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卓瑪 夏若吉
(青海省藏醫(yī)院,青?!∥鲗帯?10007)
LDH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與多發(fā)性疾病,主要是因椎間盤的變形與纖維環(huán)遭到破壞,髓核突出性刺激或者神經根與馬尾神經壓迫等產生的腰腿疼痛與足背外側麻木等癥狀,在中醫(yī)學中屬于腰腿痛與痹癥的范疇。在臨床上所采取的針灸治療手段多種多樣,其具有較好的療效,并且不良反應比較少,操作簡單方便,但是因理論體系與操作手法、取穴等不同,其療效具有較大的差異[1]。本文主要研究采取三棱針對LDH治療的可行性,并與毫針治療進行對比,現(xiàn)將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70例LDH患者皆選自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收住我科室的患者,根據患者入院的時間將其分作對照組與觀察組,男女比例是39:31;患者的年齡20歲~70歲、平均年齡51.3±2.6歲;病程1個月~10年、平均病程4.8±1.6年。兩組患者治療之前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對照組穴位選擇關元俞、大腸俞與委中穴、阿是穴。取定穴位之后,常規(guī)給予碘消毒,接著用一次性針頭為0.35×50mm的針灸針快速的直刺進針,留針30min, 1次/d,1個療程為20次。觀察組:穴位選擇腰痛穴,取定穴位之后,常規(guī)給予碘消毒,接著用一次性針頭為0.35×50mm的針灸針快速的平刺進針, 1次/d,1個療程為10次,不需要留針。
1.3評價指標疼痛評分分為4個等級,O級為無痛;Ⅰ級為可忍受疼痛,可正常生活,并且睡眠不受到干擾;Ⅱ級為明顯的本能痛,呼吸急促,可勉強忍受,睡眠受干擾較輕微;Ⅲ級為疼痛不能忍受,正常生活與睡眠受到嚴重的干擾。
1.4療效評價治愈:患者的臨床疼痛癥狀完全消失,對生活與工作無影響,半年的隨訪無復發(fā);好轉:患者的臨床疼痛癥狀基本消失,勞累程度較輕微,但對生活與工作無影響;無效: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無顯著改變??傆行У扔谥斡始雍棉D率。
1.5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采取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疼痛情況經不同針灸方法對LDH患者進行治療之后,對比兩組治療前的疼痛情況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疼痛情況明顯比對照組減輕程度大(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疼痛情況(n)
2.2對比兩組的治療效率情況經不同針灸方法對LDH患者進行治療之后,對比兩組治療的效率情況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總有效情況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疼痛情況[n(%)]
當前大部分學者都認為LDH所引發(fā)的腰痛疼痛病理機制主要包括3種,即機械壓迫學、化學性的神經根炎學及自身免疫學。在一般情況下,神經受到壓迫時并沒有明顯的疼痛癥狀,但是有炎癥并且神經受到壓迫時,就會引發(fā)疼痛癥狀[2]。在治療LDH上,采用西醫(yī)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與手術治療為主,但是大多情況下單采取西醫(yī)治療難以從根本上去除痛苦。而中醫(yī)則推行采用針灸治療,以針灸放血來緩解疼痛與改善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3]。
平衡針經濟實用,簡單易行,其治療的療效較為明顯,并且能夠迅速見效,治愈率相對較高,并且無明顯的副作用。主要原因是平衡針取穴為腰痛穴,位于前額的正中線,發(fā)際與眉頭的連接重點,對該穴位平衡進針之后使受壓迫的神經接受到良性的針刺信號,從而啟動修復功能,達到平衡的狀態(tài),進而起鎮(zhèn)痛的作用[4]。在本組對比研究中可以看出,采取三棱針治療與毫針治療相比,三棱針在疼痛緩解與治療療效中明顯比毫針好。由此可知,對于LDH的治療采取三棱針的治療手段療效確切,方面快捷,安全可靠,并且不需留針,減輕治療的痛苦,使患者更易于接受,在臨床上應用具有重要的治療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