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君
海派文化,當是植根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上并融匯吳越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的上海文化,同時,它還吸納消化了諸多歐美西方的元素的因素,故它既有江南文化的古韻和雅致,且又有國際大都市的現(xiàn)代與時尚。它富有陽春白雪,兼容并蓄的獨特的個性,又有下里巴人海納百川的獨有情懷。我們且不說上海有來自蘇、浙、皖、豫、冀、魯?shù)鹊氐娜珖鞯氐囊泼?,更有來自英、美、法、俄、非洲等地的全世界各種膚色的人,他們帶來了他們的文化,如越劇、京劇、話劇、歌劇、黃梅戲、豫劇、爵士樂、交響樂、芭蕾舞……這些文化融入了上海,又豐富了上海。就拿坐落在上海外灘的浦江飯店(原名禮查飯店)來說吧,它建于1846年,維多利亞巴洛克式建筑結構。它是中國第一家西商飯店,中國第一部人工電話在這里接通,中國第一盞電燈在這里亮起,西方馬戲團最早在這里演出,西方電影也在這里亮相,西方最早交誼舞在這里舉行……可以說,海派文化諸多特性都能在這中國里程碑式的建筑中體現(xiàn)。
海派文化又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都市文化,它產(chǎn)生于都市生活的土壤,反映著都市人的心態(tài),頗具市民性,因而各種新潮小說、連環(huán)畫、月份牌、電影、歌舞、酒吧在上海極其流行,因而中西合一,漸漸形成海派電影、海派書畫、海派京劇、海派民樂、海派建筑等一系列具海派特色的上海文化。我想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秀文化并能融世界之潮流的海派文化定會前程似錦。
習近平同志曾在虹口考察時指出這里是“海派文化的發(fā)祥地”,也是“進步文化的策源地”。習近平同志說得十分精透。建黨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合理地運用了海派文化做包容性、多元性、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在滬廣泛地展開了地下工作,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的奇跡,至今仍成為歷史的亮點。
坐落在黃陂南路的中共一大會址,一幢磚木結構的石庫門房子,青紅磚瓦交錯搭配,半圓形的門頭牌匾。此處原是一大代表李漢俊的寓所,他以居住者身份作掩護,在這里,我們的黨卻舉辦了舉世聞名的黨的一大會議,這些中西式的帶著紅色記憶的石庫門房子,既是海派文化的載體,又是紅色文化的搖籃。
那時,我們黨在上海辦起了不少黨報黨刊。如李達主編的《共產(chǎn)黨月刊》、秦和森主編的《問導》周報、瞿秋白主編的《熱血日報》、鄧穎超主編的《支部生活》、張聞天主編的《紅旗周報》,它們在體現(xiàn)海派風格的同時,又將紅色基因滲透到海派文化之中。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上海電影的發(fā)展幾乎涵蓋了全中國。在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領導下,成立了以夏衍為首的電影小組。小組成員不斷向進步的明星、聯(lián)華和藝華等公司提供帶有進步意義的電影劇本,一時左翼電影迅猛發(fā)展,夏衍與程步高合作的以“九·一八”事變后的一場水災為背景的《狂流》揭示了農村階級矛盾和斗爭,電影一出,好評如潮,人們渴望著“中國事業(yè)隨著這狂流沖向光明”。以后《春蠶》《漁光曲》《女性的吶喊》
《風云兒女》《馬路天使》《十字街頭》等進步影片逐一登場,它喚醒了民眾,激起了熱血青年拿起刀槍走向戰(zhàn)場。
海派無派,兼容并蓄。海派文化里包含著紅色文化,而紅色文化中的紅色基因又滲透在海派文化之中,這也是不言而喻的。當今,海派文化正朝著蓬勃的趨勢發(fā)展,我們當把握好海派文化與紅色文化的內在聯(lián)系,打造好卓越的、全球化的新上海。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責任編輯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