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杰,楊萬軍,劉麗華,晏子媛,劉 俊,王代文
原發(fā)性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腿型(primary cutaneous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leg type,PCLBCL-LT)是原發(fā)性皮膚淋巴瘤中較少見的類型,臨床上以小腿皮損為特征表現(xiàn),但是也可以發(fā)生在下肢以外部位(約10%~15%)。本文報告1例PCLBCL-LT,分析其臨床和組織病理學特點,并復習相關文獻。
圖1 原發(fā)性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腿型患者面部皮損
患者,女,82歲。因面部多發(fā)皮膚腫塊1個月余,于2013年3月21日就診。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患者下頜及下頦處同時出現(xiàn)兩個大小不等的腫物,并迅速增大。患者自發(fā)病以來,無發(fā)熱、頭痛、胸悶氣短、惡性、嘔吐、四肢關節(jié)疼痛等;精神尚可,食欲、睡眠正常,體重無明顯增減,二便正常。否認肝炎、結核、瘧疾等傳染病史。既往體健,否認有家族遺傳病史。體格檢查:體溫38.5℃,脈搏78次/min,呼吸 19/min,血壓 105/75 mmHg(1 mmHg=0.133kPa),慢性病容。心肺和腹部體檢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全身淺表淋巴結未捫及增大。皮膚科情況:面部下頜及頦部見2個體積分別為3.5 cm×3.5 cm×3.0 cm和3.0 cm×3.0 cm×3.0 cm大小的半球形紅色隆起性腫物。腫物表面皮膚完好,邊界清楚,觸之略有韌感,硬度中等,活動度差,皮溫不高,無明顯壓痛(圖1);其余皮膚、指(趾)甲及可視黏膜未見明顯異常。實驗室及輔助檢查:血尿糞常規(guī)、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結核抗體、肝腎功、腫瘤標志物、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均無異常。EB病毒抗體(-),柯薩奇病毒(-),巨細胞病毒抗原(-)。胸腹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未見縱膈及腹膜后淋巴結增大,肝脾不大。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未見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淺表淋巴結增大,腹腔淋巴結亦不增大。距右側下頜處皮損外側緣5 mm完整切除腫物(深達皮下脂肪組織),組織病理學示:表皮與真皮層間有無浸潤帶(Granz帶),真皮全層和皮下脂肪內可見腫瘤細胞彌漫性浸潤,細胞大、核圓形,毛囊及汗腺破壞明顯(圖2a,2b)。免疫組化示:腫瘤細胞CD20、PAX5、Bcl-2、MUM1、CD79a均(+)( 圖 3a-3d),Ki-67陽性 > 90%;AE1/AE3、S-100、HMB45、Melan A、CD3、CD45RO、CD43、CD68、CD10、bcl-6、CD138、CD5、Cyclin D1、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CD30、EB 病毒潛伏膜蛋白(LMP1)均(-)。骨髄活檢:增生性骨髓象,未見腫瘤累及。組織病理診斷:原發(fā)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腿型。明確診斷后患者隨即轉入腫瘤血液科,即行4次化療(CHOP方案:環(huán)磷酰胺200 mg第1天;表柔比星50 mg第1~2天;長春地辛4 mg第1天;曲安西龍72 mg第1~5天)。下頦腫物明顯縮至鴿子蛋大小。6個月后(2013年9月)復査胸部、腹腔CT,未見增大淋巴結。9個月后(2013年12月)頸部、左胸鎖關節(jié)處皮下再次出現(xiàn)2個體積分別為2.0 cm×2.0 cm×1.0 cm和2.0 cm×2.0 cm×1.5 cm大小半球形紅色隆起性腫物,考慮腫瘤播散。再行相同化療方案后,結節(jié)縮小至鴿蛋大小。16個月后(2014年7月)出現(xiàn)左腮腺及扁桃腺腫大,抗感染無效,復查頸部及胸部CT示雙頸、縱隔多發(fā)增大淋巴結,兩肺多發(fā)結節(jié),考慮結節(jié)病淋巴結及兩肺受累。再次行相同化療方案,增大淋巴結均縮小。23個月后(2015年2月)超聲多普勒示雙側腋下、雙腹股溝多個腫大淋巴結,CT示肺部結節(jié)再發(fā),胰腺出現(xiàn)腫物,再行化療,但患者基本情況較差,于29個月后(2015年8月)因呼吸衰竭死亡。
圖2 原發(fā)性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腿型患者右側頜部腫物組織病理(HE染色)
圖3 原發(fā)性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腿型患者右側頜部腫物組織病理免疫組化染色(EnVision法×200)
WHO 在2016年“造血與淋巴組織腫瘤分類”[1]中正式將原發(fā)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腿型歸于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亞型列出,定義為一種原發(fā)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由轉化的大B細胞構成,最常見于腿部。原發(fā)于皮膚由大的、圓細胞構成的原發(fā)性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腫瘤表達Bcl-2時,分類為PCLBCL-LT,當不表達Bcl-2時,則分類為原發(fā)性皮膚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其他型[2]。
Grange等[3]分析了法國10個地區(qū)19個單位18年來共60例PCLBCL-LT患者,發(fā)現(xiàn)該病主要見于老年人(40~96歲,平均76歲),女男比為1.6:1,72%的病灶位于腿部。臨床表現(xiàn)為快速生長的紅棕色斑疹、斑塊及皮下結節(jié),向表面生長形成圓頂形腫塊或潰瘍,單發(fā)或多發(fā)。腫瘤由形態(tài)較為單一的大B淋巴樣細胞構成,胞核大而圓、核仁明顯,為中心母細胞和免疫母細胞。融合成片彌漫生長,易見核分裂象,常破壞皮膚附屬器,病變可延伸到皮下組織而表皮不受累,在表皮與真皮間有時見到無細胞浸潤帶。腫瘤細胞表達B淋巴細胞相關抗原 CD20、CD79a,還表達 Bcl-2、MUM1,而 CD10、CD138則陰性;Bcl-6表達不恒定,MIB-l/Ki-67陽性率較高(60%~95%)。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依據(jù)免疫組化技術分為CD5陽性、GCB和non-GCB 3個免疫組化亞群,而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腿型相對應于非生發(fā)中心B細胞樣表達模式(non-GCB)。
本例為老年女性患者,缺乏腿部皮損特征,組織病理可見表皮正常,腫瘤細胞真皮內彌漫浸潤,為中心母細胞和免疫母細胞,在就診1年后并無明顯皮膚外受累表現(xiàn)[4],因此診斷為PCLBCL-LT(non-GCB亞型)。但之后患者出現(xiàn)腫瘤擴散且生長迅速,最終侵犯呼吸系統(tǒng)至死亡。提示PCLBCL-LT臨床呈侵襲性經(jīng)過,預后差,主要表現(xiàn)為腫瘤的廣泛播散和頻繁的復發(fā)[6]。
PCLBCL-LT預后差,5年生存率僅為37%~48%。約24%~50%的患者可發(fā)生皮膚外播散,淋巴結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最易受到侵犯,骨骼、肝臟、胰腺、腎臟、肺臟均可受累;播散至皮膚外其他系統(tǒng)的平均時間是20~22個月。對本病治療較一致的看法是以蒽環(huán)類為基礎的全身化療方案,可聯(lián)合利妥昔單抗,但目前尚無公認的最佳的方案。Grange等[3]報道12例PCLBCL-LT患者接受了利妥昔單抗聯(lián)合以蒽環(huán)類為基礎的免疫化療,2年生存率為81%,而48例患者僅接受了以蒽環(huán)類為基礎的全身化療,2年生存率為59%。病變原發(fā)部位、皮損數(shù)量和年齡是評價預后的獨立因素。
本病須與以下疾病鑒別:①原發(fā)皮膚濾泡中心淋巴瘤(PCFCL)[5]。PCFC發(fā)病年齡相對較輕(平均51歲),病灶主要位于頭部或軀干部,罕有多發(fā)病灶。主要由大中心細胞(大裂細胞)構成,呈濾泡彌漫或濾泡彌漫樣生長,中心母細胞可以存在,但一般不融合成片,可有較多反應T淋巴細胞及間質成分,免疫組織化學類似生發(fā)中心樣表達模式,CD10陽性或陰性、Bcl-6陽 性、MUM1、Bcl-2陰 性。 可 用 CD21、CD23或CD35標記濾泡樹突細胞來識別濾泡結構存在。②黑素瘤,常規(guī)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即可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