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開祥
【摘要】 目的 探討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的發(fā)病原因與治療效果。方法 56例急診內科昏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入院后及時診斷并給予早期有效治療, 觀察分析患者診斷準確率、治療效果及發(fā)病原因。結果 入院12 h內準確診斷39例, 診斷準確率為69.64%, 入院48 h內準確診斷48例, 診斷準確率為85.71%;治療成功51例, 治療成功率為91.07%。發(fā)病原因:腦血栓24例(42.86%), 腦出血
15例(26.79%), 藥物中毒10例(17.86%), 有機磷中毒7例(12.50%)。結論 急診內科接收昏迷患者較多, 病因復雜且危害較大, 務必開展及時高效的診斷與治療工作, 切實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 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發(fā)病原因;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34
昏迷為臨床常見癥狀, 受多種因素影響, 患者神經系統(tǒng)出現神經功能異常情況, 嚴重時甚至會伴有功能障礙, 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昏迷癥狀誘發(fā)因素較多, 且患者發(fā)病速度較快, 發(fā)病后喪失溝通能力, 增加了病情診斷與病因探查的難度, 因此急診內科應針對昏迷患者開展及時準確診斷, 并配合有效治療, 提高治療成功率[1]。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 探討了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的發(fā)病原因與治療效果, 現詳述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急診內科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昏迷患者56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1例, 女25例, 年齡23~57歲, 平均年齡(38.93±6.85)歲;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進行昏迷程度評估, 輕度17例, 中度29例, 重度10例;部分患者伴有腦水腫、高燒、偏癱、痙攣抽搐和心力衰竭等情況, 昏迷時間20 min~14 h, 平均昏迷時間(6.57±2.76)h。
1. 2 方法
1. 2. 1 診斷方法 入院后醫(yī)生詳細了解患者基本情況, 詢問家屬是否存在昏迷病史或家族遺傳史, 隨后開展系統(tǒng)診斷, 若患者為神經比例體征陽性, 則立即行頭顱CT檢查, 并進行腦脊液生化分析;如果患者臨床表現為呼吸循環(huán)功能障礙, 開展便、尿、血3項常規(guī)檢查外, 進行心電圖、電解質、心肌酶譜等診斷。此外對于急性中毒患者, 收集排泄物和嘔吐物送檢, 盡早確定毒物性質。
1. 2. 2 早期治療 保持患者呼吸暢通, 建立靜脈通道, 給予患者吸氧, 保持其血氧飽和度處于正常水平, 針對患者具體情況開展早期治療。①呼吸障礙:實施支持呼吸治療, 給予患者氣管插管, 保證其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平穩(wěn), 隨后開展進一步治療;②腦出血:合理控制患者血壓, 并通過脫水方式降低顱內壓, 促進腦循環(huán)改善, 并給予患者神經藥物保守治療, 密切觀察患者瞳孔變化情況, 做好開顱手術準備;③心肌梗死:糾正患者電解質紊亂情況, 給予患者心律失常藥物;④急性中毒:入院后快速進行洗胃和導瀉, 并進行毒理鑒定, 以此為依據選擇特效解毒藥物, 有機磷中毒則可選擇解磷定, 阿片類中毒則可使用納洛酮。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入院12 h和48 h內患者的診斷準確率、治療成功率和具體發(fā)病原因。
2. 1 診斷及治療結果 入院12 h內準確診斷39例, 診斷準確率為69.64%, 入院48 h內準確診斷48例, 診斷準確率為85.71%;治療成功51例, 治療成功率為91.07%。
2. 2 發(fā)病原因分析 發(fā)病原因:腦血栓24例(42.86%), 腦出血15例(26.79%), 藥物中毒10例(17.86%), 有機磷中毒7例(12.50%)。
就現代醫(yī)學理論而言, 昏迷屬一種特殊病理狀態(tài), 由多種因素引發(fā), 對腦高級神經活動產生影響, 致使其受損甚至衰竭, 患者昏迷后對外界刺激反應消失, 并伴有運動障礙、反射障礙和感覺障礙等情況, 甚至會出現大小便失禁情況[2]。通常情況下昏迷病情進展迅速, 對臨床診斷與搶救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 而根據以往臨床經驗可判斷, 醫(yī)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準確判斷, 患者入院后通常接受基礎治療, 待確診后開展有針對性治療, 極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從而誘發(fā)死亡, 未死亡患者預后質量不佳[3, 4]。而早期診斷與治療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其預后質量, 并且在診治過程中明確具體誘發(fā)因素尤為重要。
急診內科昏迷患者誘發(fā)因素較為復雜, 患者多受各種內科嚴重疾病影響, 對其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tǒng)進行抑制, 并影響大腦皮層代謝活動情況, 且隨著病情程度加重, 患者意識完全喪失, 進而進入昏迷狀態(tài)[5]。針對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相應地診斷及治療方式存在明顯差異, 快速及時確定誘發(fā)因素有利于早期診治工作的開展, 本次研究選擇急診內科昏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給予其早期診斷與治療, 結果顯示:入院12 h內準確診斷39例, 診斷準確率為69.64%, 入院48 h內準確診斷48例, 診斷準確率為85.71%;治療成功51例, 治療成功率為91.07%。發(fā)病原因:為腦血栓24例(42.86%), 腦出血15例(26.79%), 藥物中毒10例(17.86%), 有機磷中毒7例(12.50%)。具體原因分析如下:針對急診內科昏迷患者, 醫(yī)護人員應準確把握其臨床癥狀特征, 抓住重點予以有效處理, 其中準確診斷意義重大, 本次研究中誘發(fā)昏迷的主要原因為腦血栓和腦出血, 其占比達到69.63%, 因此在臨床救治過程中應重視心腦血管疾病的辨別和處理, 心腦血管疾病誘發(fā)昏迷診斷難度不大, 此類患者多伴有高血壓疾病, 且發(fā)病時出現眩暈、偏癱或軀體障礙等情況, 對其進行體格檢查, 結果多呈現神經病理征陽性, 并密切觀察瞳孔變化情況, 切實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 基于此開展頭顱CT診斷。并且藥物中毒較為常見, 醫(yī)生在診斷時必須詳細了解患者病史和家族遺傳情況, 為臨床診斷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在診斷明確后應及時開展緊急復蘇、終止毒物接觸、排除未吸收毒物等處理方法, 隨后開展對癥治療, 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配合并發(fā)癥治療措施, 切實保證患者的安全性。在治療過程中, 對于診斷明確的患者給予對癥治療, 并密切觀察患者臨床病情變化情況, 若患者未能在短時間內確診, 則應遵循“診治同步”原則, 縮短無治療時間, 綜合多科室開展有效治療, 切實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此外在治療過程中, 很多藥物會增加患者昏迷程度, 對患者病情恢復造成不良影響, 并干擾病因分析及進一步診斷, 醫(yī)生必須足夠重視此類問題, 合理調整給藥方案, 尤其對于老年患者, 由于年齡增加, 其身體機能呈現衰退趨勢, 容易并發(fā)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 昏迷發(fā)生率較高, 因此必須給予足夠重視, 嚴格規(guī)范用藥, 并制定科學的服藥指導方案, 切實保證臨床治療的安全性[6-10]。
綜上所述, 急診內科接收昏迷患者較多, 病因復雜且危害較大, 務必開展及時高效的診斷與治療工作, 切實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
[1] 楊琳. 急診內科昏迷患者臨床診治探討.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5, 32(s1):73.
[2] 張歡, 楊江濤, 涂亞麗, 等. 急診內科搶救327例昏迷患者的急救體會. 醫(yī)學綜述, 2015, 22(3):552-553.
[3] 袁洪文. 急診內科搶救342例昏迷患者的回顧性分析. 臨床急診雜志, 2015, 16(5):391-393.
[4] 唐英. 昏迷患者內科急診搶救臨床分析.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6, 38(A1):7.
[5] 楊文典. 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及處理措施.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3):103-104.
[6] 張麗. 探討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臨床診治.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15(23):32-33.
[7] 李道斌. 急診內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臨床治療. 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4(5):2597.
[8] 肖洋. 急診內科搶救昏迷患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方法研究.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5, 7(15):47-48.
[9] 何啟蓉. 80例急診內科搶救昏迷患者的臨床診斷及治療. 醫(y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5, 24(6):962-963.
[10] 鄭洪濤. 急診內科搶救昏迷患者的臨床診斷、治療及療效研究.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27):263-264.
[收稿日期: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