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薇
【摘要】 目的 探討在抗菌藥物臨床使用中實施藥師干預措施的效果。方法 202例住院患者及門診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 每組101例。對照組未實施藥師干預, 干預組實施藥師干預。比較兩組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結果 干預組選藥不當、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聯合用藥、藥品更換頻繁、用法用量不當、溶媒選用不當、用藥療程過長、用藥檔次高等8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86、19.47、4.91、11.30、7.99、5.70、15.32、5.67, P<0.05)。結論 臨床藥師干預能有效減少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現象, 保證醫(yī)療安全, 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 藥師;抗菌藥物;干預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81
抗菌藥物是臨床應用最廣的一類藥物, 但目前我國普遍存在抗菌藥物濫用現象, 且每年因此而導致的死亡人數達8萬以上[1]。濫用抗菌藥物還會引起細菌耐藥性的發(fā)生, 使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下降。因此, 促進抗菌藥物的臨床使用合理化、規(guī)范化, 減少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生和耐藥菌株產生, 是目前醫(yī)療機構需要解決的問題[2, 3]。本研究中通過資料回顧性分析, 探討在抗菌藥物臨床使用中實施藥師干預措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02例住院患者及門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 每組101例。干預組中女52例, 男49例;年齡1~75歲, 平均年齡(41.8±15.6)歲;其中住院病例45例, 門診病例56例。對照組中女50例, 男51例;年齡2~78歲, 平均年齡(41.9±13.8)歲;其中住院病例56例, 門診病例4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未行藥師干預, 干預組采取藥師干預。干預內容如下:①醫(yī)院成立藥品及院內感染委員會, 對院內感染、用藥情況等進行調查和監(jiān)督, 完善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相關制度, 并聯手醫(yī)院質控科, 將藥物的使用情況列入醫(yī)療質量管理考核中, 對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者進行相應處罰;②落實抗菌藥物使用管理規(guī)定。臨床藥師通過查房、核查處方等方式對抗菌藥物使用信息進行收集, 對存在不合理應用現象應及時上報;③加強處方監(jiān)督審核。臨床藥師對抗菌藥物使用指征應熟練掌握, 干預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現象, 并提出合理用藥建議。同時促進藥敏試驗和病原學檢查工作, 做到抗菌藥物的正確選用;④加強宣教工作。臨床藥師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意義及不合理使用藥物的危害進行廣泛宣傳, 使臨床醫(yī)師對抗菌藥物的使用合理化。同時讓患者了解到并非貴的、進口的抗菌藥物就最有效, 使其認識到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選藥不當、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聯合用藥、藥品更換頻繁、用法用量不當、溶媒選用不當、用藥療程過長、用藥檔次高等8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組選藥不當、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聯合用藥、藥品更換頻繁、用法用量不當、溶媒選用不當、用藥療程過長、用藥檔次高等8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86、19.47、4.91、11.30、7.99、5.70、15.32、5.67, P<0.05)。見表1。
抗菌藥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藥, 主要用于防治細菌感染性疾病, 在臨床上的應用非常廣泛。但近年來, 國內抗菌藥物的濫用現象普遍嚴重, 醫(yī)院抗菌藥物的使用率較高, 同時也伴隨著新抗菌藥物的耐藥現象[4, 5]??咕幬锏牟缓侠硎褂脦淼奈:κ牵孩偃祟愘Y源的嚴重浪費, 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 導致醫(yī)藥資源的浪費;②廣泛的細菌耐藥, 細菌感染性疾病治療效果明顯下降;③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據報道顯示[1], 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我國學齡前兒童造成耳聾的數量占全聾啞兒童的30%~40%, 高達30萬人次;④二重感染和過敏反應發(fā)生率高, 甚至引起死亡, 對人類的生命健康形成嚴重威脅[6-8]。因此, 如何有效促進抗菌藥物更合理使用, 保證醫(yī)療安全, 已成為臨床研究的焦點課題之一。
近年來, 較多研究報道指出[2], 臨床藥師干預能使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水平顯著提高, 使細菌耐藥性的發(fā)生延緩。臨床藥師是臨床用藥的參與者, 在藥動學、藥理學等方面有獨特的專業(yè)優(yōu)勢, 參與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的評價。其對臨床用藥各環(huán)節(jié)進行藥學監(jiān)督, 能夠促使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從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9, 10]。本院自2015年起, 嚴格落實處方專項點評制度, 監(jiān)測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 對抗菌藥物使用管理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 使臨床用藥的綜合管理取得滿意成效。本研究中, 干預組選藥不當、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聯合用藥、藥品更換頻繁、用法用量不當、溶媒選用不當、用藥療程過長、用藥檔次高等8項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率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86、19.47、4.91、11.30、7.99、5.70、15.32、5.67, P<0.05), 臨床藥師的參與能有效減少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現象, 與文獻報道的結論相一致[3]。
綜上所述, 臨床藥師干預能有效減少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現象, 保證醫(yī)療安全, 具有推廣價值。
[1] 曾偉明. ??扑帋熢O立對兒科住院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干預效果分析.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7, 12(8):188-189.
[2] 劉莉, 徐婷婷, 湯擁軍, 等. 臨床藥師干預抗菌藥物使用的效果分析. 中國藥房, 2016, 27(32):4589-4591.
[3] 謝奕丹, 吳曉玲, 黃光鴻, 等.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專項點評標準的建立與應用效果評價. 中國藥房, 2017, 28(2):262-266.
[4] 譚建中. 藥師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干預效果分析.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3, 10(25):107-109.
[5] 李興橋. 臨床藥師對剖宮產圍手術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干預效果分析.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1):163.
[6] 李韻梅. 藥師干預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效果分析. 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3, 51(11):126-127.
[7] 童慶平. 藥師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干預效果分析. 醫(yī)學信息, 2014(26):245-246.
[8] 馮立婭, 吳婷, 歐陽林玲, 等. 藥師參與臨床治療對呼吸內科住院患者抗生素合理應用的干預效果.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17, 34(6):5-6.
[9] 朱子輝, 陳璐鷺. 基層醫(yī)院臨床藥師干預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4):4-6.
[10] 譚德勝.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藥師干預效果研究. 海峽藥學, 2017, 29(9):251-252.
[收稿日期: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