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紅
針對慢性鼻竇炎的臨床治療目前廣泛應用的治療方式是鼻內鏡手術,由于手術創(chuàng)口比較小、引起的并發(fā)癥少、視野清晰而成為慢性鼻竇炎的重要治療方法。良好的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更好的康復,提高手術治療效果?,F(xiàn)在選取我科室收治的慢性鼻竇炎患者,對其慢性鼻竇炎實施綜合護理后的患者滿意度進行分析觀察,并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我科室2014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16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鼻竇炎的診斷標準,按照隨機的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80例。160例患者中接受綜合護理的80例為觀察組,年齡范圍為10~66歲,平均年齡(37.2±1.6)歲;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80例為對照組,年齡范圍為10~67歲,平均年齡(37.3.7±1.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可以進行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作下一步研究。另外,本次研究的所有研究對象都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皆為主動參與。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前對醫(yī)院環(huán)境會有陌生感,如果患者對術后狀態(tài)沒有充足的估計,術后很容易出現(xiàn)緊張過度、耐受力差等情況,對即將進行的手術操作和相應檢查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將醫(yī)院和病房環(huán)境、醫(yī)院作息時間、負責的醫(yī)護人員等情況向患者詳細的介紹,交談時注意使用和藹的態(tài)度和溫和的語言[1]。
1.2.2術前準備護理人員應當將患者理發(fā)、洗澡等清潔工作做好,剪鼻毛、滴鼻液,抗生素皮試做好,進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采取去枕平臥位,頭部偏向一側,有利于排出血液和分泌物,6 h后患者采取半臥位。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在術前戒酒戒煙,進行張口呼吸的訓練,保證充足的睡眠[2-5]。
1.2.3術后出血護理護理人員應當叮囑患者對鼻孔是否流出血液注意,口中的分泌物要吐出而不要吞咽。對咽后壁是否有新鮮血液流出的情況留意觀察,如果患者的吞咽動作頻繁,并且有血凝塊或血液從口中吐出,說明有出血的情況,對于少量滲血者,使用抗生素紗布條將中鼻道堵塞即可。如果滲血或術腔出血多,護理人員應當立即向主治醫(yī)生匯報,將鼻腔或中鼻道使用碘仿或凡士林紗布條堵塞[5]。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比較,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shù)×100%。
文章數(shù)據(jù)用SPSS22.0軟件處理,以χ2檢驗,若P<0.05,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結果顯示,觀察組經(jīng)過綜合護理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
慢性鼻竇炎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治愈困難、容易復發(fā)的鼻喉科多發(fā)常見病,患者通常會有粘膿性或粘性鼻涕、鼻塞、頭面部脹痛和嗅覺減退或消失的主要臨床癥狀[6-8]。鼻內鏡手術是目前治療慢性鼻竇炎的理想手術方式,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較,鼻內鏡手術具有保持鼻腔生理功能、較小的組織損傷、手術后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9]。鼻內鏡手術能夠有效去除患者的病變組織,鼻竇開口適當擴大,使鼻腔內的空氣流通保持暢通,鼻竇的生理功能逐漸恢復,從而對慢性鼻竇炎進行有效治療[10]。在手術成功的前提下,綜合護理工作的落實到位也會對鼻內鏡手術的治療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綜合護理中的心理護理對患者心理進行疏導和調適,使其緊張恐懼的負面精神狀態(tài)逐漸放松[11];術后護理使其疼痛減輕;出院指導使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得到有效預防。對慢性鼻竇炎患者手術后進行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可以使患者的手術不適感有效減輕,還能使手術治療效果顯著提升[12]。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經(jīng)過綜合護理干預后的患者滿意度86.2%明顯高于對照組62.5%,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更加顯著。
研究結果表明,對慢性鼻竇炎患者鼻內鏡手術實施綜合護理,不僅使患者的住院時間縮短,術后不良反應降低,患者的滿意度高,因此值得在臨床應用上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