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宏
摘 要 在戴明教學質量保障理論的視角下,探究我國高職院校學生評教的改革現(xiàn)狀和改革策略,為我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建設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啟示。通過研究認為學生評教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其應包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張揚教師教學個性、促進教師教學發(fā)展的核心指標及相應的基本內容。
關鍵詞 高等職業(yè)院校 學生評教
2017年6月,韋家朝博士撰寫的專著《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評教研究》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本書選擇了我國江蘇、廣西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各3所職業(yè)院校作為案例進行研究。
作者選取了不同年級段的學生和不同身份的教師,共訪談了60位師生和管理人員。論文后期,作者還在這些學校各抽取兩名教師(其中一名是學生評教管理者),進行了補充訪談。與他們的交流使本書的研究問題更加清晰。所選擇的江蘇三所學校中有一所系百年的名牌老校,一所系蘇南高職類“黃埔軍?!?,一所系蘇北高職院校的佼佼者;廣西三所案例學校中有一所是廣西綜合質量最好的高職院校,另兩所在教學質量建設方面也較為成熟。選擇的學科范圍基本包涵文、理、工等學科。
對國內案例的研究,主要采用訪談、問卷調查研究等方式;對國外案例的研究,主要采取對案例學校相關網(wǎng)絡文獻的研究,并適當輔以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在此基礎上,對所選擇的研究案例進行最后抽象和歸納,得出國內案例學校學生評教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其成因;對國外案例學校學生評教的特點與經(jīng)驗進行歸納總結,以期對我國進行相關改革有所裨益。
本書以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提出的PDCA質量管理方法為研究視角,即教學質量保障制度——教學質量保障過程——教學質量保障評價——教學質量保障反饋,本書簡稱其為PDCA視角。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或制度)、Do(實施或過程)、Check(檢查、評價)和Act(處置、反饋)的第一個字母。
學生評教的本質是學生對激發(fā)自己學習興趣和全面發(fā)展需要的教師教學活動的價值判斷。受招生規(guī)模急遽增加等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令人關注;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接受者,理應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有更多的感受和發(fā)言權; 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內在惰性矛盾加劇等情況下,學生評教成了保障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屏障。
研究國內已有文獻發(fā)現(xiàn),有關學生評教與教學質量保障的邏輯關系,學生評教對教學質量保障的機制等需作深入闡明、反思與探索。本研究應用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較研究法。按照“內因探尋、現(xiàn)狀調研、問題歸因與改革策略”的研究思路,在戴明博士PDCA質量保障方法視角下,秉承實用主義知識觀,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混合研究策略。本研究的主要觀點是:
(1)從歷史發(fā)展和中外改革來看,學生評教與高職院校的質量評估之間,并非是脫離的,而是親密無間的。質量評估推動了學生評教的開展。學生評教政策、理念等,均體現(xiàn)在質量評估文件中。學生評教體現(xiàn)了國家、學校對教學質量進行管理和保障的意志和期待。(2)學生評教的價值主體是多元的,但其基本的價值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學生評教的本質是對激發(fā)自己學習興趣和全面發(fā)展需要的教師教學活動的評價。學生評教具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教師教學個性張揚與促進教師教學發(fā)展提供指南的基本功能。在PDCA質量保障視角下,評教指標應堅持柔性、開放和多元的價值取向。(3)根據(jù)學生評教的價值選擇等依據(jù),我國高職院校學生評教指標應包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張揚教師教學個性、促進教師教學發(fā)展的核心指標及相應的基本內容。(4)學生評教在目前我國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保障中,舉足輕重。調研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學生評教得分占其教學質量評價總分50%以上,最多達70%,因此,改革學生評教使其更好地保障教學質量,無論對教師還是對高職院校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通過綜合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是:學生評教應當更好地保障我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為此,需從學生評教的計劃完善、過程深化、評價強化和加強反饋等方面進行改革。最終建立以學生為核心主體,以促進學生學習為核心宗旨,以增強教師教學內生力為主要指南,在PDCA框架下形成自我完善的學生評教機制,才可能使學生評教達成有效保障教學質量之目的。本書系統(tǒng)分析了中外高職院校教學質量保障與學生評教的關系,借鑒國外高職院校學生評教的經(jīng)驗,提出了改革我國高職院校學生評教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韋家朝. 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評教研究[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