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洲
前不久,長沙市望城區(qū)發(fā)生了一起街頭斗毆事件。事后,一名受傷的學生覺得自己很“冤”,因為他只是在一場約架中幫人撐場子,與發(fā)生沖突的核心人物并無矛盾。這位同學的遭遇并不是個例,幾乎每一次的斗毆事件中,都會有這樣的“受害者”,他們并沒有直接與人發(fā)生沖突,只是為了“哥們義氣”,被迫卷入一場糾紛。
僅僅從這名受傷學生的角度考慮,平心而論,他確實有點冤。不過,整體考慮,他這樣喊冤,也存在著“賊喊捉賊”的嫌疑。無論是成語中的“瓜田李下”,還是俗語中的“進了是非地,即為是非人”,都是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自己所在的場合,并根據(jù)場合作出正確的選擇,包括語言與行為,甚至是著裝。著眼于此,因為幫著同學去“撐場子”而在斗毆當中受傷,這其實是一點也不冤。
這樣強調,并非完全以場合“定罪”,就“撐場子”的同學而言,他們對于事件的惡化,也確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道理很簡單,如果沒有這樣一名又一名的同學去“撐場子”,那么,直接當事者顯然就沒有那么強烈的底氣去與對方“叫板”,以致最終釀成激烈的沖突。所以,“撐場子”的同學,即便真的毫無歹意,那至少也起到了慫恿、鼓噪的負面作用。
當然,我們也不贊成那種面對同學遇上困難而無動于衷,甚至是袖手旁觀者,而是提醒所有的同學,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更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尤其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的是,我們的幫助,對自己、對同學,究竟是有益還是有害。如果是弊多利少,或者完全就是有害而無益,那么,該住手時也必須住手,至少也得換一種更為理性的方法。否則,我們的“意氣用事”,不僅害了對方,也會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