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本文主要從以下八個方面探究了對于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認識:以人為本重視素質(zhì)的提高,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學好高中化學,不斷更新教學方法,重視學科思想,體現(xiàn)人文內(nèi)涵,拓展教學,與時俱進的教學手段。內(nèi)容比較綜合具體,希望為廣大化學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利借鑒。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改革 手段與方法
0
高中的化學教學改革經(jīng)過了十多年,筆者作為一名一線骨干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改革中也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深刻的了解了高中的化學教學改革,認為主要有幾個特征:
一、以人為本,重視素質(zhì)的提高
高中的化學教學改革應該將對學生的教育和學生的成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注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進行教學,發(fā)揮每個人的能動性;不片面地看問題,教學的最終目標不應該是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升學率。不同的學生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學習狀況,因此,不同的學生適合不同的學習途徑。在教育教學這一方面,要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使學生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二、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要實現(xiàn)這一個目標,第一點,老師要學會轉變思想更新觀念,不要被舊的教材以及思想束縛。舊的高中化學教學注重分數(shù),提倡應試教育,進行填鴨式教育。一定要摒棄這種錯誤的教學觀念,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到化學知識,能夠操作試驗,同時將化學知識和社會生活兩者密切聯(lián)系,能夠學以致用,能夠用所學的知識服務于社會生產(chǎn)。除此之外,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設計一些懸念,激起學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能夠自覺開心的去學習,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第二點,在化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要以轉變思想作為改革的前提條件,以新教材作為更新觀念的保證。老師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主動地摒棄之前應試教育的錯誤思想,要利用化學新教材的優(yōu)點,利用教材中強調(diào)的化學實驗操作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盡早處理好新的教材和舊的思想之間的矛盾,逐漸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積極參加化學實驗的興趣,依據(jù)高中生的年齡階段所具有的求知欲與好奇心,但是又較為害羞的階段特點,讓他們獨自動手進行實驗,還要及時幫助他們處理遇到的困難和無法解決的問題。從而能夠盡快地提升他們進行化學實驗積極性,調(diào)動整個學生群體的學習積極性。
三、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學好高中化學
高中的化學教學對象是班里的所有學生,不能僅僅用不同的學習成績來區(qū)分每個學生,導致對成績較差的同學的歧視。應該建設一個消除成績歧視共同學習進步的團結的集體,在這種學習氛圍中,不同的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的智力、知識以及基礎作為起點,使自己最大程度地獲得進步,使學生跟自身相比較,更加具有自信。通過老師和別的同學的幫助,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開發(fā)自己的潛力,使自己的能力以及知識得到最大的進步。老師要幫助不同的學生確立自己的奮斗的目標,使學生覺得自己一直在取得進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不斷更新教學方法
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其實,高中的化學教學更加具有個性化以及多樣化的特點,因此需要老師在實現(xiàn)相同的教學目的的前提下,依據(jù)不一樣的課時和不一樣的課程內(nèi)容來靈活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說,可以采取以化學實驗為主,教授、比賽、討論等不同的形式。通常來說,新課的教學以具體化學實驗為主,當學生習慣了學習的知識背景以及化學公式以后,就能夠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比如,當教授高中化學第二冊的原子結構的數(shù)量關系時:核外電子數(shù)等于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時,通過讓幾位同學來討論,激起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使學習的氛圍更加濃厚。經(jīng)過老師的講授,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傮w來說,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多樣性、主體性和綜合滲透性。
五、重視學科思想
高中化學可以說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的研究方法以及學科思想等,有利形成老師的教學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當學生學習抽象的知識的過程中,老師要結合著模型進行分析,運用類比的方式讓學生盡快理解;當學生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比較和分類等方式弄清知識的線索,具有物質(zhì)性質(zhì)由物質(zhì)結構所決定的概念;當學生學習化學計算的知識時,要指導學生理解守恒思想。在討論硫酸廠廠址的選擇以及合成氨適合條件的選擇時,應該綜合全面的分析每一種因素,分析利弊,因而讓學生掌握處理復雜的實際化學問題的方式。化學實驗是表現(xiàn)出學科思想和學習化學知識的主要手段,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重點強調(diào)化學實驗。
六、體現(xiàn)人文內(nèi)涵
高中化學教學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之一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在高中化學新課程中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中有明確具體的要求。高中化學新課程具體地指出了“在人類文化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課程體系,充分體系化學課程的人文內(nèi)涵,發(fā)揮化學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是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明確方向。為化學教學改革指明了具體的方向。普多塔戈曾經(jīng)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塞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而老師就像是火種如果能夠點燃學生,就會挖掘出真正的有潛能的學生?;瘜W教學過程中的一次實驗或者提出的一個疑問可能在不經(jīng)意之間就打通了學生追求知識的道路,激起了學生追求科學知識的意識。比如說,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田中耕一之前就是通過在學校做的蔗糖和濃硫酸的化學實驗中,發(fā)現(xiàn)到了探索的樂趣,因此他對化學就有了十分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終于在生物大分子結構測定中獲得成功。
七、拓展教學
高中化學新的課程標準要求開發(fā)以及利用教學資源,給課堂的化學教學改革提供全面生動的材料,為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良好的平臺。教學資源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新的教材,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編寫教材的目的,利用教材中各方面的教育功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手段。比如說,閱讀等欄目注重接受學習,討論欄目注重探究學習,研究性課題等欄目注重體驗學習,從而將不同的教學方法綜合起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教育的質(zhì)量和水平。將新的教材作為依托,開發(fā)利用全新的教學資源,比如網(wǎng)絡、圖書以及多媒體等資源。本人所從事教學工作的學校將網(wǎng)絡技術以及多媒體等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位于全省前列,具有比較豐厚的教學資源。將現(xiàn)代的技術運用到課堂中去,讓學習的內(nèi)容由虛變實、由遠變近、由靜變動,讓抽象的內(nèi)容更加具體,使學生有利于理解學習的內(nèi)容。高密度和快節(jié)奏的電子閱讀,能夠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的閱讀需求。不同的化學老師具有獨自的教育資源,在備課的時候能夠隨時運用。我們學校的化學老師積極主動的參加《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開放教學設計》這一課題的研究,老師對信息技術開發(fā)的意識以及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意識正在逐步地提升。
八、與時俱進的教學手段
高中的化學教學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濃厚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習能夠讓學生保持充足的學習勁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魅力,讓學生愛上學習這一過程,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那么如何才能在課堂上營造出類似高中化學學習氛圍呢?可以運用學校已有的教學設施(電視、實驗器材、幻燈片、實驗室等)也可以營造出和化學家們相似的實驗室,利用多媒體技術,運用三維動畫、vcd以及語音合成等方法真正實現(xiàn)聲像合一圖文并茂,創(chuàng)造出一種逼真的現(xiàn)實般的科學環(huán)境。在教授高中化學第一冊的以下內(nèi)容時:根據(jù)酸的定義,試著從電離方面概括堿和鹽的性質(zhì)。利用高中化學的新教材教學課件,使上課內(nèi)容豐富形象、圖像、聲音和文字等方面綜合,讓學生通過聽聲音、觀察形狀、親身體驗環(huán)境,使學生從而沉迷于化學實驗的環(huán)境中,達到良好的化學教學效果。
九、結語
現(xiàn)代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伴隨著IT技術融合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高中的化學教學也與信息技術密不可分。如今的慕課、微課、網(wǎng)校等早已融入到學校以及家庭中,所以,高中的化學教學一定要進行改革。作為一名一線的高中化學老師,要具有現(xiàn)代的教學意識,否則必然會落后于快速發(fā)展的社會。
參考文獻:
[1]徐闊勤.淺談初、高中化學知識在軍事上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1).
[2]田仁剛.從高考化學分析高中化學課程實施理念的研究[J].教學研究,2010,(04).
[3]譚宗俊,向雪皚.高中化學教材要定期修改并糾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3).
[4]楊宏偉,侯千金.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08).
(作者單位:遼寧省沈陽礦務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