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頒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是新時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文章指出: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組建教師學習共同體,通過任務導向,從三個方面探索教師的學習實踐行動:一是引導教師共讀、共繪綱要,幫助教師整體把握,形成共識;二是個體學習思考,形成己見,并分享研習心得;三是行動跟進,結合實際開展工作改進或優(yōu)化。實踐也表明,綱要學習與理解、學習共同體建設是教師研修內容與方式的與時俱進,對提升教師課程理念、優(yōu)化教師學習、促進行為改進具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關鍵詞:綜合實踐;課程綱要;教師學習行動
作者簡介:毛擘,重慶市南岸區(qū)教師進修學院教師。(重慶 南岸區(qū) 400060)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6-0045-04
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指導綱要》),它是課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首先,它是全面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重要舉措。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素質教育的目標、理念和方法,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次,它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緊密聯(lián)系?!吨笇ЬV要》明確提出“發(fā)展學生跨學科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與注重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學科課程不同,綜合實踐活動以發(fā)展學生的跨學科素養(yǎng)為主要目的,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職業(yè)世界和個人自主發(fā)展的新需要,迎接信息時代、知識社會的新挑戰(zhàn)。《指導綱要》還是幫助教師理解課程、把握學科本質的綱領性文件。課程是立德樹人、育人的重要載體,要實現(xiàn)課程育人的價值目標,教師首先需要充分理解課程,把握其育人的核心價值。具體而言,教師應該正確把握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及內容,落實學校課程的規(guī)劃、管理與實施。
鑒于此,進行課程建設首先需要對《指導綱要》進行深入而準確的學習把握。下面,筆者主要介紹本區(qū)域教師學習《指導綱要》的實踐探索。
一、共讀、共繪綱要
1. 共讀綱要。在明晰學習《指導綱要》的重要意義后,區(qū)域組織綜合實踐教師共同開展《指導綱要》的學習與理解活動。共讀綱要的活動由區(qū)域綜合實踐教研員組織,將參與學習的教師隨機分成4人一組,組建成多個學習共同體。各組人員隨機擔任主持人、紀律管理委員、時間管理員和記錄發(fā)言員,實現(xiàn)“人人都是CEO”。小組合作中進行角色輪換,人人都是CEO;組內的角色分工有:主持人、計時協(xié)調員、記錄管理員(控制音量、解決沖突),等等。
在共讀綱要活動中,要求各小組人員在規(guī)定時間內共讀《指導綱要》相應部分后,獨立或合作畫出讀書思維導圖,同時,各組進行現(xiàn)場交流、教研員點評。具體而言,綱要的解讀主要涵蓋目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內容設計原則、基本活動形態(tài)、主題活動例析等六大任務。讀書的形式與要求主要為:自讀與小組合作閱讀;按任務要求完成閱讀與交流;用思維導圖方式做讀書筆記;小組成員按規(guī)則輪值;小組交流不能重復,等等。
2. 繪制綱要。在此過程中,采取一邊共讀,一邊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繪制綱要、交流綱要。首先,需要通覽《指導綱要》,對其主要內容形成整體的認知。于是設計任務如下:自讀目錄(3分鐘);根據(jù)目錄畫出《指導綱要》的板塊結構圖(5分鐘)。
教師先自讀目錄,然后小組合作,應用思維導圖工具繪制《指導綱要》板塊結構圖,如圖1。
可以看出,《指導綱要》的內容包括五個板塊:課程的性質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活動形態(tài)、課程規(guī)劃與實施、課程管理與保障。教師共讀、共繪,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簡潔明了,有助于迅速并整體把握《指導綱要》的主要內容。又如,綜合實踐四種活動形態(tài)對指導教師設計與開展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每一種活動形態(tài)有怎樣的特性?主要應用于哪些方面?活動的設計要素與流程是什么?這些問題都需要引導教師深入學習與思考。于是,設置如下讀書活動:讀四種活動形態(tài),提煉關鍵詞;成圖;小組交流。
經(jīng)過小組學習研究,主要從綜合實踐四種活動類型的特性、活動目標及關鍵要素等方面進行歸納提煉,見表1。
當然,在教學實踐中,四種活動類型可有所側重,也可整合,彼此滲透,融會貫通。通過這樣的梳理,讓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與實施時,能更有效地實踐應用。
二、自我研習綱要
通過共讀、共繪《指導綱要》,教師基本有了整體把握,形成了基本的共識。但綱要的學習還需要進一步深入,要求教師形成自己的學習思考與體悟,因此,自我研習綱要、分享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也必不可少。
筆者認為,教師的自我學習帶有個性的特征,每個教師對《指導綱要》的關注點、體會、思考都會有所不同。如有教師從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新舊對比的視角進行研習(見表2)。通過這樣的對比,教師更能理解綱要的變化,體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新的發(fā)展時期所蘊含的課程理念與育人指向。
除了開展新舊綱要的對比,不少教師還對新綱要所提出的課程目標進行了深入的學習思考?!吨笇ЬV要》中的課程目標,強調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導向,著力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那么,培養(yǎng)具有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chuàng)意物化的課程目標,與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間是否存在關聯(lián)呢?于是,有教師形成了以下學習思考,見表3。
這樣,每一個目標的發(fā)展都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緊密關聯(lián)。老師們還發(fā)現(xiàn),《指導綱要》中,各學段目標均聚焦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chuàng)意物化這四方面的培養(yǎng),并注重不同學段在活動選擇、參與方式、層次要求上的差異與建議。
三、行動改進措施
通過自我學習、交流共享之后,教師對綱要的學習在不斷地內化、深入。學習、思考后,我們還需要行動,因為只有應用、實踐才是最好的學習。在附錄部分,《指導綱要》圍繞四種學習形態(tài),進行主題推薦與說明,將活動形態(tài)與具體的主題活動開展相聯(lián)系,具有很好的教學指導意義。教師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一是分學段匯集四種活動形態(tài)具有代表性的主題活動(見表4);二是圍繞專題進行主題活動的建構。見表5。
在教學實踐中,有教師關注主題活動的可視化表達。以主題活動“生活垃圾”的研究為例,將其活動的實施流程利用圖示加以表達,如圖2。
這樣就形成了活動形態(tài)——主題活動——設計流程等完整的研究體系,通過圖文并茂的表達,既簡潔又明晰,且充滿情趣與創(chuàng)意。此外,有的學校關注課程實施中教師與課時的安排,探索多學科多教師參與指導的深度融合;積極開展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guī)劃,形成“一校一規(guī)劃”的綜合實踐校本建構;在高中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學生生涯規(guī)劃與職業(yè)體驗,探索綜合實踐在自主招生中的獨特價值與實踐策略……更多的行動改進不斷涌現(xiàn)?!吨笇ЬV要》不再是一個文本,它在不斷內化、深入學校和教師的思想里、行動中。綱要的學習與理解,不能只是聆聽與被動接受,它需要每一個教師來參與、勤思考、去行動。
縱觀《指導綱要》整個學習過程,引導教師學、思、行的結合,是促進教師閱讀思考、內化理解、實踐行動的過程;通過任務設置,開展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也體現(xiàn)了教師學習共同體建設的過程。實踐讓明,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創(chuàng)新教師學習方式,增強教師對課程的理解,為課程育人的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2017年)[Z].
責任編輯 朱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