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麗
班主任不僅是教育實踐的直接者,而且是班級的管理者,是學校管理的服務者,每天接收著大量的學生信息,處理著各種各樣瑣粹的問題。因此,小學班主任要搞好班級管理,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起點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理念。要想當好小學班主任工作,就要圍繞班主任的難點,從情感教育、言傳身教、教學能力、班級文化、家校聯(lián)合教育等多方面來開展。
一、常抓常規(guī),以身作則
班主任作為小學德育工作與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在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的形成,與班主任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分不開,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都先要做好示范,才能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上對學生加以規(guī)范,從而使他們熱愛學習,提高小學德育工作的效果。
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用自己的實際動、言談舉止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和引導學生,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在每次的勞動當中,我以身作則,親自動手,拿起勞動工具做示范,邊做邊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漸漸地學生學會掃地、抹墻磚、抹門板和抹窗戶了……
二、構建人文思想的班級制度,樹立良好的班風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學生要在這個班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就需要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因此,在班集體中,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這種精神來自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做好這項工作是建設好班級的法寶,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在班集體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組織,利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班會、故事會、辯論會、座談會等多種途徑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以學生為本,平等開展德育教育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通過一些傳統(tǒng)美德的故事,開展德育教育,重點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傳統(tǒng)美德思想的灌輸。“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孩子,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的老師對他們的親近和愛,在親近與研究顯示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現(xiàn)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做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四、打造精品班會活動,家校聯(lián)系,實現(xiàn)感恩教育
班會活動是全體師生自主活動的一種教育形式,也是學生進行自我思想教育、增進同學間的了解和友誼、弘揚個性品質、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陣地。因此,班會上開展“感恩于心,報恩于行”的活動,讓更多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更多時候則更需要我們去引導感悟,使孩子們認識到我們給他們愛心、榜樣、機會,肯定孩子的示愛和感恩的表現(xiàn),最終讓學生飲水思源,推恩及人,報效祖國,回饋社會。
五、結束語
總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是持之以恒的工作。我們只要有一顆博大的愛心,真正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就無愧于我們的職業(y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讓我們編織一條愛的河流,讓那涓涓細流流入每個學生心田,在那里生根、發(fā)芽、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