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
【摘 要】 中國的騷人墨客似乎特別鐘愛月亮。在浩瀚如銀河的歷代詩詞中,月亮高懸中天,被眾多詩人反復(fù)地吟詠,成為一個有趣的文學(xué)現(xiàn)象。本文對古代詩詞中的月亮意象進行了羅列和分析。
【關(guān)鍵詞】 古詩詞;月亮意象;教學(xué)
在中國的詩歌文學(xué)中,月亮以它特有的朦朧越過歲月的門檻從古懸掛至今,它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自然物,它積淀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體現(xiàn)著中國文學(xué)獨特的精神風(fēng)貌。
月亮為人們創(chuàng)造出一種恬適、美好的氣氛,它光線柔和,在黑暗中灑下淡淡的青白色的光與影交織的網(wǎng),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幻的世界。掬一縷月光,披一身銀輝,內(nèi)心的詩意便油然而生,各種美好的聯(lián)想涌上人的心頭。它也就自然而然地被作為觸發(fā)思鄉(xiāng)情懷的一種意象。最著名的是李白那首婦孺皆知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焙啒阒卑?,舉頭低頭之間,從眼前明月想到千里之外的故土,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引起古往今來無數(shù)讀者的強烈共鳴。征人思鄉(xiāng)最好的媒介也是月亮:“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保ɡ钜妗兑股鲜芙党锹劦选罚┒鸥Φ摹对乱埂芬彩菍懴嗨贾榈模骸敖褚灌~州月,閨中獨自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奔葘懺娙丝丛拢謱懺娙讼氲狡拮油?,一筆兩到,全憑空中一輪月兒相系聯(lián)。相似的句子還有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懷子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的圓缺變化使詩人聯(lián)想起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蘇子在無奈之余只希望千里之外的弟弟能與自己一樣此時共賞明月。明月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成為人們交流的媒介。
愛情故事常用風(fēng)花雪月之類的詞來形容,因為花前月下是談情說愛的理想去處?!霸律狭翌^,人約黃昏后?!保W陽修《生查子》)詩人回憶了從前的幽會,充滿希望與幸福,可見兩情是何等歡洽。而周圍的環(huán)境,無論是花、燈,還是月、柳,都成了愛的見證,美的表白,未來幸福的圖景。看來唯有月下相會,借著幽美的月色,兩個相愛的人兒才更容易互訴衷腸。情與月聯(lián)系在一起,展現(xiàn)了美的意境。“待月西廂下,迎風(fēng)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元稹《鶯鶯傳》)在詩人筆下,月色下等待心上人是何等優(yōu)美的意境,叫人怎不心馳神往,怦然心動。
月亮還被作為象征時空的意象。它作為短暫人生的對照,成為歷史的永恒參照。如“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保ㄍ醪g《出塞》)詩從寫景入手。“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皓月當(dāng)空,照耀著萬里邊疆的關(guān)塞,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在“月”和“關(guān)”的前面用“秦漢時”加以修飾,使意境更加高遠,把我們引到了遙遠的古代,更引人深思:秦漢以來邊防戰(zhàn)爭連續(xù)不斷,一直持續(xù)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這是從時間上描寫邊塞的悠久?!敖虾稳顺跻娫?,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保◤埲籼摗洞航ㄔ乱埂罚敖衲瓴灰姽艜r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世事變遷,舊人不在,唯有月亮永世不變,只靜靜地看著那人間滄桑,不知月光是否會因為這般的哀傷又陰寒了幾分。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又《寄揚州韓綽判官》:“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眲t是通過月亮這一意象撫今追昔,感慨興亡。
月亮可以引發(fā)思古之幽情,也可以用來表現(xiàn)凄涼的心理?!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的凄涼,正是李煜在緬懷古國往昔的繁榮歡樂中表達了深沉的亡國之痛,明月仍在,國家無存,這是怎樣的傷感無奈,怎樣的裂心之痛!讓人倍感凄涼,須借助月亮意象表達的的不僅是亡國之痛,旅途的孤凄也借助明月的意象來表達:“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保赝ン蕖渡躺皆缧小罚┍M管雞聲嘹亮,茅草店卻仍沐浴著曉月的余輝,我們的詩人不得不起早趕路,一位在月下踽踽獨行的旅人形象躍然紙上。此句通過月色表現(xiàn)了旅人的艱辛孤獨。
古代詩詞常常借月亮寫山鄉(xiāng)景色、田園風(fēng)光、村舍生活。辛棄疾詞:“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保ā段鹘隆罚┟枥L出了一幅清新的鄉(xiāng)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驚起了枝頭的烏鵲;夜半時分,清風(fēng)徐徐吹來,把蟬的鳴叫聲也送了過來,于是這夏夜的月光如此清涼,能與這清新的美景作伴,卻是人生一大幸事。陶淵明詩:“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保ā稓w園田居》其三),詩人走在田間的小路上,月亮灑下一地清輝,田間耕作的汗水還掛在發(fā)梢,月光下,田埂邊,小路上,詩人那份愉悅之情仿佛從心底漫出來,怎么也阻擋不住。此時,人與月與自然環(huán)境構(gòu)成了一個和諧的統(tǒng)一體,把艱辛的田間勞作變成了富有詩意的畫面。
明亮的月兒也常和與世無爭的隱者相伴。王維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保ā渡骄忧镪浴罚┟髟峦高^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巖石上叮咚流淌。面對這朦朧清幽的月光,作為隱居者的詩人內(nèi)心也飄蕩著這樣一份如水的寧靜。光與影的交錯,使人置身于如此純美的環(huán)境里,自然之美融入心里,訴諸筆端,就這樣,內(nèi)心的禪意傾瀉而出。怪不得蘇軾把此聯(lián)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典范之秀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保ā吨窭镳^》)詩人隱居深林之中,卻從未有一絲寂寞,在這里,詩人獲得了真正的快樂,月亮是詩人的傾聽者,是悠遠心境的寫照,是與世無爭的寄托,世上大概唯有它能讀懂詩人的心。
有人也用月亮表達壯志未酬的豪情“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月明星稀,烏鵲南飛?!保ú懿佟抖谈栊小罚┒畎椎摹对孪陋氉谩罚骸芭e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則把月亮當(dāng)作同病相憐的朋友。時而月亮又成為詩人不懈的追求?!坝锨嗵鞌埫髟隆保ā缎葜x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抑或與詩人情意綿綿,難舍難分:“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保ā秹粲翁炖岩髁魟e》)
以上是對月亮意象用法的初步分析,從中我們可以深切體會到中國文人的月亮情節(jié)和特殊情韻。
【參考文獻】
[1] 楊繼武. 唐詩中月亮意象的內(nèi)涵[J]. 中學(xué)語文(大語文論壇),2017(10).
[2] 郭宇婷. 論白居易懷人詩中的月亮意象[J]. 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