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善 陳景源 吳韶光 葉宇
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獻分析和演繹推理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大學體育課程通識教育功能及內涵的基礎上,以同濟大學攀巖課為案例,從完善體育課程設計和課程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體育涵養(yǎng)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3個方面,對體育教學中如何落實大學體育課程通識教育的途徑進行了探討分析,以期該研究對于基于通識教育的大學體育課程改革具有指導價值。
關鍵詞:大學體育 通識教育 攀巖課 課程內涵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2(a)-0055-03
Abstract: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deductive method, and taking Tongji University sports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l education through sports curriculums. The result put forward that sports curriculum should meet general education idea, should perfect curriculum content and design, should enrich students physical knowledge so as to enhance students' physical cultur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Rock climbing course;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sign
體育課程注重的是人的教育,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的主體價值和獨立人格;是促進學生運動參與、提高運動技能、確保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素質提高為目標;構建了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融合了體育、生理、心理、衛(wèi)生、保健、環(huán)境、社會、安全、營養(yǎng)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表率性,使學生健康成長、張揚個性,充分體現(xiàn)體育課程的健身育人功能。
體育課程改革本身就是大學體育教學切合時代的必然要求,當前很多學者提出大學教育的通識教育理念,就體育課程教育而言,本身就屬于通識教育的范疇,如何改革體育課程,以適合大學體育的通識教育理念來完善體育課程設計是一個必然趨勢。體育教育是關系著青少年的身體、心理健康發(fā)展及樹立正確人生態(tài)度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最具體的體驗教育形式,怎么把體育課程教學和通識教育結合起來更好地改造學生的心智模式是值得我們探索的問題。
1 大學體育課程具有通識教育的功能
在中國,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兑捉洝分鲝垼骸熬佣嘧R前言往行”;《中庸》主張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雖當前通識教育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規(guī)范性的表述,但經過近二十年的摸索、實踐與改革后,目前對于什么是“通識教育”已有較一致的看法,然而對剛入大學的新生和社會大眾而言,則仍是不甚清楚的概念。
通識教育即人在生活中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教育,是非專業(yè)性、非職業(yè)性、非功利性;是不直接為職業(yè)作準備的知識和能力,但絕對是所有職業(yè)必須具備的普遍性教育,是一個有素養(yǎng)的人的基本素質,其涉及范圍寬廣、全面。通識教育是作為大學的一種教育理念,應該造就新一代大學生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yōu)美情感的高層人才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強調通識教育是注重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和諧發(fā)展教育。通識教育最根本的內涵是通識思維能力和行為規(guī)范的培養(yǎng),所謂的通識思維能力即想得更深入、看得更寬闊、判斷得更正確的能力。簡言之,通識思維能力應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判斷力、洞察力等的綜合能力,而這種能力的養(yǎng)成又來自將不同知識貫通的訓練;所謂的行為規(guī)范包括符合政治環(huán)境的積極行為、遵守社會規(guī)范、禮儀、道德水準、價值取向、行為態(tài)度、行動力和表率性等。因此,通識教育課程是一種人文教育,它超越了功利性與實用性,特點是多元化與多樣化,有助于發(fā)展專業(yè),跳出本專業(yè)狹窄單一的思維方式和觀點,使學生養(yǎng)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維方式。可見通識教育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學體育課程屬于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敖】凳歉锩谋惧X”,有了健康才有了干工作的基本條件,大學體育課程是為學生健康打下基礎和作保障的,是非專業(yè)性、非職業(yè)性、非功利性的,通過大學體育課程使學生在生理、心理健康得到鍛煉和提升,能熟練處理常見的運動損傷和急救,明白體育鍛煉對身體的重要性;體育文化方面,體會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明白挑戰(zhàn)極限、積極陽光的態(tài)度,體會行動力、付出得到、持之以恒的效果;契合項目特點體驗力的運用;風的作用;機體反應化學的神奇;快樂的效果;合作的結果;相互尊重和文明體育。綜上所述大學體育課程是對人的基本素質教育,是作為高等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符合通識教育內涵。
2 大學體育課程教育能夠產生具有普遍意義的通識教育效果
從人的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點和規(guī)律來看,青少年時期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這一時期通過科學、有效、一貫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對學生的身心施加一定影響,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活動意識很重要。
以同濟大學為例,體育課程開設的項目有足藍排三大球、乒羽網(wǎng)三小球、手球、板球、棒球、地面球、武術(太極拳、劍、少林拳、散手、防身術、木蘭拳)、健美操(大眾等級操、有氧拉丁、街舞、排舞、瑜伽、耐克健身操、啦啦操)、藝術體操、體育舞蹈、健美、攀巖、定向越野、生存技巧、游泳、龍舟、高爾夫等等。運動項目類型多、形式多元化,學生依據(jù)自己的特長、興趣和水平,個性選擇體育課程。目前大學體育課程雖然專項不同,但是都輔以一般身體素質(力量、耐力、速度、柔軟、靈敏)練習,并通過教學比賽發(fā)展學生智力、創(chuàng)造力、意志力和想象力,提高體育道德修養(yǎng)。由此來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負責任態(tài)度。
在同濟大學,單項體育課程教學模式采用教學、訓練、競賽、社團活動一體化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在課堂教學完成后,學生繼續(xù)進行一系列的訓練、競賽、學生社團活動,是對課程教學的延續(xù),是促使教學效果最大化,從而達到促使學生終生體育習慣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是根據(jù)大綱要求完成教學內容,是為學生的學而教,要靈活、動態(tài)的教;社團活動是教學的延續(xù)和鞏固,是學生間的交流協(xié)作和提高單項技術的平臺;通過課余訓練強化教學內容和提高競技能力,是教學的補充;競賽是教學內容發(fā)展和交流的平臺,也是學校之間交流的平臺和教學反饋。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并從普通大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攀巖課程為例,同濟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特別是新興項目的培育是非常有效的。通過這種模式起到培育學生的自覺性、個性、交流能力、挑戰(zhàn)自我、組織能力等,是符合通識教育效果的。
在同濟大學,甚至全國所有高校,就目前現(xiàn)狀,筆者認為課程設計上還有待完善。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單項技術及理論教學外,還必須輔以自我保護、運動損傷、急救、按摩等常識性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知識技能教學,另外在體會同學間合作之余還要注重體育過程的禮儀,懂得體育活動的公平性和禮儀。這符合通識教育的寬泛性和深度,注重提升關于人的生活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教育。
3 落實大學體育課程通識教育的途徑
3.1 完善體育課程設計和課程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
所有的體育課程是以項目(專項)來區(qū)分的,專項是課程的一部分,是學生鍛煉的手段,各課程雖然專項不同,但都有它相通的共性,例如基本身體素質練習即所謂的“一課一練”、“課課練”等。可從目前通識教育要求的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兼?zhèn)涠喾N才能的人才培養(yǎng)入手輔以自我保護、運動損傷、急救、按摩等常識性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知識技能展開教學,即所謂的“一課一講”,把這些知識點通過課堂教學分塊傳授給學生,加以人文體驗提高體育課程的通識效果。以同濟大學攀巖課為例,攀巖是一門集智力、體力和挑戰(zhàn)于一體的運動項目,用攀巖技術作為教學手段,教學是為學生的學而教,要靈活、動態(tài)的教。告訴學生攀巖這個項目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需要同學之間的保護,從這點出發(fā)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珍愛生命意識;攀爬中同學老師的相互支持培養(yǎng)學生的挑戰(zhàn)精神,讓學生在成功中得到喜悅和心理解放;用游戲形式來活躍課堂、增強班級凝聚力、改變學生不良心態(tài);每個學生輪流一分鐘的自我介紹、自我解剖,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和交流透明度,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結合文化知識講解攀巖技術,如動平衡、摩擦力、拋物線、運動趨勢、解放思想等等,真正展現(xiàn)體育的體驗式教學,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進取性;攀巖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需要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保護,從這點出發(fā)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活動禮儀,對為自己做保護付出的同學說一句“謝謝”等。
攀巖項目特點,攀巖是從登山活動中派生出來的一項運動。有速度攀巖、難度攀巖和攀石三種,在大學體育課程中一般是人工巖板的室內攀巖,是一項有安全保護的個人特殊運動項目,恐懼是不可避免的,是人都會有恐高,通過安全措施的詮釋和老師、同學的鼓勵及反復攀爬,克服恐高心理障礙。告訴學生恐懼有可能會妨礙你的力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的心態(tài)是走向成功的必備要素,對于高難度路線尤其如此。雖然好的精神狀態(tài)也不能克服生理的極限,但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絕對能提高運動能力。
攀巖項目的特殊性顯示了其他運動項目所沒有的教學特性。攀爬中由于人體的結構特征及巖點的布局限制,學生在攀巖運動過程中,在完成一條攀巖線路時,大腦必須思考如何更節(jié)省體力、更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身體條件來完成攀巖線路,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所以學生興趣濃厚。一條線路完攀后,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而身心也同時得到更全面、更健康發(fā)展。這都屬于體育課程的特殊體驗效果,是通識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分支,是其他文化類課程所不具備的。另外課堂教學要根據(jù)課堂教學環(huán)境,有效的把自我保護、運動損傷、急救、按摩、體育禮儀等常識穿插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快樂的環(huán)境里學到知識和技能。
3.2 豐富學生體育知識,提升學生體育涵養(yǎng)
發(fā)展的決定因素是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作為教育對象大學生更是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走向社會的大學生應該是知識全面起表率性的高級人才,其行為、社會影響有導向作用,所以作為大學體育教育者應該重視學生的體育知識,提升學生體育涵養(yǎng),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生活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和經濟的全球化,人類社會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從整體上有了很大提高,人類的許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狀況大為改善。但是,現(xiàn)代生產、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體力活動減少和心理壓力增大,對人類健康造成了日益嚴重的威脅,生活條件優(yōu)越、富裕,進食豐富且多高蛋白、油脂,造成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眾多。應對目前的社會現(xiàn)狀,促使我們體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大學體育通識教育的途徑,增加健康、科學生活方式教學內容,通過體育實踐課程方式有的放矢的教育培養(yǎng),從而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也就給我們大學體育工作者提出了教學育人的方向;然而也因為人們懂得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更需要懂得健身方法和體育內涵,體育活動規(guī)范及禮儀即文明體育。
每個教育者都知道,人力資源是社會發(fā)展的最重要資源,而教育是培育和發(fā)展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在校大學生是未來人力資源的重要新生力量,是走向社會的最后一站,對大學生的培育和多方面發(fā)展是大學的教育重點,也可以說是學校教育的危機所在,教育好壞直接影響大學生人力資源發(fā)展好壞。來源中國脂肪肝網(wǎng)的一個調查:在我國大中城市中脂肪肝的發(fā)病率達10%,在某些相關職業(yè)人群中,其中白領人士、出租車司機、職業(yè)經理人、個體業(yè)主、政府官員、高級知識分子等脂肪肝的平均發(fā)病率為25%;肥胖人群與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發(fā)病率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發(fā)病率為57.7%;在經常失眠、疲勞、不思茶飯、胃腸功能失調的亞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發(fā)病率約為60%。這些發(fā)病率顯示并非是先天遺傳造成而是后天的生活方式在左右。作為體育工作者應該讓學習時代的學生懂得肝臟是積聚能量最快也是發(fā)散能量最快的人體組織,治療的最好方法是運動出汗發(fā)散能量,這是體育教育者的責任,課堂內有計劃的講解運動醫(yī)學知識,促進學生參與運動的主動性,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要讓學生明白對自己、對生活、對學習、對工作的積極正面的生活態(tài)度,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是一種涵養(yǎng)。
3.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體育教師自己要起表率作用,有很好的生活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很多體育教師年輕時促就的專項水平很高,由于年輕時辛苦回應,所以厭惡運動,造成后來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調查摸底發(fā)現(xiàn)體育教師英年早逝的不在少數(shù)。解決的辦法是選擇非專項項目運動,轉移運動項目培育自己運動興趣,普通大學工體課教師本身就有一專多能的課程要求;加強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知識文化素養(yǎng),獲得較為合理的知識結構,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一般體育教師參加培訓多在專項業(yè)務需要方面的培訓,但涉及知識文化方面的培訓幾乎為零,比如除了高爾夫有規(guī)范的體育禮儀文化,其他項目很少涉及。就算有也就是位數(shù)極少的某體育專家的講座,切實做好體育教師的知識文化培養(yǎng),提高教師的豐富高雅情趣,由此來影響和教導學生,讓學生在輕松開心的體育課程環(huán)境里不僅鍛煉了身體及心理而且還學到了體育文化知識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4 結語
體育課程是通識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分支,體育課程教育要在課程設計、課程內容上下文章以切合通識教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理念。通識教育的理念在相當程度上,整合多樣性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賦予通識體育課程教育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既體現(xiàn)時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現(xiàn)代科學技術教育與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典籍結合起來,把現(xiàn)代信息文明與中華優(yōu)秀文化歷史統(tǒng)一起來,使學生成為一個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道德倫理和遵守行為規(guī)范的有涵養(yǎng)的人。
參考文獻
[1] 王震,李竹梅.發(fā)掘現(xiàn)代大學體育的通識教育內涵[J].復旦教育論壇,2011,9(6):41-44.
[2] 李曼麗,汪永銓.關于“通識教育”概念內涵的討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1):99-104.
[3] 陳麗花.體育專業(yè)通識教育內涵及其課程體系構建的原則[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31(6):157-160.
[4] 劉垚.通識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2):106,129.
[5] 朱慧芳,蔡皿.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10):92-95.
[6] 姜彬.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7,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