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決定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诖?,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提問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提問;問題與策略
作者簡介:周珍,湖北省漢川市麻河鎮(zhèn)麻河小學教師。(湖北 漢川 432000)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6-0103-02
新課程的實施關鍵在于課堂,它能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而課堂導向在于提問,它能指導學生學習的方向,幫助學生認知、探索并鞏固新知。因此,課堂提問是實現(xiàn)小學課堂啟發(fā)式教學的重要途徑,是新課標“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恰當有效地運用課堂提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點燃學生求知欲,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良好的進步階梯和橋梁。本文圍繞如何進行有效性提問促進高效語文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提問存在的問題
教師開啟學生心智水平、促進學生思維認知、增強學生參與意識都離不開課堂提問的運用。俗話說 “一堂好課往往起源于一個好問題。”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在提問的方式方法以及內(nèi)容上都存在著許多不可小覷的問題。
1. 提問輕主體。在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推動下,老師要充分發(fā)揮教育的主導作用。而當前多數(shù)教師常使用多媒體在課堂上呈現(xiàn)一個一個問題,只等著學生回答,甚至要求學生用一種標準答案來回答。這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沒有調(diào)動學生的能動性。
2. 提問無梯度性設計。問題的提出要因人而異,問題的設計要層層遞進。正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好的提問總能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引人深思。而部分教師只為提問而提問,走馬觀花,空洞貧乏或脫離學生實際、針對性不強。這樣的提問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固化學生思維。
3. 缺乏引導解答。問題的提出并不是只為解答的完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總希望學生有問即答。對一聲不吭者,冷漠相對;對答非所問者,搖頭否定。這忽視了教師的“引路人”作用,即通過激勵、啟發(fā)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解答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習慣和分析能力。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
一個好的語文問題能讓課堂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深思,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內(nèi)容,主動認知課文,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因此,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提問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如下策略進行改善。
1. 重主體,觀目標
(1)有效性課堂提問要以教材和學生為基礎。教材是教師上課的主要工具,吃透教材,教師才能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抓住教學關鍵,才能刪繁就簡,有條不紊地組織課堂教學。同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了解學生的學知能力、知識背景、學習興趣等?;诖?,才不會讓學生因為問題過于簡單而感到無趣,失去興趣;也不會讓學生因為問題過于復雜而感到高不可攀,失去信心。教師只有依據(jù)教材,充分了解學生,才能把握好問題的難易度,讓學生在自己的點撥和引導下,結合自我思考得出結論。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2)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滿堂問”“隨便問”現(xiàn)象,讓課堂實際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得不到有效提升。這種師生間各種簡單又機械的問答方式,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若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教師可仿照高效課堂的教育模式,緊緊圍繞教材內(nèi)容,抓住教學目標進行備課,課前擬定的一個個零碎的小問題聚焦到一個能統(tǒng)領全文的大問題上;課堂中在與學生探究設計好的大問題的同時,教師再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具有輔導性的小問題。如此一來,這些“大小問題”變成一串指向明確、條理分明、邏輯明晰的“問題鏈”,增強提問的整體性。
2. 強化目的,層層遞進。教師可以隨堂提問但不能隨意提問。課堂上,教師的問題應該緊扣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設計。何時提問,問什么,對哪些學生提問,對可能出現(xiàn)回答的預設以及如何處理預設情景和突發(fā)情況都要有所考慮和設計,否則課堂上會措手不及,整堂課就會顯得層次不清,條理紊亂。因此,問題的提出要抓準機會,進行連貫的有層次的提問。
(1)抓“關鍵詞”提問。有的課文注重巧置文眼,通過一個關鍵詞就可以揭示主旨、理清文脈、升華意境、涵蓋內(nèi)容。抓住文眼進行課堂提問,可以理清全文脈絡的筋節(jié),有助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展開。如《愛蓮說》一文,第一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敝械摹皭邸弊?,它是全文文眼,統(tǒng)領下文。作者通過寫陶淵明及世人之“愛”,再寫到“予獨愛”,以此揭示文章主旨,寄托詩人的情感和態(tài)度。讓學生抓住了文章關鍵詞,好比給學生打開了“一扇窗”,想讀想學的欲望油然而生。
(2)抓“關鍵句”提問。課文中有的關鍵句可以點明中心,統(tǒng)領全文或升華主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這樣的關鍵句,循循善誘。如《詹天佑》一文,圍繞“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這個關鍵句而展開,通過提問詹天佑是誰?為什么說“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這兩個問題就可以理清文章脈絡,引導學生圍繞以上問題有感情閱讀課文,深入理解中心思想。
(3)抓“細節(jié)”提問。有時文章“細節(jié)”的變化往往暗示著文章的發(fā)展,顯示課文的主線。如《花的勇氣》一文,可以提問“維也納的春天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他的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教師從作者情感變化的細節(jié)處提問,則能加深學生對“花的勇氣”與對“生命”的理解。
(4)注“分層”提問。教師要“登高望遠”,從整節(jié)課和整篇課文出發(fā)有計劃有系統(tǒng)進行提問。這樣才能有深度多方位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即由“小碎步前進”變成“大踏步前進”。在解決“大問題”的過程中,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因材施教,將其分解成易理解、有趣的小問題,層層深入,逐步引導學生向縱向思維發(fā)展。如《找駱駝》一文,可以分層提問:“商人走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駱駝是商人的,老人并沒有看到過那只駱駝,可是為什么老人卻對那只駱駝的特征知道得那么清楚?”在解答第二個大問題的過程中,教師繼續(xù)提問:“為什么老人僅憑腳印的深淺就能判斷駱駝的左腳有點跛呢?老人又是如何判斷出駱駝的左邊馱著蜜右邊馱著米呢?老人又是如何推斷出駱駝缺了一顆牙齒呢?”通過按手印游戲、繪畫等方式分析原因,繼而攻克本文重難點“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3. 講究技巧,簡捷有效。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與教師的提問技巧和內(nèi)容密切相關。新穎有趣的提問方式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教師的提問要言簡意賅。過于繁雜和細碎的提問易讓學生困惑,沒有時間思考或不知道如何應答,磨滅學生學習興趣。如《諾貝爾》一文中的“有一次,他在實驗室里親自點燃了導火線,雙眼緊盯著緩緩移動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經(jīng)接近炸藥了,諾貝爾的心怦怦直跳,但雙眼仍然盯著炸藥不放。轟,巨大的爆炸聲震撼著大地,滾滾濃煙從實驗室里涌出來。人們慌忙趕來齊聲驚呼,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完了。”“突然,一個滿身鮮血的中年人沖出濃煙,高舉雙手呼喊著,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諾貝爾?!睂τ谶@些凸顯諾貝爾探索精神和科學實驗精神的句子,教師如果直接提問“這幾句話表現(xiàn)了諾貝爾什么精神?”學生可以很容易回答。但學生并不能深層次的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如果教師能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如哪些詞語體現(xiàn)諾貝爾的專注?諾貝爾親自試驗說明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連用兩個“近了!”誰能讀出來他的迫切?一步步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學生就能輕而易舉掌握課文的重難點。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進行有效性提問來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熊燁,李廣明.教學在提問中生動——出納實務課堂教學的提問技巧[J].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25(5):105-106.
[2] 凌小平.讓課堂風生水起——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問[J].小學教學參考,2010,(36):74-75.
責任編輯 范艷玲