銳靈,等.奧拉西坦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與認知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6, 22(7):1404-1407.
[15]蔡雪峰,隋世華,蘇學勇.奧拉西坦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7,(15):2520-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