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學科目,由于其知識點繁雜等特點,教學難度相對較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很難提升?;诖?,本文就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展開分析,簡要介紹了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特點,進一步提出了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主要包括借助網絡資源、優(yōu)化微課形式、創(chuàng)建實驗場景等,以期為優(yōu)化高中化學教學效果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微課;高中化學;系列微課
前言
微課是一種依托網絡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主要通過視頻、音頻、圖文等教學載體,實現對某一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某些教學重點、難點的記錄與呈現。正確運用微課資源,對吸引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與效果,都能起到顯著作用。
一、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特點
微課的形式特點,在于時長相對較短,一般都在10分鐘以下。這就要求微課制作者盡最大努力,簡化微課結構,突出教學重點;且在微課規(guī)劃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其受眾定位,以基礎教學為目標的微課,必須要保證其內容能夠滿足絕大多數高中生的學習需要與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需求。
在運用微課進行授課時,其主要作用在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相比于課堂實操與教案講解,微課需要以PPT課件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由此決定了微課運用的靈活性,既可以運用在課堂預習階段,也可以運用在課堂教學或課后復習鞏固階段[1]。針對高中化學教學實驗教學課時占比較大的特點,教師還可利用微課完整的呈現實驗教學步驟、現象與試驗成果,有效創(chuàng)設實驗教學情境,由此營造一個立體式、具有較強節(jié)奏感的教學氛圍。
另外,微課教學的突出功能,在于點式教學,即利用微視頻獨立展示一個化學知識點,配合教師講解與教學實操,完整的展現知識的本質。學生通過反復觀察這一微課視頻,能夠有效加深學習印象,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借助網絡資源,簡化教學難度
總結高中化學教學效率低的核心原因,包括教學內容過于單調、枯燥,教學環(huán)節(jié)難以銜接。在這種教學特點的影響下,即便教師在備課階段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全面理解、掌握難相關教學知識點。而借助資源平臺,學生可在課前預習階段,搜索并觀看合適的微課資源,通過自主學習有效理解、掌握相關知識點[2]。
以“氧化還原反應”這一內容為例,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預留任務單,科學設定預習目標,包括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與本質、氧化性與還原性強弱的比較、方程式配比等;同時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資源平臺,或直接獲取一些優(yōu)秀的微課資源,發(fā)送給學生。學生可在與“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的微課資源當中,依據任務單選擇適合的內容,每個知識點對應2-3個微課視頻,進而從選擇的微課視頻當中,對比挑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反復觀看,有效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礎知識。運用網絡微課資源,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特點,通過興趣引導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任務,為后續(xù)的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效簡化教學難度。
(二)優(yōu)化微課形式,展示微觀世界
高中化學知識當中,原子、離子、分子等的相關內容,往往較為抽象,對此,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微課制作工具,優(yōu)化微課形式,為學生具體呈現微觀世界,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其形態(tài)與內容,在增加教學內容生動感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取、掌握相關知識。
以“乙醇的化學性質”這一內容為例,教師可運用微課進行引導教學,而微課制作過程中,先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呈現乙醇分子模型,讓學生直觀的了解乙醇的結構特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講解乙醇的催化氧化與消去反應,同樣利用動畫展示功能,分步展示反應過程中,分子結構的變化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認清反應物,還能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反應歷程及斷鍵方式,進而幫助學生輕松掌握兩種反應的本質,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
(三)創(chuàng)建實驗場景,實現立體化教學
高中化學教學當中,實驗教學是幫助學生深化理解各種反應原理的重要途徑,但實驗教學多由教師演示進行,學生難以全方位觀察實驗過程、現象與成果,面對此種教學困境,教師可通過制作微課視頻,將實驗過程以視頻的形式呈獻給學生;而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可以通過拖動、放大、加速或慢速播放等方式,對完整的實驗過程進行有效觀察,在有限的條件內,增加化學實驗的可操作性與直觀性。以鐵及其化合物的氧化還原反應為例,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了解基礎教學知識,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微課中的問題與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知識內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解決當前大部分高中化學科目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通過相關分析,結合適當的方式與手段,豐富微課內容,優(yōu)化微課運用形式,能夠推動實現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在充分吸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與各方面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邵婷.制作高中化學微課的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02):63-65.
[2]崔敬鑫.微課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應用的認識與實踐[J].才智,2016(11):163.
作者簡介
李麗媛(1987-),女,河北省深州市人,民族:漢,職稱:中二,學歷:大學本科。單位:河北深州市中學。
(作者單位:河北深州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