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芳,張 發(fā),劉碩然,楊曉燕*
(1.大理大學農(nóng)學與生物科學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3;2.大理大學東喜瑪拉雅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3;3.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
螨是節(jié)肢動物門蛛形綱一類體型極小、繁殖率高、發(fā)育周期短、活動范圍小、肉眼難以直接看到的有害生物[1]。其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遍及各種土壤、水體、生物體及貯藏的食品、居室用品和藥用食材等。據(jù)估計,全球螨類有50萬種之多,已有記錄的將近5萬種,分屬于284個科。螨的形體多介于0.1―0.5mm,成熟的螨有8只足,行動速度達72m/h,可攜帶細菌、真菌、衣原體等病原體,是傳播病菌的媒介。它的糞便、足及其身上的剛毛都是真菌的載體,伴隨著真菌自身的快速繁殖,兩者互為促進因子,螨危害及有害真菌會迅速得以擴散[2―3]。
長期以來,對螨的防治主要依賴化學藥劑,化學藥物殘留、毒性和易產(chǎn)生耐藥性等弊病,其使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同時藥物對環(huán)境生態(tài)的不良影響也引起人們的關注[4―7]。植物精油是植物的次生代謝物質(zhì),是一種在常溫下能揮發(fā)、具有一定芳香氣味的油狀液體物質(zhì)。近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植物精油可以用來驅(qū)蟲、殺蟲和防蟲,因此利用低殘留和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的天然植物控制螨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7―12]。
在食線蟲真菌的相關研究過程中,螨蟲可以隨著土壤、空氣和牙簽等進入培養(yǎng)基且可直接取食真菌孢子,破壞培養(yǎng)基,造成培養(yǎng)基污染,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食線蟲真菌的相關研究。因此,尋找一種適合實驗室條件下培養(yǎng)基中螨污染的有效殺螨方法,是食線蟲真菌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項目對市面上的3種化學藥劑和3種植物精油的殺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篩選出最佳殺螨方法。研究結(jié)果可為實驗室內(nèi)螨蟲污染的處理提供參考。
化學藥劑:雙甲脒(江蘇歐克動物藥業(yè)有限公司,20%乳油);吡蟲啉(浙江龍游東方阿納薩克作物科技有限公司,70%可濕性粉劑);害極滅(美國默沙東藥廠,1.8%乳油)。
植物精油:冬青油(生產(chǎn)商:中國廣州南方化妝品有限公司;純度:97%);香茅油(生產(chǎn)商:嘟嘟媽和太古の手工坊;純度:100%);樟腦油(生產(chǎn)商:吉安市百草天然香料有限公司;純度:100%)。
玉米粉瓊脂固體培養(yǎng)基(CMA)的配置參照文獻[13]進行。
隨機抽取實驗室中培養(yǎng)食線蟲真菌的培養(yǎng)基在體視鏡下觀察,挑取螨的成蟲及蟲卵轉(zhuǎn)接到長滿食線蟲真菌且未被污染的培養(yǎng)基上,放置到25±5℃的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d后。在體視鏡下觀察,用濕毛筆粘取螨的成蟲至75%酒精中,制成標本,40X顯微鏡下觀察,與中國東北土壤革螨[1]進行比對,經(jīng)形態(tài)學鑒定到種。
室內(nèi)殺螨試驗全部采用熏蒸法:挑取生長發(fā)育一致的實驗室常見螨30只,背部粘于貼有雙面膠紙的載玻片上,放置于容量為1000mL的廣口瓶中,取5μL的供試樣品注射于磨口瓶塞內(nèi)壁上,在瓶塞外壁周邊涂抹凡士林,以防螨蟲爬出,迅速蓋上瓶塞,25±1℃溫度條件下熏殺24h,揭蓋散氣1h,取出鏡檢,統(tǒng)計死亡率[14]。死亡率按算術平均值計算,并用空白對照死亡率計算校正死亡率。
1.4.1化學藥劑殺螨 設3組實驗組和1組對照組,實驗組分別為雙甲醚組、吡蟲啉組、害極滅組,每組設6個濃度梯度(1mmol/L、3mmol/L、5mmol/L、10mmol/L、20mmol/L、30mmol/L),每個梯度3個重復。對照組熏蒸劑為無菌水,設3組重復,熏蒸法同上。上述試驗中的每個重復蟲體數(shù)均為30只。
1.4.2植物精油殺螨 設3組實驗組,分別為樟腦油組、冬青油組和香茅油組,每組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蟲體數(shù)均為30只。采用熏蒸法進行殺螨。對照組同1.4.1。
殺螨率(%)=[1-(檢測螨蟲數(shù)-死亡螨蟲數(shù))/檢測螨蟲數(shù)]×100%[15]。
全部數(shù)據(jù)的處理采用SPSS軟件進行卡方檢驗,并采用鄧氏新復極差法來檢驗實驗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采得的螨蟲經(jīng)形態(tài)學鑒定共有3種:王氏伊綏螨Iphiseiuswangi(Yin,Bei et Lv,1992);易變革板螨Gamasholaspisvariabilis(Petrova,1967);松江廣厲螨Cosmolaelapssungaris(Ma,1996)。實驗室中I.wangi出現(xiàn)頻率最高,易于培養(yǎng)繁殖,因此選用I.wangi為主要供試樣本。
不同濃度化學藥劑對螨的致死結(jié)果見表1。統(tǒng)計分析表明,3種藥劑在不同濃度下的殺螨率差異顯著。在相同濃度條件下雙甲脒的殺螨率較高。在藥劑濃度為30mmol/L,熏殺24h的情況下,3種藥劑殺螨效果均較好,其中雙甲脒的殺螨活性最高,高達94.44%。
表1 不同濃度下3種化學藥劑對螨的致死率
注:平均值±標準誤。同列數(shù)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達5%差異水平。
植物精油殺螨效果如表2所示,三者的殺螨率差異不大。植物精油24h熏蒸死亡率均在95%以上,殺螨活性較高,其中冬青油的殺螨率最高,可達到100%。
表2 不同植物精油的殺螨率
注:平均值±標準誤。同列數(shù)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達5%差異水平。
在食線蟲真菌的研究過程中,由于需要從不同來源的土壤、糞便、腐木等樣品中分離菌種資源,由此帶來的螨蟲污染是食線蟲真菌研究所面臨的較為嚴峻的問題。本研究從培養(yǎng)基中分離到三種螨蟲(I.wangi,G.Variabilis,C.sungaris),其中常見的螨為I.wangi。I.wangi通過土壤、糞便、腐木等不同樣品帶入實驗室后,可經(jīng)牙簽攜帶、爬行等方式進入各種環(huán)境中,在培養(yǎng)基內(nèi)造成培養(yǎng)基污染,同時螨會以食線蟲真菌的分生孢子為食,這也增加了菌株分離、純化和保存的難度。
雙甲脒、吡蟲啉和害極滅均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16―19]。雙甲脒、吡蟲啉、害極滅由于高效、廣譜、低毒、低殘留且價格低廉等特點,是目前常用的殺螨劑[18―22];實驗結(jié)果表明在藥劑濃度為30mmol/L,熏殺24h的情況下,雙甲脒的殺螨活性最高(94.44%),其次是吡蟲啉(82.22%),害極滅最低(71.11%)。市面上的雙甲脒藥劑大多是安瓿瓶裝的20%乳劑,有刺激性氣味,使用后不便存放;吡蟲啉雖然比雙甲脒殺螨率低,但它是袋裝可濕性粉劑,無味且使用后方便存放;害極滅有刺激性氣味,經(jīng)口毒性大,且對水生生物有毒[23]。因此,針對實驗室培養(yǎng)基內(nèi)螨污染的殺螨推薦使用濃度為30mmol/L吡蟲啉,熏殺24h。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化學藥劑相比,各植物精油(香茅油、冬青油、樟腦油)的螨蟲致死率均在95%以上,殺螨效果較為理想,與LubbeAndrea和Verpoorte Robert[24]的結(jié)果一致。但是植物精油殺螨存在許多問題,如易揮發(fā)、生物活性物質(zhì)種類多樣、提取過于繁雜、制作成本高且價格昂貴,對空氣、日光及溫度較敏感,易分解變質(zhì)等[24―27],因此,即使殺螨效果最佳但仍需考慮其實用性,所以化學藥劑在殺螨過程中的地位不可忽視。植物精油是一類復雜化合物,其殺螨活性的有效成分分離鑒定和作用機理仍有待深究。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可進一步研究精油與化學藥劑合用或幾種精油合用殺蟲是否存在增效或拮抗作用,使精油作為輔助因子在減輕藥劑毒性與殘留上增強殺蟲效果。
在實踐中,針對小面積殺螨,如培養(yǎng)基的螨污染問題,優(yōu)先推薦使用冬青油熏殺,或者使用香茅油、樟腦油和濃度為30mmol/L吡蟲啉熏殺,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對螨病害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