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云 張曉東
摘 要 針對《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實驗課程目前教學方式的現(xiàn)狀,提出了應用型本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而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具體包括獨立設立實驗課同時提高實驗學時、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比重、改革考核標準等一系列方法。
關鍵詞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 綜合性 設計性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是應用型本科機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專業(yè)的一門傳統(tǒng)的基礎課,該課程主要包括公差配合和零件測量技術兩部分內(nèi)容。在實際生產(chǎn)中要檢驗產(chǎn)品是否合格,所以學生必須了解常見的檢測手段和方法。通過實驗教學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學好專業(yè)課的基礎與工具。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基本實驗,并認真撰寫實驗報告。
1基礎實驗設置和安排
基礎實驗是學生對各種測量方法及計量儀器的使用有基本的認識強化課堂所學的知識。學生只有掌握了常見零件測量技能之后,才有可能具備綜合測量、分析的能力?!痘Q性與技術測量》課程的基礎性實驗包括二個實驗項目,分別是孔徑的測量(零件內(nèi)徑測量)和表面粗糙度測量等。由于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個專業(yè)每一屆學生有三百多人,針對學生的數(shù)量較多,實驗課多數(shù)安排在周末進行,實驗設備有限,分組過多會影響學生其他實驗課的開展,為了協(xié)調(diào)、合理利用儀器,故將二個實驗同時交叉開設,學生按實驗項目分為幾大組,再按設備數(shù)量分為若干小組,這樣一次可以容納15至25人完成實驗,而且每小組2至3人,確保基礎實驗每個人都能動手操作的目的。
2綜合、設計性實驗設置和安排
在學生完成前面二個基礎性實驗,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技能后,開展具有綜合、設計和開放性實驗。綜合性實驗顧名思義是指在學生綜合運用該課程或其他課程所學的知識,對學生動手能力、實驗技能和方法進行綜合訓練。通過綜合性實驗能夠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有效的連貫起來,增加學生對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痘Q性與技術測量》安排了2個學時的綜合性實驗,光滑極限量規(guī)測量與分析(用立式光學計和機械比較儀測量軸)實驗主要內(nèi)容包括:(1)掌握根據(jù)零件正確選擇光滑極限量規(guī);(2)選取不超過四塊量塊,并把它們研合成量塊組;(3)調(diào)整儀器零位,檢查示值穩(wěn)定性,要求示值零位變動不超過1/10格,進行測量。(4)取下被測塞規(guī),然后放上量塊組復查示值零位。(5)判斷被測塞規(guī)的合格性。完成綜合實驗以后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包括:(1)掌握用相對測量法測量線性尺寸的原理;(2)了解光學比較儀的結構并熟悉它們的使用方法;(3)熟悉量塊的使用與維護方法。(4)正確掌握極限量規(guī)的公差設計方法。
在學生經(jīng)過基本實驗和綜合性實驗以后開始設計性實驗,根據(jù)給定的實驗目的、要求和條件,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并加以實現(xiàn)。本課程中安排了2個學時的設計性實驗,在實驗中,要求學生完成階梯軸的誤差測量,它們的公共軸線是其他有關表面的基準軸線。實驗指導教師提供實驗室所能夠的實驗儀器設備、工具等實驗條件,由學生本人設計實驗步驟、選設備、完成操作、分析撰寫實驗結果等。實驗要求學生根據(jù)階梯軸的公差要求,對階梯軸進行測量,通常包括階梯軸的幾何尺寸、表面粗糙度、圓跳動、對稱度、同軸度等一系列尺寸誤差和形位誤差測量。測量后,學生提交實驗報告,內(nèi)容包括實驗所要器材、實驗步驟、測量結果、誤差計算或數(shù)據(jù)處理結果以及對實驗結果分析等。在整個綜合實驗中,學生擁有較大的發(fā)揮余地,實現(xiàn)自己的設計思路。
3構建新的實驗課程體系
在應用型本科工科中,機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基礎課都有一定學時的實驗內(nèi)容,學生往往對實驗課不能足夠的重視,一部分學生做實驗只是濫竽充數(shù),自己不愿意動手操作,甚至抄襲其他同學的結果將實驗報告交來;同時在基礎性實驗中,學生是只需根據(jù)實驗指導書選用測量設備、測量步驟相對都是固定的,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fā)揮?!痘Q性與技術測量》實驗改革目的就是要以該課程的實驗教學大綱為本,完成相應基礎性實驗后,增加一些綜合性或開放性實驗,并單獨設置《互換性與技術測量》的實驗課時,有單獨學分,單獨計算成績,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動手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建議將該課程的實驗學時部分增加到10學時,且單獨占有學分。
4考核方法
根據(jù)機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獨立實驗課程體系建設的要求,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實驗為單獨設置,有單獨的學分,因此在考核方面也與以往有很大差別。在新的實驗考核方式中,我們應結合綜合性、研究性實驗的特點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的考核體系。
在基本性實驗階段,考核重點是實驗預習、步驟和技能中的實驗設備使用等方面,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實驗的步驟和設備的使用,為今后的綜合性實驗打好基礎;在綜合性實驗階段,考核的重點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
應用型本科教育"學習的目的不是升學亦不是考試"而在于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相應操作技能的培訓。因此,最終成績評定=實驗報告?0%+操作技能?0%。
5結束語
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實驗教學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以及人才培養(yǎng)過程的復雜性、培養(yǎng)模式的多樣性,以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以學生知識、能力、素質(zhì)綜合發(fā)展為目標,實施全方位研究式實驗教學模式。實驗教學開放的目標需要不斷深入探討和在實踐中總結嘗試的。
應用型本科培養(yǎng)未來的工程師其價值是體現(xiàn)在實際工程運用當中的,需要解決實際問題,而不能總是夸夸其談。因此,某種意義上看實踐教學比課程教學更加重要。當然,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設備、師資力量等客觀條件限制實踐教學的開展可能比課堂教學更加困難,阻力也更多,但一定要樹立起這一思想,勤奮工作,不斷開拓各種新方法,向理想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辦學目標前進。
參考文獻
[1] 戴新.《互換性與測量技術》課程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7(06):110-112.
[2] 劉玉梅,張雪粉,馬強.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實踐教學改革的實踐[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2(01):62-64.
[3] 何冰,孫博,曹必鋒.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6(08):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