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軍
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體育教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絕非易事。為了學生的安全,在體育課上學生的組織紀律必須嚴明,做到令行一致。如果學生組織紀律較差,勢必影響體育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對學生的運動安全造成威脅。
記得一節(jié)五年級(1)班的體育課,上課鈴響后,絕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集隊,有幾名男生和一名女生還在遠處的籃球架下“忘我”地投籃、搶球。體委大聲地喊著“上課了,集合了”,他們好像沒聽見似的,也沒反應。我大聲地喊了聲,“集合,站隊啦”,那幾個男生灰溜溜地跑了回來,拿球的女生××,又不耐煩地投了幾個球,才拿著球慢吞吞地往上課場地走。我有些惱怒了,心想:這女生是不是存心找事啊,這不行,得教育一下。
于是,我迅速將隊伍以體操隊形散開,讓體委帶領其他學生開始做準備活動,并準備利用準備活動的時間跟××談談,以便讓她以后上課時遵守課堂紀律,不能影響大家上課。哪承想,我剛喊了一聲“××,到前面來一下”,也不知道她是怕我,還是刁難我,她抱著球繞著隊伍轉圈,就是不肯過來,惹得其他學生哈哈大笑,都開始不認真地做準備活動了。我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躥了上來,這哪行,照這樣,這課沒法進行了。心想著:一個小女生我都約束不住了,那幾名“刺頭”男生以后還不得更不把我當回事了。
“集合,準備活動停!”我大聲地下達命令,隊伍迅速集合了?!啊痢镣瑢W,請到前面來!”我大聲地喊著,××還站在隊尾,就是不過來。我心中的怒火更大了,可就是拿她沒轍,她一個勁兒地不理我。我有點無法下臺。“好,你不過來,是吧,那這節(jié)體育課停,全體回班級!”這時其他學生不樂意了:“××同學,你快到前面去,別影響我們上體育課。”“快去,別影響我們上課!”可是她還是原地不動,遠遠地站著。瞅她那樣,歪戴著帽子,懷里抱著個球,眼晴斜視著你,要多氣人就有多氣人。
為了盡快結束這場“戰(zhàn)爭”,我迅速跑到她面前,揪著她帽檐兒一拽,說著:“你趕緊過來!”哪承想,她往后一退,帽帶刮了一下她的小辮兒,她退得更遠了。我瞅也沒瞅她一眼:“我管不了你了,是嗎?你這節(jié)體育課不用上了,馬上回班級,找班主任解釋清楚去?!彼诩w的壓力下,只得回班級了。接下來的體育課又回歸了正常,學生有序地學習著肩肘倒立,直到下課。
課上,其實我也沒再把這事當回事兒,心想:她肯定回班了,班主任肯定批評教育她了,以后她肯定會改變的。哪承想,這小姑娘也沒敢回班級見班主任,卻跑到水房,給她家長打電話,說體育教師體罰她,拽她頭發(fā)了,把“事”整大了。
沒幾個小時,她的家長便到學校找班主任、校長評理,非要我給個說法。無可奈何,我只好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經(jīng)過給他們說了一遍,也找班級學生問了個明白,經(jīng)過我這么一說,班主任、校長也幫著澄清,終于“化干戈為玉帛”了。家長表示以后不能光聽學生一面之詞,會教育好自己家孩子,希望學校和家長保持溝通,共同教育他們的孩子。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體育課上,教師對學生要求嚴一點,部分達不到要求的學生,便會說教師缺乏人性化,限制學生個性發(fā)展;對學生要求寬松點,學生就不把教師當回事兒。其實,想想當初,如果我讓體育委員把××同學送回班級,直接交給班主任,或者課上不發(fā)火,課下找××再談談,事情就不會發(fā)展到后面那步田地。不管怎么樣,課還得繼續(xù)上,紀律還得嚴格抓,安全還得時刻監(jiān)管,但是今后抓的方法必須講究策略。
編者感言
“對你,我有些無奈”,這句道出許多體育教師的惆悵與無奈。當下,時常會聽見不煩教師感嘆:“現(xiàn)如今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究其原因,從大環(huán)境而言,一方面獨生子女眾星捧月的家庭地位養(yǎng)成了他們嬌生慣養(yǎng)、自恃嬌寵,甚至獨斷專行的個性。另一方面,婚育年齡的推遲、自然環(huán)境、飲食結構、隔代教育等原因,導致所謂的“問題兒童”越來越多。作為培養(yǎng)人的學校,教育者面對“問題兒童”是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深思吳老師的無奈與傷心不僅是個案,而是值得研究的教育現(xiàn)狀。作為教師,除了改善自己的教育行為,尋求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還要飽有更多的愛心和寬容來面對特殊學生的特殊表現(xiàn)。作為學校、家庭乃至社會,加大對這一教育現(xiàn)象的研究與調控,共同努力,盡可能避免這樣的事情發(fā) 生。
長期以來,“問題兒童”現(xiàn)象普遍存在,并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一現(xiàn)象也越來也被社會高度重視。為此,我們只有加大對這一教育現(xiàn)象的研究與調控,才能使吳老師這樣的傷心與無奈越來越少。
作為教師,我們除了要規(guī)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更要尋求有針對性教育教學方法,還要報有更多的愛心和寬容來面對“問題兒童”的特殊表現(xiàn)。同時,作為學校教育需要加大針對特殊兒童教育的研究,從教育教學的角度為教師們提供專業(yè)指導;作為家庭教育,要能正視孩子的異常行為,要從根本上了解學生行為的特殊與異常的原因:是因為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當導致的,還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發(fā)育不足的原因造成,只有找到根源所在,教育甚至是矯正、治療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有效地幫助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