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世華 (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李廟鎮(zhèn)初級中學 441516)
她叫花兒,租住我的房子照顧她的一雙兒女,她樸實、憨厚,留著一對辮子,喜穿紅花格衣服,若是雨天,好卷起褲腳邊兒,且雙腿卷起是一高一低,是個典型的村婦。她姊妹六個,她是老幺,上有兩個哥哥和三個姐姐,姐姐們早已出嫁,兩個哥哥都屬于智力殘疾,至今未娶,她只得招夫進門來支撐這個家。由于家境困難,花兒小學一年級沒讀完就輟學了,是大山里為數(shù)不多至今沒出過門見過世面的村姑。原來在她剛成年時,父母相繼去世,姐姐相繼出嫁,她就成了家庭的頂梁柱了。
她經(jīng)常說,她們家鄉(xiāng)風水好,一個組沒搬走一戶,每家都愿守著那二畝薄田,且家家戶戶身體健康,很少生病住院。她說風水好的原因主要是關(guān)老爺在守護。原來不知哪朝哪代她們家鄉(xiāng)建了一個關(guān)帝廟,但在建國后的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了拆除,當時有位年長的老人,趁著黑夜把關(guān)老爺給藏起來了,改革開放后,公民的信仰政策放寬,村民們自籌資金把關(guān)帝廟給重建起來了,那天,全組男女老少齊聚廟前,敲鑼打鼓把關(guān)老爺請回了原位,有一位大家公推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用買來的新盆新毛巾,給關(guān)老爺洗澡,然后燒紙、上香。等這套程序完后,全組村民跪在廟前祈求關(guān)老爺保佑平安。然后每逢重大節(jié)日,特別是春節(jié),全組每家每戶都要到關(guān)帝廟里燒香、磕頭、求福。這種風俗代代相傳,越傳越神。
花兒,在大山溝里長大,不是那么講究,生活習慣也很隨便,例如,做鞋墊,別人做好后,鞋墊是干干凈凈,她的鞋墊就變成污色了。她不管是砍柴、搬磚也好,還是在種菜地,只要有空閑時間,她就把手搓搓拿起針線活就做。若有事,針線活隨地一放,只要順手就行?;▋哼€有一個習慣,吃飯時端起飯碗能走一大圈,若跟人聊得來,就把飯碗往地上一放,那就海闊天空,不著邊際了。有人跟他開玩笑說,花兒,小心你的碗兒被小狗舔了,那就不用你洗了。于是大家哈哈一笑,花兒也笑了。
真、善、美在不同人身上的體現(xiàn)是不一樣的,花兒為人可是誠實善良,辦事可靠。因家住深山,經(jīng)濟困難,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她的一雙兒女身上。她樂善助人,不計回報,她租住我隔壁房間,我們就像一家人,經(jīng)常一大早就把我門口打掃的干干凈凈,還幫我們打豬草喂豬,種菜地。所有陪讀家長只要有事都會把孩子托付與她。
花兒的善,有時善的有點傻,她家離這兒有四十幾里山路,她每星期六學生放假后都回家弄菜帶來,特別是家產(chǎn)的冬瓜、南瓜、紅薯等等,都是好吃的菜,可這都是重物,近四十歲的她從幾十里路背來,可真是不容易,有一次花兒竟然把背來的大部分菜分給了別人,我看到后就替她心疼了,可她總是說沒事兒。有時別人為掙錢去幫工,確把孩子交給她接送上學,她也不求任何回報?;▋赫媸莻€好人呀,哎!
花兒把兒女視若珍寶,把好吃的都給孩子吃,有一次,她女兒想吃湯圓,花兒花了八元錢買了一袋,分兩次煮給孩子吃,她一個也沒嘗,有人逗她女兒說,娃娃,有啥好吃的先讓媽媽嘗嘗。她女兒也很乖,隨口就說:媽媽,下次再買一袋,我先讓你吃。媽媽笑了,大家都笑了。
花兒對兒女的教育也是以善為本,有一次丈夫外出打工,在火車上給女兒打電話,父女之間有這樣一段對話,父親說:“乖乖,在家要聽媽媽的話.”女兒說:“一定聽媽媽的話,爸爸你在火車上餓了吃媽媽給你煮的雞蛋。”孩子的回話多感人呀!有一次學校班主任安排學生給爸爸或媽媽寫句話?;▋旱呐畠菏沁@樣寫的:爸爸、你出門在外可要記住加衣服哦。這是冬天寫的。這話多感人喲!
花兒在她的家里算是一個軸心,各方面都考慮的比較周到,吃的、穿的、用的都照顧得很好,全家人和諧相處,從沒鬧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