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謝成彬
【關鍵詞】 小學語文;寫作;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079—01
小學語文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寫作又占據了語文的半壁江山,可以說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難點。對此,本文分析了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語文寫作教學優(yōu)化策略進行了闡述。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F(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師仍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學模式過于表面化、形式化。沒有引導學生恰當?shù)匾迷娫~歌賦為文章增添文采,導致文章過于生硬;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也過于刻板,無法在教學中啟發(fā)學生的寫作樂趣。2.不重視語文的基礎知識。扎實的語文基礎是寫作的前提,如果沒有足夠的語文知識積累是無法在寫作中合理地運用的。在現(xiàn)在的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經常忽視學生的語文基礎,直接就進行寫作練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中面臨的阻力較大,寫出的文章也很難獲得教師的認可,從而讓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情緒。3.寫作內容空洞、形式雷同。小學生年齡偏小,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什么生活經歷,一般都是學校和家里兩點一線,教師在布置寫作要求時也沒有為學生們講述內容豐富的題材,而且教師在授課中提到的經典作文也過于固定化,反反復復就是那幾篇優(yōu)秀的作文,這樣阻礙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導致他們寫出的文章過于同化,內容空洞,語句平淡,讓人有千篇一律的感覺。4.缺乏必要的寫作指點和教導。寫作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日常的教學中寫作專門的重要性卻不明顯,語文教師基本沒有為寫作專列教學課程,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對寫作中應用的技巧、寫作方式、寫作思路進行詳細講解,但這些內容卻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不可或缺的知識。
二、 改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的對策
1.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對于語文寫作教學工作來說,教師應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要勇于嘗試新的寫作教學模式,對于小學語文寫作可以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不只是單純地按照教案進行講解,如,讓學生對事物進行描寫時,不應局限于一個或幾個事物,應盡量找一些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進行描述。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多帶領學生們進行社會實踐,例如郊游、觀看表演、參觀醫(yī)院等課外活動,然后布置一項和當天活動內容有關的寫作任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鍛煉了其寫作能力。2.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工作。語文知識博大精深,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語法、語音、修辭方式的學習都很重要,如果僅僅是通過課堂內的幾十分鐘是不夠的,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盡量多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從而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3.擴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學生寫不出好的文章與其自身的語文功底和寫作技巧有關,同時也與沒有好的寫作思路有關。語法和寫作技巧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但是對于寫作思路,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加大學生課外知識的閱讀量,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能讓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和提高寫作能力。此外,還要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在寫作完成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指出其在寫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進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實際就是教師在向學生傳遞寫作的技巧、寫作方法,通過這種方式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提高寫作水平。4.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減少寫作量。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教師通過大量的作業(yè)布置讓學生加強寫作訓練,由于作業(yè)過多,學生更像是為了完成任務,在創(chuàng)作中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效果不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不光要重視量,更應該關注質。適當?shù)販p少作文數(shù)量,讓學生可以專心致志地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此外,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寫作題目時,應該結合實際不要脫離生活,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才會有內容可寫。教師在進行作文的批閱時,要耐心細心,對于優(yōu)秀的要及時給予獎勵;對于存在不足的要及時指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之,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頭戲,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寫作可以檢驗一個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在以后的語文寫作教學中改進不足,發(fā)揚長處。這不僅能為學生學習打好基礎,又能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可謂一舉兩得。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