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菲菲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是對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的傳承。當前我國的高校由于教育體制等方面的原因,導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思維訓練不夠成熟。鑒于此,主要介紹批判性思維的內(nèi)涵與特征,分析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并且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思維培育的路徑,旨在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精神,從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自身發(fā)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批判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8)04009203
引言
批判性思維目前在學術界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不同的人對于批判性思維持不同的觀點與態(tài)度,批判性思維最早是從古希臘流傳出來的。蘇格拉底曾經(jīng)說:“沒有經(jīng)過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边@種思想便體現(xiàn)出了批判性的精神。20世紀90年代,鑒于批判性思維定義的嚴重分歧,美國哲學學會運用德爾菲(Delphi)方法(反復詢問調查+專家意見+直觀結果的方法),將批判性思維界定為:“批判性思維是有目的的、自我校準的判斷,這種判斷導致解釋、分析、評估、推論以及對判斷賴以存在的證據(jù)、概念、方法、標準或語境的說明?!边@一定義表述也曾得到了歐美學術界的認可。批判性思維這種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了中國,在中國學界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對中國學界產(chǎn)生了影響,中國人將這種批判的精神與國內(nèi)的其他學科進行交插,尤其是教育界的一些泰斗,對中國教育體系的更新起到了促進作用。在國內(nèi)諸多學者的研究中,筆者發(fā)現(xiàn),批判性的思維指的是當我們面臨新事物的時候,不能夠依據(jù)事物的表面就得出一些結論,而是要對一些現(xiàn)有的觀點進行質疑,不斷地反思,分析事物所產(chǎn)生的原因,并且結合歷史背景、具體現(xiàn)狀,得出理性的判斷。
一、批判性思維的特征
1批判性思維從質疑開始
批判性思維最主要的特點是具有質疑的精神,質疑是批判性精神的核心,質疑就是通過對現(xiàn)有的思想進行理性的批判而形成的一種新的觀點,利用一些證據(jù)能夠證明批判者的想法是正確的,對現(xiàn)今已經(jīng)存在的觀點的一種質疑,并且請求相關人員的解答。古希臘有很多哲學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他們是師生關系,學生在教師身上學到了很多優(yōu)秀的思想,但是學生在繼承教師思想的基礎上同樣進行了發(fā)揚,長江后浪推前浪,學生汲取了教師的思想精華,也對教師的某些思想進行了批判。其中流傳至今的至理名言便是:我愛我?guī)?,但我更愛真理[1]。世界的發(fā)展不是依靠傳承已有的文化與知識體系,而是依靠事物在矛盾運動中的發(fā)展而形成的,社會之所以能夠進步,是勇敢者勇于批判傳統(tǒng)思想并且大膽創(chuàng)新才取得的。當“地心說”被“太陽說”而取代的時候,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更新,最主要的是真理戰(zhàn)勝了謬論,是充滿批判與質疑精神的勇敢者利用有利的證據(jù)而使自己的學說站住了腳跟,成就了今天的科學。
2批判性思維倡導縝密審慎的態(tài)度和獨立思考的精神
作為批判性思維者具有縝密審慎的思考態(tài)度和獨立思考的精神,非常重要,兩者缺一不可??b密審慎的態(tài)度能夠幫助我們認清現(xiàn)實中的客觀情況,并且利用自己清醒的頭腦以及現(xiàn)實中的有利證據(jù),掃除思想中的障礙,對于生活中讓人們普遍困惑的難題提出理性的思考。作為具有批判性精神的人如果能夠擁有清醒的頭腦,并且具有判別是非的能力,那么,這種人在思想層面一定會取得一些成果,因為這樣的人能夠在大多數(shù)普通人中脫穎而出,將自己的思維能力展現(xiàn)出來,為社會上的人們做出更多的貢獻。高校的大學生就應該加強這種縝密思維的訓練,使自己保持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不和諧之處。
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今天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生活在各種各樣的信息之中,每個人都會因為周圍的信息而對自己形成一些影響,甚至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目前,中國存在很多缺乏科學考證的信息,在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經(jīng)濟、社會等生活領域中,虛假的信息充盈著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讓人們眼花繚亂。高校的大學生雖然已經(jīng)過了18周歲,但是他們?nèi)匀粵]有走出大學的校園,對于社會上的一些虛假信息不能辨別,也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往往會隨著煽動者的思維而誤入其流,甚至在其鼓吹下會做出不當?shù)男袨?,這對大學生的未來生活會造成不良的影響,也不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此,培養(yǎng)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便顯得尤為重要[2]。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人類的早期社會,是一個相對落后的野蠻社會。英國人類學家斯賓塞在經(jīng)過多方研究后提出了自己的古典進化論的思想,這個理論是在進化的視角下通過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來總結的。人類最初的社會形態(tài)是原始社會,在原始社會中沒有勞動分工,人與人之間通過一些采集與狩獵等活動補充自己日常的生活需要。隨著人口的增多以及社會的進步,人們漸漸地走向集合,不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從野蠻社會過渡到了蒙昧社會,在蒙昧社會里,在生活方式上漸漸地成熟,飲食等方面也相對正規(guī)化。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逐漸加強,彼此之間建立了關系,為了社會的團結,漸漸從蒙昧社會過渡到了文明的社會。在文明社會中,人們的思想觀念得到了提升,教育體制日益完善,人們在批判中找尋新的社會發(fā)展道路,人們在現(xiàn)有的社會中發(fā)現(xiàn)自然帶給人們創(chuàng)新的靈感。因此,批判性精神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
2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個性
中國在古代時,為了選拔能夠為國家效力的人才就采用了科舉考試的方式,在唐宋元明清等多個朝代一直延續(xù),為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很多人才,促進了古代中國的進步,并且增加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中國的經(jīng)濟實力漸漸增強,中國人漸漸地擺脫困境不斷地進步,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繁榮。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今社會的需要,這種應試的教育體制已經(jīng)嚴重阻礙了中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尤其在課堂上,學生僅僅聽教師講授,而沒有對教師講授的相關課程進行消化與理解,也缺乏對于教師的批判性的精神,那么只能說明學生還是沒有完全理解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這種應試教育的思想已經(jīng)根深蒂固[3]。因此,批判性的精神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這種質疑的精神能夠使得學生在知識面上不斷地擴展思維能力,同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為中國的未來提供更多的人才。
3有利于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
當今的世界是一個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溝通平臺的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以數(shù)據(jù)的形式向人們展示出各種各樣的信息,世界上的人民似乎每一天都在這種膨脹的信息中生存,這種信息化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整天眼花繚亂,并且漸漸地失去了原有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生活的斗志。無論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只要上網(wǎng)百度一下就可以搜索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很多人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搜索一些信息,并且結合自己的觀點形成一種帶有他人觀點的新思想。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的課堂上,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很多學生往往都是利用手機在網(wǎng)上百度,得出一些定義之類的觀點,這是典型的“網(wǎng)上說”“別人說”,這種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學生們因為這樣的狀態(tài)而漸漸地失去了自己的觀點,只是一種盲目地跟從,網(wǎng)上的信息與言論嚴重地影響了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造意識,缺乏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理性思考。因此,如果能夠在高校的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則會促進中國的學生激發(fā)自己的個性,并且得出自己的觀點,可以解決社會在不斷變遷中而形成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促進社會的良性運轉。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批判性思維培育的路徑
1轉變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高校以教育人為目標,以為社會提供大量的人才為重要的任務。針對目前高校學生在思想上存在的問題,高校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一定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改變教育的方式與手段,從教師自己的教學方法上改進,爭取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加強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首先要改革教育的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可以不需要過多思考,只要保證出席率,那么在期末考試中就可以通過考核,這種課堂使得學生漸漸地形成了學習的惰性,學與不學并沒有多大的差距。因此,要將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更新,課堂上應該以“學生”為主,將學生的學習看成是重中之重,讓學生在課堂上踴躍回答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更好的水平[4]。
其次是要革新考核方式,完善教學評估系統(tǒng)。目前很多高校的考試方式仍然是以應試為主,即教師根據(jù)本學期的授課內(nèi)容而整理出一套習題,學生根據(jù)教師在課堂中講授的知識形成筆記,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對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僅僅是通過考試來核查,這種考核的方式不足以體現(xiàn)出學生的水平與素質。
最后是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組織形式,優(yōu)化課程體系。在具體教學中,要增強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多提一些問題,給學生足夠的課堂思考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適當?shù)亓粢恍┳鳂I(yè),讓學生在課下與同學進行討論,得出一個整個集體都相對認可的結論。在小組討論中,設置一個組長,讓同學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建立“能力+實踐+反思”的教學新模式,充分展示批判性思維培育教學的真實性、趣味性、開放性、自主性、系統(tǒng)性和個性化等新要求,通過教師模式的變化,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提升批判思維的能力。
2注重方法創(chuàng)新,塑造多維批判文化
批判性的思維不僅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同樣對于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當前國際的大環(huán)境下,盡管各個國家都在聯(lián)合國的倡導下奉行和平與發(fā)展的主題,但是國際中仍然存在著不和諧的因素,仍然會對世界的和平造成不良的后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如果具有較高的批判性的精神,那么就能夠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并且為高校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理論上的支撐。
首先,要注重學生基本文化知識的積累。學生之所以在精神領域缺少批判的意識,是因為中國的學生在教育階段就一直是言聽計從,對于家長、對于教師,從來都沒有反抗,一直是在教師與家長的帶領下,認真地復習功課,導致缺少質疑的思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一定要加強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儲備,并且提升學生的基本技能。
其次,倡導鼓勵學生培育批判精神,營造良好的批判氛圍。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在授課中對學生有一個新的要求,并且在授課中多以啟發(fā)式的教學為主,為學生們提出一些開拓批判性精神的課題,參與學生之間的課題探究,對學生的一些不正確的理解加以引導,并且鼓勵學生們在學習中不斷自我反思,在授課中可以結合案例來說明現(xiàn)實中的客觀情況,加強師生的互動,同時注重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批判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系統(tǒng)化的導向式措施創(chuàng)新,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文化氛圍。
最后,遵循學生的心理成長規(guī)律,創(chuàng)新工作載體。大學生是一個年輕的群體,在社會人眼中,大學生不僅文化水平高,同時素質也高,大學生同樣是年輕人中的楷模。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應該針對大學生的這種好奇的心理,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完善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
3強調價值導向,著力培育理性人格
一方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導向,堅持正確育人的宗旨。批判性的思維固然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個人成長、學科建設以及社會發(fā)展,但是,批判的思維僅僅針對一些社會上的現(xiàn)實問題或者一些學術上的探討,與中國的主流文化與今天中國的價值相比,批判精神便存在不可涉足的領域。馬克思主義要求中國的大學生要堅定社會主義方向,堅決克服一切虛無主義的形式變革。
另一方面高度重視批判性思維的系統(tǒng)運用,注重發(fā)揮整體的育人功效。人是社會的主體,沒有人的參與,那么社會的一切行動便會無從談起。盡管批判性的精神能夠培養(yǎng)人的個性、能夠彰顯人的本性,但是,批判性精神要以人格為主旋律,以尊重人性為大前提。在反思的訓練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大學生理性意識的培養(yǎng),通過文化滲透、學生參與、教師主導、活動開展等多角度實施,將學生打造成適應能力強、政治素質過硬的具有獨立人格的現(xiàn)代優(yōu)秀大學生。
結束語
社會在不斷地進步,人類文明在不斷地發(fā)展,如果全世界的人民都對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始終奉行,那么社會只會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甚至會倒退。為此,要想社會繼續(xù)前進,要想歷史的車輪不斷轉動,就要求人類必須具有批判的思維,在矛盾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對思維能力的要求更為突出,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對批判性思維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養(yǎng)賦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崇高的時代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歷史賦予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徐志望.基于建構主義的學生批判思維培養(yǎng)[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12):56—57.
[2]肖薇薇.思政教育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意義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7(10):30—31.
[3]田華銀.批判性思維語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建設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3(21):126—127.
[4]王小衛(wèi).反思與構建: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J].江蘇高教,2011(5):103—105.
Research on Critical Think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ZOU Feifei
(Sichu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engdu 610073, China)
Abstract:The critical think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living sou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ritical spirit of Marxism. Currently, because of the factors, including education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training of the critical think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ma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itical thinking,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critical spiri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it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selfdevelopment.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rxism; critical thinking
(責任編輯:陳樹)2018年4月第37卷第4期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pr.2018Vol.37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