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亮
[摘 要]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在引導學生開展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借助簡筆畫,能夠有效地優(yōu)化他們的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看到事物的本質,讓他們的科學探究學習更高效。
[關鍵詞]簡筆畫;科學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8)12006601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以外,還要引導學生的思維參與整個探究過程。引導思維參與的過程有時候需要借助一些具體的事物來展示,而作為一種圖形化的語言——簡筆畫,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現出事物的基本形態(tài),具有示意性強和概括性好等特點。小學生在理解和記憶事物上主要依靠的是感性記憶,所以感性經驗仍是小學生的主要思維模式。在科學課堂上對簡筆畫進行有效應用,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大有裨益。
一、借助簡筆畫,“畫”出科學前概念
前概念指的是在對知識進行學習之前,學生根據已有經驗所創(chuàng)建的經驗型知識模型。不過學生創(chuàng)建的經驗型知識模型很可能是不科學的,教師如果能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使用簡筆畫,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點亮小燈泡》一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對電池和燈泡的結構進行思考,然后對電路進行連接。圖1中的前三個燈泡是學生的錯誤理解,說明學生沒有對其構造形成正確的理解。學生在看到別人畫正確圖之后便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之處,這也激發(fā)了他們繼續(xù)探究的欲望。這時,教師給學生提供燈泡和電池,讓學生進行觀察,然后繪畫,他們便能夠畫出正確的結構,這為后面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圖1
上述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將觀察和簡筆畫結合起來,以直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前概念立體化。
二、借助簡筆畫,“畫”出科學猜想
科學探究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引導學生猜想。這一步非常重要,是學生根據自身經驗,進行思考后得到的一種假設性結論。這種結論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對前概念進行質疑和驗證真?zhèn)?,但是由于這種假設性結論是思維的產物,比較抽象,很難直接用語言來講清楚,而這個時候靈活應用簡筆畫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空氣占據空間嗎》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對空氣占據空間的性質進行理解,教師做了實驗演示:把一個乒乓球放到水槽中,之后把一個塑料杯扣在乒乓球上,并將杯子的杯口放在水面上。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如果我繼續(xù)把杯子往水下壓,一直壓到杯口與水槽底部齊平才停下來,這個時候你們猜想一下,乒乓球會在杯子的哪個位置?”之后,教師讓學生討論和分析,并讓學生把討論后得到的結果畫在示意圖上。
在學生討論完之后,教師讓每個小組給出討論結果圖(如圖2),然后讓學生對自己所畫部分進行介紹。通過討論,學生對空氣占據空間這個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做完實驗后,實驗結果證明了自己的假設,否定了其他錯誤的假設結論,因此這個概念在學生腦海里的印象也就更為深刻了。
圖2
三、借助簡筆畫,“畫”出實驗記錄
實驗操作的過程是一個根據假設進行論證,再通過找尋證據驗證論證結果是否成立的過程。所以,在操作時,要記錄看到的現象和結果。簡筆畫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記錄,為后期的思考和探討提供材料,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信息進行處理。
例如,在教學《月相變化》時,教師重點對學生理解月相變化與月球公轉的關系進行引導,利用模擬實驗,讓學生把腦袋當作參照物,利用眼睛對月相的運動變化進行觀察,使黑白球繞腦袋公轉,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地看到月相的變化。
學生把月球在四個不同位置的不同月相畫在了觀察記錄表中(如圖3)。通過簡筆畫,學生經歷了一個清晰的動態(tài)變化認識過程。圖中四個點對月球公轉的軌道進行了劃分,分成了四個部分,這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對上弦月、下弦月、滿月和朔月進行理解。
圖3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簡筆畫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綜合學習能力,更能完善探究性學習中的表達方式和記錄方式,對學生來說益處極大。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