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發(fā)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互聯(lián)網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yè)中,其中包括肩負著為祖國培養(yǎng)人才重任的教育行業(y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各高職院校的英語泛讀的教學模式在互聯(lián)網的迅速發(fā)展下也逐漸受到影響,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對高校英語教學來說,不僅是新的機遇,同時也是新的挑戰(zhàn)。據數(shù)據調查顯示,利用網絡環(huán)境對學生進行英語泛讀教學,無論從教學效果還是學習效果的角度來講,都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有效學習。本文將通過對比傳統(tǒng)高校英語泛讀教學模式,對網絡環(huán)境的英語泛讀教學進行探討,希望對日后高校英語泛讀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網絡環(huán)境;英語泛讀;創(chuàng)新教學
【作者簡介】陳靜(1979- ),女,漢族,江蘇無錫人,無錫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
信息技術在不斷發(fā)展完善,人們的學習方式也在逐漸改變。教學方式也從傳統(tǒng)的“一個黑板、一根粉筆”的模式轉變?yōu)橛梢慌_計算機就可以完成的教學。英語泛讀是我國高校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閱讀的擴張和補充。目前,很多高校已經將英語泛讀課作為必修課程之一。而網絡環(huán)境具有空間性特點,教師和學生在一個虛擬的空間里進行教學和學習,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遞和儲備。同時,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可以使學生接觸的知識范圍更加廣泛,網絡上的新鮮知識訊息可以讓學生的眼界也更為開闊。
1.教學方式過于陳舊。針對于我國高校目前的對于泛讀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無論是從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式來看,依然過于傳統(tǒng)。通常是教師多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教學,對一篇閱讀文章進行講解,而講解的內容也通常是教師將文章的重點內容整理出來,然后講述給學生,再搭配一些簡單的問題,課堂時間基本都是教師在講課,留給學生的時間很少,學生只需要記錄教師講的內容,回答教師的問題即可。所以,課堂現(xiàn)象通常是“教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很少給予回應”,甚至有很多學生的思想不再課堂上,也有部分學生認為,泛讀課程就是“放松時間”。這樣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造成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再加上學生和教師對于泛讀課程本身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無效教學”。
2.目的性不強。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讀學生,只能讀些較短的英文文章,單詞量不能太多。主要是因為雖然英語泛讀課程已經成為很多高校的必修課程,但是仍然有大部分教師和學生認為泛讀課程就是閱讀課的衍生課程,覺得泛讀課程的并不是特別重要,教學缺乏目的性。因為不理解為什么要上泛讀課程,所以導致教師和學生在上課時,通常不會注重文章的選擇,一般會隨意選擇文章,而文章通常是較為簡單或者簡短的段落,敷衍了事,失去泛讀課本身具有的重要性。
3.沒有真正做到泛讀。泛讀與閱讀有所不同,泛讀更像是瀏覽,不需要逐字逐句的分析。這里所說的“廣泛”不僅僅是閱讀的文章是多種題材,同時閱讀的速度也需要提升。然而在我國目前的泛讀教學中,其課堂形式跟普通的英語課堂并無差別,教師同樣是注重對語法的分析和詞匯的講解,對于文章結構和寫作風格并沒有太多的重視,在學習生涯中,教師是學生模仿的榜樣,學生學習路上的“標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首先采取的是教師教授的辦法。所以,學生對待泛讀課程學習,也同樣是從分析語法和弄懂每個單詞的含義入手,并不能進行正確的總結歸納,在這樣的影響下,學生閱讀的總體速度非常的低,有數(shù)據顯示,我國高職院校絕大部分學生在讀一篇500個單詞左右的文章,需要花掉15分鐘左右的時間。
1.教學角色改變。在網絡環(huán)境的下,各高校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優(yōu)化再利用,以互聯(lián)網為創(chuàng)新元素加入教學中,從主導者的身份轉變?yōu)橐龑д吆徒M織者,還需要幫助學生做信息的大量搜集和對于大量數(shù)據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先將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然后通過對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做分析,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然后針對學生們出現(xiàn)的問題不同,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除此之外,教師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瀏覽,將對學生整個的學習情況作出整理分析,針對于每個學生學習習慣的不同和英語基礎的不同,制定出符合學生個體的學習方案,學習方案要盡量注意細節(jié)問題,做到因材施教。同時,教師要做到每隔一段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觀察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效果,然后預測出適合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方案。
2.教學策略的改變。首先,網絡教學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利用網絡環(huán)境進行英語泛讀教學更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出課堂上即將泛讀的主題內容,并且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行進行思考、討論,進行文章段落內容的預測。上課時,教師可以通過泛讀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在比拼中提高自己的泛讀速度,在前期上課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怎樣找出關鍵詞和承上啟下的句子,每次上泛讀課時,可以讓學生回憶并且自行尋找關鍵詞、關鍵句,利用網絡,對一些專有名詞和較為復雜的句子進行分析并進行小組討論。在此期間,教師需要通過網絡進行監(jiān)督,對學生產生的疑問進行解答和幫助,以此提高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
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讓學生在不斷的泛讀中學會如何總結出文章或者段落的主體內容,可以進行小組討論,互相借鑒其他同學的意見,從而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每個小組可以在討論之后派出一個代表對本組的意見進行講解。在本節(jié)課內容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將本節(jié)課程的PPT和相關的視頻、圖片等進行上傳,方便學生在課后再次查看、整理筆記、鞏固知識。
最后,教師可以利用手機軟件對學生進行答疑,比如,教師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等聊天工具,方便與學生及時交流,教師可以通過群聊的形式,將學生在泛讀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對于泛讀課程提出的意見搜集,做好總結,在下次上課時針對問題作出提問,先讓學生之間作出解答,在學生解決不了時,教師可給予幫助。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主體,讓學生進行資料搜集,可以單獨尋找也可以分小組合作,進行比拼。
3.多元化教學方式。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人才,所以,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應該與社會現(xiàn)狀和單位用人要求做好對接。對此,教育工作者要仔細分析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根絕學生本身具有的特征進行教學準備。盡量做到將每節(jié)課所講的教學內容做到與生活場景和社會現(xiàn)實情況相結合。以泛讀課程中“l(fā)ove”主體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利用互聯(lián)網播放關于愛的影片,讓學生可以從視覺、聽覺中獲得直觀感受,能夠讓“l(fā)ove”的感覺直擊學生心理,從而加深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印象。另外,教師在講課時要利用好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出通過網絡技術做出的PPT,注意音樂和影片的播放,為學生營造近乎于真實的意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本節(jié)課結束之后,可以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在線答疑,對學生產生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和輔導,并且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合理建議,從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的角度出發(fā),促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讓他們能夠在未來的泛讀學習中越來越順利。
4.建立專業(yè)網絡評價體系。因為網絡的空間性,教師與學生處于分散狀態(tài),不能做到及時的關注到每個學生對于英語泛讀的學習情況,建立專業(yè)的網絡評價體系,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需要高校教師主要做到兩方面的工作:第一,對于專業(yè)英語的閱讀教學做到全面了解,其中包括閱讀環(huán)境和閱讀內容,要更加重視網絡教學,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將網絡教學看的與現(xiàn)實教學同樣重要。第二,各高校需要在校內的互聯(lián)網站上建立英語泛讀教學網站,要考慮到如何提高學習效果、提高教學效果、資料檢索等等,方便教師和學生利用網絡,讓教師和學生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互相溝通,進行問題討論,同時要設立反饋意見通道,工作人員負責對反饋意見進行整理并加以改正,是網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泛讀教學模式更加具有科學性。
眾所周知,互聯(lián)網是一個可以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實現(xiàn)信息交換的平臺。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英語泛讀教學可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改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更好的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性人才,其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網絡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同時具有著開放性和共享性,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查詢講課時所需資料,在上課時講給學生,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更好的了解語言背景和閱讀文化背景,從而更好的進行英語泛讀。第二,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隨時隨地的交流,解決在學習中遇到得到問題,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網絡共同談論學習內容,從而推進學生的學習進程,最終達到學習目的。第三,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督,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進行總結分析,在以后的課程中加強改進,提升學習效果。
對于高校英語泛讀課程來說,其目的在于要通過大量的閱讀,讓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速度、對語言的鑒賞能力以及詞匯量的積累上得到有效提升。就我國目前的英語泛讀教學課程來看,在改革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在網絡技術不斷更新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出不斷的努力和改進,從自身做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并且做出相應處理。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廣泛閱讀,增加自己的知識范圍和對文化的敏感性,在自己的視野得到開拓的同時,在未來的英語學習中,也可以達到質量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謝慧琪.高職院校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英語泛讀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7(1):89-90.
[2]李娜,張宇,周長帆.網絡環(huán)境下的高校英語泛讀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基于三峽大學的調查研究[J].戲劇之家,2015(7):226-227.
[3]郭建偉.網絡時代下英語專業(yè)閱讀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7(16):52.
[4]馬曉曄,張冬平,范振英.基于網絡的英語泛讀教學模式構建[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28(3):22-23.
[5]董連忠.基于網絡多媒體技術的大學英語泛讀教學模式探析[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27(2):112-114.
[6]祝永勝.多媒體和網絡環(huán)境下的英語泛讀教學[J].勝利油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2,16(1):30-32.
[7]孫苗.高職院校英語泛讀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4(99):95-95,96.
[8]賀亞迅.運用網絡優(yōu)化英語泛讀教學[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