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傳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24-01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漁王的苦惱》。故事說的是有一個漁夫,他有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鄲?,因為他的三個兒子漁技都很平庸。于是漁夫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三個兒子為什么這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開始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才能快速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才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才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別潮汐,辨魚訊……我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都比我差!”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苦后,問:“你親手教他們,沒有讓他們自己嘗試嗎?”“沒有,為了讓他們學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一直是手把手耐心教他們的?!薄八麄円恢备S著你學嗎?”“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甭啡苏f:“這樣說來,問題在你身上。因為你只給他們傳授成功的技術,卻從未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你給了你想給的,卻不知道他們真正想要的,可能還包括失敗和錯誤的經歷?!?/p>
讀完這個故事,從“漁王”的苦惱中聯(lián)想到自己,“漁王”的苦惱,就正是我的苦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自己也常有意或無意地扮演著這位盡心竭力的“漁王”的角色。自從接這個班級以來,我每天一到校就進教室輔導,放學了還在輔導,甚至晚自習也在輔導,我的課在輔導,其它老師的課也搶來輔導;我從最基本的拼音開始傳授,告訴他們怎么拼拼音,怎么識記字詞,怎么預習,怎么審題,怎么作文,我付出了我一天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可是,期末考試的成績就是不怎么樣?是呀,歌詞都說,付出總有回報,可是這回報也太不值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兩年前,我上三年級,當時搞教研活動,和一位老師執(zhí)教一堂同課異構的課。當時我精心準備,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替學生想得很周到,就害怕學生不會,在課前也打了一次有一次招呼,希望可以完美的上完這堂課,結果這堂課下來,老師們給我的評價卻是:講得太多,沒有放手讓學生去學。
老師們的評價,猶如故事中的路人那句意味深長的話——“你只傳授了他們的技術,卻從未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嘗試”點醒了我。是呀,漁王這位“名師”,為了讓兒子少走彎路,精心為兒子設計了一條捕魚的最佳路徑,一路相伴,不離左右,仔細耐心,傳授技藝。可是,這條路徑雖是捷徑,但它缺失了兒子成長過程中必要的經驗教訓。更為重要的是,這條捕魚路徑,只是屬于漁王自己的,兒子們僅僅是跟著走而已,他們缺失了獨立自足,一旦離開了漁王,捕魚路徑也就消失了,海的重新慢慢摸索。這樣一來,漁王的兒子技不如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我,一個很敬業(yè)很敬業(yè)的語文老師,就巴不得每天守著學生,把所有的東西都裝進學生的大腦,就巴不得每個學生都按我的教學方式考出一百分。結果,美好的愿望和實際的結果,落差卻非常大,這個落差就在于在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學生自己的經驗累計,尤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守著學生的時候,他們就能認認真真學習,工工整整地完成作業(yè),但是,一回家,很多人作業(yè)就做的亂七八糟,學習習慣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也許,我們該放開手,去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寄予學生一些自由行走的空間,嘗試一下磕磕絆絆的教訓,盡管學生會走一點兒彎路,但這樣會更有利于他們自主學習,構建知識,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從這一次教研活動過后,我充分改變了自己:不再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我是這樣做的:
一、尊重
在四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我不再是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我在課堂上的常用語是“想讀嗎?”想怎樣讀?“”想說什么?”“想表演嗎?”“想知道嗎?自己試試看?!薄袄蠋熡袀€問題不明白。誰來幫幫我?謝謝!”等等,甚至有時候,我還要給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他們想當“老師”的愿望。在教學古詩時,大部分內容都要學生做“小老師”,讓“小老師”先對照注釋、查字典自學,嘗試理解詩句的意思,對有疑難的字句做上幾號,然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相互討論,解決自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自己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再去請教別的小組,實在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再出面幫助解決。
二、引導
進入了五年級,學生在自主學習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因此,在學習課文時,我先讓學生根據(jù)“預習”或“課文導讀”或者是買的教輔資料中的“導學案”,緊扣閱讀要求,認真誦讀或者默讀,在閱讀感知、思考領悟中圈點勾畫,旁批側注,翻字典,掃除閱讀障礙,在此基礎上,再由他們自己提出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大家共同解決。我甚至專門向德育處申請領了一個鍵盤,方便學生在班班通的一體機上查找資料,通過這樣的方式,我發(fā)現(xiàn),在上課時,我沒那么費勁了,教學效果也好了許多。
三、合作
曾經,我一個人講課,一個人改作業(yè),一個人“留”學生,一個人……而現(xiàn)在,我在班上有很多助手,比如:今天上的是口語交際,除了我要講,班上有主持人要講,組長要講,組員要講,評委要講,其它的評議員要講,一節(jié)課下來,我根本沒有多少插話的余地。以前,聽寫本、詞語本、作文本、課堂的隨堂作業(yè),全班70來個學生,我改得眼花繚亂、筋疲力盡都改不完,現(xiàn)在,每次聽寫,組長都改得比我仔細,改得比我嚴格,一筆沒寫好,不規(guī)范,也判錯,誰沒認真改正,絕對不行;作文,交換批改,大至語病,小至標點符號,都改得人認真真,以至到我手中批改的時候,錯誤少了許多,改一次作文,節(jié)約了一半的時間。
以前,都是我一個人守著全班學生,一個個到我這里背書,一個下午,也背不了幾個,現(xiàn)在,組長一發(fā)話,背完才回家,一個個爭先恐后去背,一節(jié)課不到,全班背完了;晨讀時間,不用我到教室,全班在“小老師”的帶領下,認認真真地讀書,課前三分鐘,“小老師”也組織得有條不紊。
是呀,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我們語文老師,不要做“漁王”。如果像“漁王”一樣,對待別人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要求別人服從自己,我們將不能做到尊重他人,重視他人,認同他人,導致他人能力無法得到發(fā)揮,更談不到潛能釋放,結果很多工作都要自己來干。
相反,我們換一種方式,敢于放手,樂于放手,充分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改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方法,也許,你會有很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