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在技工院校中德國際班開展德語角活動的重要意義,根據(jù)在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舉辦的德語角活動的探索和實踐經(jīng)驗積累,分析了德語角對德語學習的促進作用以及存在問題及對策。
【關(guān)鍵詞】德語角;德語學習;探索實踐
【作者簡介】左蓉蓉(1990.10- ),女,漢族,江蘇常州人,本科,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研究方向:德語角建設。
德語角是以德語為主要交流工具,大家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平臺。它以一種比較輕松的、不同于課堂教學的方式給學生提供練習口語的機會,激發(fā)學生學習德語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及德語運用能力。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與德國埃爾福特培訓中心開展國際合作,開設職業(yè)教育中德國際班,意在借鑒引進德國“雙元制”職業(yè)教育先進經(jīng)驗,探索實踐國際合作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的途徑,加快構(gòu)建和完善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打造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養(yǎng)品牌,為經(jīng)濟轉(zhuǎn)型升級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撐。自雙方合作以來,省常技開展德語教學工作,為中德國際班學生實現(xiàn)技能留學奠定良好的語言基礎(chǔ)。
一、德語角建設的意義和必要性
無論是交際功能理論的創(chuàng)始者Hymes還是語言學家Halliday和Brown都認為語言的學習必須通過運用語言交際的過程,學習者只有在一定的社會語境的情景下,使用真正的語言進行有意義的交際才能學會語言。交際教學法認為語言學習的目的不僅是獲得語言能力,更是獲得交際能力,所以著重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模仿、操練和交流獲得語言能力。語言教學家Davies Pearse認為成功的交際法教學模式下的交際活動應具有多樣性且應大量增加個體語言學習者的語言實踐。
對于省常技中德國際班的學生來說,運用德語更為重要。他們不是外語專業(yè)的大學生,不是以研究語言為目的的,語言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交流溝通的工具,如何跟德國人交流和能聽懂德國老師的授課才是學習德語的真正目的。而在中國外語教學的現(xiàn)狀下,學生所學習的外語能得到實際運用的機會極其有限,課堂上無法大規(guī)模、長時間的進行口語練習、情景對話。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交際情景。顯然,德語角能在課后通過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方面可以起到突出的作用,將課堂上無法實現(xiàn)的效果,通過課后活動來彌補,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將課堂延伸。這類形式很好地順應了建構(gòu)主義學習理論,實現(xiàn)了學習者參與、語言情境創(chuàng)設、會話交流和協(xié)作學習。
二、省常技德語角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為省常技中德國際班學生學習德語提供一個交流的空間,搭建德語口語能力訓練的平臺,提供良好的德語溝通環(huán)境,讓廣大同學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通過自由交談或參加喜聞樂見的節(jié)目、游戲勇敢自信地展示自我,提升學習德語的興趣,提高德語口頭交際能力,感受學習的快樂,省常技對德語角的建設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實踐。
每期德語角的主題由組織活動的教師和參加活動的同學們共同商定,活動內(nèi)容貼近同學們的實際和生活?;顒又辛η篌w現(xiàn)以學生為主,發(fā)揮德語教師的引導作用,原則上要求參與者都說德語?;顒泳詫υ挕⒂螒虻刃问介_展,突出語言的功能性和實用性。
德語角活動形式豐富多樣,大致分為三類:
1.自由交流。提供不同的話題,學生自由分組,每組任選一個話題自由交流,也可自擬主題進行討論。時間為5-10分鐘,最后每組派一名成員進行總結(jié)。
2.德語學習交流會,在交流會中由學生或教師談談自己學習德語的方法,包括成功經(jīng)驗、失敗教訓以及現(xiàn)階段自己學習德語面臨的困難。希望在交流中吸取他人學習德語的成功之處,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3.舉辦各類德語游戲,寓教于樂,既可以激發(fā)大家學習德語的興趣,也可以讓學生的德語水平在娛樂中得到提高。如:
(1)單詞接龍。一輪游戲可由四個小組同時進行。場上放著各寫有一個單詞的4塊黑板。計時開始后,各組同學輪流依次上去寫單詞,所寫的單詞要以黑板上所給單詞的最后一個字母為首字母。按此方法依次接下去,限時3分鐘,時間到最后接單詞最多的小組為優(yōu)勝組。
(2)猜單詞。游戲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只有第一個可以看主持人給出的單詞,其余四個人不可以看。第一個人看完單詞后轉(zhuǎn)過來只能用德語來描述這個單詞給下一個,下一個描述給再下一個,直到最后一個才能說出詞的中文意思。在規(guī)定的3分鐘內(nèi)看誰猜的多,猜的快。對于初學者,可以兩人一組,一人用德語描述,也可用動作表示,另一人猜德語單詞,3分鐘內(nèi)答對數(shù)量多的一組獲勝。答題過程中可以pass,但只有三次機會,一個人監(jiān)督,一個人計時。
(3)歌曲串燒。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選擇一首德語歌曲,由全體組員輪流接唱。
省常技第一學期共舉辦了四期德語角,主題分別為:Freie Unterhaltung mit deutschem Lehrer(與德國外教的自由對話)、經(jīng)驗交流會、單詞接龍和你比我猜?;顒有问蕉鄻樱诨顒又羞€穿插小游戲,活躍氣氛、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三、德語角對德語學習的促進作用
1.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及學習興趣。在外語學習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尤其是男生不愿意學外語,關(guān)鍵在于他們對外語沒有興趣,枯燥的語法,機械的練習使他們對外語的學習望而卻步。而德語角恰恰是利用話題的開放性與靈活性,引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敢于開口、運用自己已具備的語言素材和他人交流的能力,相互學習并提高自己的德語運用能力。在省常技舉辦的德語角活動中較常見的主題有“我和德語”、“我的愛好”、“業(yè)余生活”等。這些主題貼近生活,非常實用,學生較容易以此為切入點,對所選的主題進行熱烈的討論。德語角活動集學習性、交流性于一體,進一步調(diào)動省常技師生學習德語的積極性,提高大家學習德語的積極性和熱情。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意識,提高參與度。傳統(tǒng)的課堂以教師為主,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而真正有效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領(lǐng)和掌握全局的作用。德語角正是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外課堂。學習活動一改往日消極被動的局面,學生才是這里的主人,真正融入其中。課堂參與度提高了,學習效果自然也隨之改善。
3.有利于解決學生“難開口”的問題。學習外語最忌諱的就是不會說。理論知識學的再好,無法運用到實際中就等于零。傳統(tǒng)課堂因受班級規(guī)模等限制,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的口語練習的機會并不多,這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對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和引導。德語角能很好地改善這一點,在德語角中,學生能接觸到更多的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想說、敢說,最終將語言運用于實際。
四、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實際參與度不高。一部分學生因?qū)W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較少參與德語角。應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德語角,不斷豐富活動內(nèi)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梢試L試建立考核獎勵制度,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個人和集體頒發(fā)榮譽證書。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及時收集各方面的想法和建議,不斷改進和完善活動,為更多的學生服務。
2.活動前學生準備不充分。部分同學完全將德語角當作放松休閑活動,活動前準備不充分,導致在交談或?qū)υ挄r出現(xiàn)詞匯匱乏、表達不流利等現(xiàn)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打擊了積極性,反而造成了消極影響。應鼓勵學生在活動前作一定的準備,如提前宣傳當期活動的主題,引導學生收集相關(guān)的詞匯,提前思考,活動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通過一學期德語角的建設,我們應及時總結(jié)活動中的經(jīng)驗和不足,進一步貫徹德語角活動組織的指導原則,不斷改進和完善實施方案,解決當前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德語角活動并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擴大參與范圍,營造濃厚、活躍的學習氛圍,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成為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絕佳途徑。
參考文獻:
[1]劉暢.大學校園英語角建設的指導原則和實施策略[J].外國語言文學,2013(1):7-18.
[2]陳曉霞.英語角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J].中國西部科技,2009, 08(34):94-96.
[3]黃曉苑.英語角活動情況調(diào)查及建議[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 (15):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