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玉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中運用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的臨床作用。 方法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該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臨床常規(guī)護理)與觀察組(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后分別實施不同護理干預手段,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與血糖控制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DS、SAS評分以及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各項指標改善程度明顯較大(P<0.05)。結論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中運用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血糖控制情況。
[關鍵詞] 心理護理;運動療法;妊娠期糖尿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1(a)-0148-02
孕產(chǎn)婦于妊娠期間發(fā)生糖耐量異常與糖尿病癥狀的疾病稱之為妊娠期糖尿病。在當前我國社會生活水平持續(xù)上升的形勢下,孕產(chǎn)婦孕期營養(yǎng)過剩以及缺乏有效運動等情況也使得該疾病的臨床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提升的變化趨勢[1]。從另一方面上說,孕產(chǎn)婦確診為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后,由于擔心自身疾病會給胎兒產(chǎn)生一定負面影響,因此產(chǎn)婦多伴有焦慮、抑郁心理,針對此情況,醫(yī)療人員應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方案[2]。在該研究中,為了研究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中運用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的臨床作用,筆者2016年1月—2017年1月間抽選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開試驗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分析對象均選自于該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抽選樣本總量為86例,按照入院時間的不同,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n=43例)與觀察組(n=43例)。觀察組中,21例初產(chǎn)婦,22例經(jīng)產(chǎn)婦;年齡為23~36歲,平均年齡為(28.95±0.33)歲;孕周28~39周,平均孕周(32.42±0.82)周。對照組中,24例初產(chǎn)婦,19例經(jīng)產(chǎn)婦;年齡為22~37歲,平均年齡為(28.87±0.52)歲;孕周27~40周,平均孕周(32.54±0.90)周。將上述兩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統(tǒng)計對比,得出組間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孕婦妊娠24~28周及以后進行75 g OGTT。OGTT的方法:OGTT前1 d晚餐后禁食至少8 h至次日晨,試驗前3 d正常體力活動、正常飲食。檢查時,將75 g葡萄糖溶入300 mL水中于5 min內(nèi)服完,分別抽取服糖前、服糖后1、2 h的靜脈血??崭辜胺呛?、2 h的血糖值分別為5.1、10.0、8.5 mmol/L,達到或超過一項者即診斷為 GDM。
1.3 護理方案
分別給予該研究兩組患者不同臨床護理干預方式,即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行綜合干預。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主要包括病情護理、產(chǎn)前檢查、用藥指導以及產(chǎn)后護理等。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具體實施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在待產(chǎn)過程中,大多數(shù)患者都會擔心自身疾病會對腹中胎兒以及分娩情況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患者常伴隨焦慮、煩躁負面情緒。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應做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評估,通過評估對患者展開相關疾病的健康宣教工作,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臨床治療原則以及養(yǎng)護措施等,從根本上提升其對于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以緩解不良心理。針對過度焦慮或抑郁情況的患者,護理人員也可以采用深呼吸法、注意力轉(zhuǎn)移法、聽輕音樂進行放松干預。在使用胰島素時,護理人員也應及時解釋該藥物不會對胎兒產(chǎn)生影響,以提升其對于臨床工作的配合程度。此外,指導患者家屬適時給予患者照顧與心理支持,使其以積極飽滿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②運動療法:針對患者實際情況(不同的飲食習慣、體重指數(shù)、孕周等)為其制定相應的運動鍛煉計劃,如散步、瑜伽、孕婦操等,以通過運動有效減少患者對于胰島素治療的需求量。值得注意的是,患者運動量應適宜,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避免運動強度過大傷害胎兒,并且,患者的所有運動均應在有人陪護、指導下進行,以免發(fā)生意外?;颊呙看芜\動時間應控制在30 min左右;運動后呼吸頻率盡量不超過80次/min;心率不超過120次/min。
1.4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主要包括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血糖控制情況。分別對兩組患者實行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量表進行護理干預前后的抑郁、焦慮情況調(diào)查,設置SDS、SAS評價總分均為50分,患者分數(shù)越高,則表明其抑郁、焦慮程度越深[3]。同時,監(jiān)測、統(tǒng)計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血糖控制情況,觀察指標主要為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
1.5 統(tǒng)計方法
運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年齡、孕周、心理狀態(tài)評分以及血糖控制情況等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x±s)表示,生產(chǎn)經(jīng)驗、妊娠結局等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DS、SAS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SDS、SAS評分相近(P>0.05)。與同組相比,護理后兩組患者SDS、SAS評分均有明顯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SDS、SAS評分降低程度明顯更大(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指數(shù)相近(P>0.05)。與同組相比,護理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均有明顯改善;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改善程度明顯更大(P<0.05)。見表2。
3 討論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自身因疾病出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更有可能使得患者出現(xiàn)自卑、輕生等惡劣結局[4]。在當前臨床醫(yī)療服務不斷提高、完善的背景下,有學者指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工作中融入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的綜合干預措施,有利于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血糖控制情況。
在該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干預,觀察組實施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DS、SAS評分以及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各項指標改善程度明顯較大,即該結果與上述理論具有較高一致性。由此可見,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健康宣教指導,能夠使患者以科學的眼光看待自身疾病,從而在提升其對于臨床醫(yī)療護理工作配合程度的同時有效緩解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其次,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不同飲食習慣、孕周以及體重指數(shù)展開針對性運動療法,則能夠通過運動提升其機體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與糖轉(zhuǎn)運蛋白活性,此時,患者靶組織對于葡萄糖的利用率也將大幅度提升,最終使得空腹血糖與餐后2 h血糖兩項血糖控制情況得以顯著好轉(zhuǎn)、改善[5]。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中運用心理護理配合運動療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血糖控制情況,該方法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凱,楊建全.運動療法聯(lián)合西藥、膳食營養(yǎng)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負性情緒和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37(5):106-109.
[2] 王貽英,姜瑞華.聯(lián)合飲食與運動的行為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0):5170-5171.
[3] 王秀梅,李微.飲食運動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39(3):397-399.
[4] 黃麗亞,符興南.知信行健康教育聯(lián)合辨證施膳對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30(9):85-87.
[5] 段建萍.精細化護理對高齡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1):1661-1663.
(收稿日期: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