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 小學音樂作為學生接觸和學習音樂的良好平臺,與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不同,音樂涉及到的更多的是欣賞能力、審美能力的提升。而如何通過短短的音樂課時間令學生掌握欣賞音樂能力,感悟到音樂學科的魅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提供欣賞能力上的貢獻,成為了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也是廣大音樂教育從業(yè)者應當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生音樂;欣賞教學;音樂技能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3-0208-01
音樂是一門藝術類學科,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及鑒賞能力,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長遠發(fā)展。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在熟練掌握專業(yè)知識提高素養(yǎng)的同時,還需加強文學修養(yǎng)。教學是種精湛的藝術,即教師嫻熟地運用綜合的教學技能技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進行獨創(chuàng)性的教學實踐活動。
一、正確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音樂欣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就要以學生的審美觀念為主,讓學生積極參與更多的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陬^說學生參與是不行的,學生真正去參與音樂審美活動,才會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才會實現(xiàn)學生為教學的主體,音樂教師為教學的領導者。教師為了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的教學之中,就要采取一些教學方法,引領學生走進音樂鑒賞活動之中。老師在活動中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堂中所學到的一切音樂鑒賞知識和自身的音樂鑒賞能力去參與音樂鑒賞活動,這種方法不僅對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而且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體現(xiàn),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和學生個性品質的養(yǎng)成等。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進行不同方面的參與都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音樂課堂的氛圍。這樣也有利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教師也可以借此來觀察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領悟出更完善的教學方法,拉近教學成果與教學目標之間的距離。教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更完善,使學生學習效果更好,一步一步帶領學生深度探究,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二、任務自主探究法
所謂的任務自主探究法就是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其與合作學習法最大的差異就是,自主探究強調的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學生學習的合作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任務自主探究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結合具體的音樂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手頭上的教材、課堂學習資料進行充分的探究和學習,充分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不再被動的學習知識,而是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實現(xiàn)了最佳的音樂教學效果,對學生學習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學生音樂學習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鼓勵學生學習樂理知識
樂理知識的學習是音樂鑒賞的一個過程,學習樂理知識不僅是一些專業(yè)音樂聲的需要。為了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教師應該適當?shù)囊胍恍防碇R。但是樂理知識范圍廣泛,小學生很難全面掌握。這就要求學生能選擇性地學習。例如,樂譜是音樂學習的基本工具,是音樂的載體,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性語言。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音樂鑒賞、表演和創(chuàng)造。識譜不是單一枯燥的對著樂譜學習。而應該與鑒賞、演唱、演奏、創(chuàng)造等聯(lián)系在一起,是在學生已有的感性認知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學習樂理知識,學生不僅對音樂的“外形”有了認識。更能通過樂理知識進一步了解音樂中蘊藏的風趣情感和內涵,幫助學生更深刻的去鑒賞音樂作品。
四、學習音樂技能
唱歌是小學音樂課上每個學生都必備的技能??梢越o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感染聽眾的心情。作為音樂教師,不能只停留在教會學生唱會“歌”的層面上。而是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豐富內涵,沉下心來去歌唱和體味。唱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在這方面,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視頻資料和音樂相結合,賦予音樂栩栩如生的形象。另外,樂器也是可以引入音樂課堂的一種技能,口琴、風琴、豎笛都是非常適合小學生的樂器。讓學生學習演奏樂器。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感受學習樂器的成就感和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五、以音樂為主線,強調音樂情感的審美升華
從音樂美的本質來說,音樂的進行過程實際上就是情感的展示與變化過程。音樂作為情感的載體,雖沒有語義性卻是最生動的心靈語言,音樂欣賞教學應該更注重情感的體驗和交流。在欣賞教學中,要牢牢把握音樂這條主線,通過音樂情緒與情感的特質,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強度,達到情感的審美升華。這種情感應該是內心深處的體驗,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外化的層面上。有專家云:“美的最后價值永遠是以情感的直接驗證為依據(jù)的,音樂教學的全部過程都應有感情的參與?!睂嵺`證明,音樂欣賞教學中真正有效的教學,它會不斷的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為終身熱愛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上等幾種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體驗、理解音樂,提高音樂鑒賞力、表現(xiàn)力,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育工作,應該充分認識音樂鑒賞的作用。立足課堂教學,拓展課外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音樂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用美來浸潤心靈,如果沒有這種適合的教育,心靈也就因而丑化。可見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作為音樂教師的我們在后面的課題研究過程中,一定要揚長補短,總結經(jīng)驗,修正不足,為后面的教學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提升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海燕.關于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對策研究[J].學周刊.
[2]韓蓉.淺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方法[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3]劉曉娜.合理設計切入點,豐富音樂課堂[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4]陳海燕.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生音樂興趣培養(yǎng)探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5]程一萍.解析小學音樂節(jié)奏訓練中的教學體會[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